全面复盘!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十个最新前沿考点

2018考研结束了,按往年惯例,今年2月中旬,34所院校就会陆续出分数,紧接着就是复试。对于2018考研的同学来说,也是时候开始准备复试的东西了。木铎家的学长学姐(新浪微博@木铎考研)这周会给大家推送一期新闻传播学经典书目,大家可以寒假期间先翻阅这些书目,增强学术素养。分数出来后,请联系我们,我们也会有相应复试辅导和课程。

而对于2019考研的同学们来说,也要开始准备择校和前期的复习了。如之前推送中我们所说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总结分析新传考研最新趋势和命题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规划复习”。

这点,无论是对于2018考研复试的同学,还是对于2019考研初试的同学,都同样适用。

因此,全面复盘考过的真题,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无疑可以指导我们的2018考研复试和2019考研初试。因为真题中透漏出的,就是你报考院校老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在上期的推送中,我们给大家复盘了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最难的十所院校真题分析),本期我们再给大家复盘“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最新的十个前沿考点”。同学们,笔记开始抄起来!

考点一
后真相

名词解释:后真相(2018年清华史论862)

名词解释:后真相(2018年四川大学学硕636)

名词解释:后真相(2018年复旦大学专硕440)

名词解释:后真相(2018年湖南大学学硕714)

名词解释:后真相(2018年复旦大学专硕440)

名词解释:后真相(2018年暨南大学专硕440)

名词解释:后真相(2018年湖南大学学硕史论)

分析题:后真相所体现的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路径,给传播学研究的启示。(2018年武汉大学学硕809)

论述题:后真相的特征和对传播的影响与挑战。(2018年北大学硕专一)

  • 理论梳理:

“后真相”是指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攻讦抹黑对手,或博取眼球效应和支持率。2016年11月22日,牛津字典宣布,“后真相”(post-truth)是其年度词每日考点 | 后真相时代(post-truth)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后真相”一词原本用来形容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指的是媒体传播主要起到的是煽动情感、强化偏见的作用,其所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人们的影响,人们只在意情绪或主张,而不管事实和道理。在2016年以后,有西方学者提出,传统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奉为圭臬的“真相”已经衰落,逐渐失去了主导社会共识的力量,西方社会已进入“后真相时代”。事实和真相的虚无化为秉持极端立场的政治人物操控民意提供了外部条件,他们仅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对事实进行重新包装,隐蔽地设置观点性而非事实性议题,由此放大和强化某种情绪或偏见。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后真相”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有直接关联。如今,此类媒体已经取代传统主流媒体成为欧美国家民众主要的新闻来源,互联网巨头占据了大部分的新闻流量和广告收入,传统主流媒体则陷入经营困境。据皮尤中心统计,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达到70%以上的峰值,而2016年则跌落到32%的谷底。

造成“后真相”泛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交平台所依赖的算法推荐。这些由人工智能系统向受众推送的所谓新闻,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标准与价值判断而被选中,公众完全不知情,而且这些系统的内部工作机制也不透明。用户通过平台看到的新闻是否只是利益集团想让他们看到的部分“真相”。

本应在网络公共领域开展的正常讨论,也会因隐性的舆论操控而变味。相较于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网民们更愿意依赖一个个“部落化小圈子”去获得资讯、分享观点。然而,由于圈内人拥有相似的价值观,致使他们每天得到的信息大多经过了“立场过滤”,与之观点相左的信息逐渐消弭。人们为了留在“朋友圈”内,不敢发表不同意见。换言之,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回声室”“过滤气泡”等负面效应加剧了西方社会的观念分歧。

  • 学姐点评:

去年牛津词典把后真相选成年度词,将这个词变成热词,今年没想到就这么多学校都考察了后真相。后真相并不是一个特别难以理解的名词,尤其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各个学校要不考察这个词的名词解释,要不喜欢考察后真相带来的传播新体系,大家在作答时可以将其和社交网络等等网络专题进行联系。

考点二
元传播

名词解释:元传播(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专硕334)

名词解释:元传播(2018年四川大学学硕916)

  • 理论梳理:

元传播,即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递符号的定义及其诠释规则的约定。所谓“元传播”,即是关于传播的传播,它符码化传播活动,规则和演绎其中的社会关系。

元传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提出,用来描述“关于传播的传播”,具体来说就是“所有被交换的涉及编码及传播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线索和命题。

传播的内容(沃茨拉维克等,1967)——这种内容传递着讯息(message)中所包含的信息(information)——是报告的层次。传播的关系方面(相当于命令的层次)传递传播过程中的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的人际关系。一个讯息(message)的关系深度对于讯息的内容进行分类或予以构造。因此,它是一种元传播。

对于元传播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元传播本质上是关系传播。传播的内容不再起决定作用,更有意义的是传受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传播是层级性的活动,既包含内容信息,也包括关系信息;内容指代着讯息,关系才是讯息解读的关键;同样讯息,基于复杂的关系层级意义,不同传受关系的主体会解码出不同的内容。元传播正是指涉关系层级。

第二,元传播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媒介发展而演进,甚至裂变。可以说,网络传播模式正在经历“元传播”转型。互联网将身体媒介、平面媒介、电讯媒介、数字媒介的属性特征共置于“网络”这一语境中。由此,展现出复杂的传播模式特征,平行传播、垂直传播、立体传播交织形成饱含互联网基因的“网状传播”模式。这一模式改造着传者和受者间的关系。

第三,元传播具有功能性向导意义。元传播是“传播的传播”,它界定着基本的规则和关系,会对传播观念具有本质性影响。进入新媒体时代,公众凭借技术赋权获得了协商元传播的能力,新闻的言说模式正在从职业人士的“独白”和“宣讲”转变为开放、多声调和非正式的“谈话”

  • 学姐点评:

今年两个学校都考察了元传播。既可以说一种巧合,但也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元传播的概念不是特别好懂,但是大家可以将其理解为说话使用的汉字,我们在说话前就对其下好了定义。这个定义背后就折射出复杂的社会关系,有点像福柯所谈的话语。

考点三
准社会关系理论

名词解释:类社会关系(2018年中山大学838)

论述题:试阐述准社会关系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关系。(2018年武汉大学专硕334)

  • 理论梳理:

准社会关系或准社会交往理论起源于精神病学研究领域。1956 年,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但并未引起学术界注意,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视媒体对美国家庭的渗透和影响,人们媒介参与度的提升,准社会关系理论才被重新发现。

准社会关系的英文表述是 para-social Interaction,从字面上来看,它指的是受众和传媒人物表征之间形成的类似于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具有虚拟性、即时性和单向性特征。一般把大众传媒受众和传媒中出现的人物表征之间形成的那种类似于人们通过日常面对面交流所形成的现实社会关系称为准社会关系;把它们之间这种预先有安排的模拟性的给予和接受性交往称为准社会交往。

沃特金斯(Dafydd Watkins)在评价该理论时认为,观众或读者与演员和书中的角色形成的准社会关系仅仅是指观众在看节目,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当时与剧中角色存在那种关系;一旦脱离正在观看或阅读的具体环境,这种关系也就随即接触。这样一种准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单向性的,其主动权掌握在媒介人物表征手中。受众对这一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并没有掌控能力,受众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以自己不去收看这个节目这样一种方式来终止与这个节目的关系,其他任何建设性的行为和举措,受众都是没有能力去实施。

总的看来,准社会关系不具有社会心理学意义上关系的特质,因为这是一种虚拟的、即时的、单向性的关系,没有双向互动交流和信息反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受众可以和某一具体媒介人物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多次准社会交往,但它们之间准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存在只限于每一次具体准社会交往。所以,只能说它们之间多次准社会关系卷入存在断点式的连续性,而准社会关系本身是即时性的。准社会关系理论的内涵与传统传播学研究中的受众心理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有着根脉上的联系。

  • 学姐点评:

准社会关系和类社会关系谈的东西是类似的。理解这个理论的重点是受众和传媒中出现的人物处于一种好似是交往关系,就像是追的美剧追久了,就感觉剧中人物好似自己的朋友一样。但是这种关系却是一种虚拟的,非真实的,受众实际上是被动的单向的。这一点在现行的网络环境中尤其普遍,诸如网络直播中主播和粉丝直接就处于一种类似的关系。

考点四
仪式观

简答题:传递观念和仪式观(2018年厦门大学学硕实务)

简答题:简述传播仪式观(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专硕334)

  • 理论梳理: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早在 1959 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中对仪式传播就做了一定的表述。直至上世纪 80 年代末,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瑞以论文集《作为文化的传播》出版,正式将传播划分为传递观与仪式观,并对传播仪式观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述,开启了传播研究的新征程。

传播仪式观的关键在于对“仪式”的强调。在凯瑞的眼中,“仪式”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仪式首先是起到对混乱情况的控制和对一定秩序的维护的作用。中文对“仪式”的解释可以简单阐述为“举行典礼的程序、形式”,仪式观中的传播就是一种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简单来说,从仪式角度看传播,就是意义共享的过程,或者说是意义共享的仪式。

由此,凯瑞对传播的定义有了新的理解: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传播仪式观点不是指空间上讯息的拓展,而是指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不是一种传递信息或影响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仪式观的核心就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凯瑞所认为的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 学姐点评:

今年厦大和中传都考察了传播仪式观。相较去年很多学校考察“媒介事件”,今年 “仪式”、“媒介仪式”、“仪式观”等这样一些概念被较多地考察,但是大家在作答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不同之处。其中最为重要的差别在于“媒介事件”所指涉的对象中,有些是属于仪式,比如说“加冕”(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一场建构国家共同体的盛大政治仪式),有些则不属于仪式,比如说“竞赛”。

考点五
智媒

名词解释:智媒体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专硕440)

简答题:“智媒时代 ”的特点(2018年复旦大学专硕334)

  • 理论梳理:

什么是智媒?简单来说,就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媒体的结合,从而衍生出的新型媒体形态。新媒体在经历了门户时代、web2.0时代、众媒时代几个阶段的演变后,如今正在迎来智媒时代。

1、2017年,腾讯网以“智媒.元年”为主题,主办的媒体高峰论坛,就提出了智媒时代的5大趋势判断。根据企鹅智酷提出的趋势报告,如今正属于智媒时代的早期。智媒化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 万物皆媒:过去的媒体是以人为主导的媒体,而未来,机器及各种智能物体都有媒体化可能。

  2. 人机合一:智能化机器、智能物体将与人的智能融合,共同作用,构建新的媒体业务模式。

  3. 自我进化:人机合一的媒介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机器洞察人心的能力、人对机器的驾驭能力互为推进。

2、从信息生产角度看,智媒化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可能:

  1. 用户分析与匹配的场景化、智能化与精准化:智能化的媒体将更好地洞察每个个体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行为与需求,并智能推荐其所需要的信息与服务。

  2. 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智能化机器进入到新闻信息的采集、分析、写作等环节,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由多元主体在去中心化的模式下完成的协作式报道,在未来将更为普遍。

  3. 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智能化与新闻体验的临场化:各种智能物体将成为新闻接收的终端从而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信息获取,而VR/AR等技术,将为人们塑造全新的新闻临场感

  4. 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用户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将通过传感器直接呈现,用户反馈将进入到生理层面。

  • 学姐点评:

智媒的内容彭兰老师的论文讲的已经很清楚了,彭兰老师和腾讯合作,每年推出的调查报告中也连续两年强调智媒的概念。可见智媒是学界和业界都十分关注的重点内容,所以近两年的热点:VR、AR、机器人新闻等等都可以包含在内。

考点六
粉丝经济

名词解释:粉丝经济(2018年清华大学学硕862)

  • 理论梳理: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 是一种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

以前,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比如,在音乐产业中的粉丝购买歌星专辑、演唱会门票,以及明星所喜欢或代言的商品等。现在,互联网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束缚,粉丝经济被宽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多领域。商家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朋友圈、粉丝圈,给粉丝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转化成消费,实现盈利。

在西方国家,粉丝经济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初显端倪。英国学者西尔斯( MattHills)观察到,在从“广播”到“窄播”的媒介工业转型中,忠实的粉丝在强力的吸引下最有可能成为消费者。电视台如果想赢利,不必追求最大数量的普通现众,只需要制造和迎合一定数量的最忠诚的观众。在后福特主义的生产条件下,资本的弹性积累要求生产者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过程中密切注意消费者的反应,以便更好地捕捉变化不定的市场需求。

许多企业都认识到,粉丝对于产品的情感投入其实是一种宝贵的情感资本。品牌的价值就在于粉丝(消费者)与品牌所建立起来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此外,粉丝为了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甘愿在所好对象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无偿劳动构成了网络新经济的主要价值源泉。

当前,用户主导的Web2.0模式大多依靠粉丝(用户)贡献人气、流量和内容。粉丝的“眼球”和“口水”成了网络社群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 学姐点评:

粉丝经济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不仅仅是明星代言的电视广告,衍生出来了粉丝营销、粉丝电影、粉丝周边等等系列的产业。尤其当其和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红等进行联系时,他就进一步跳出了偶像的光环之外。所以粉丝经济是这两年新闻传播不断研究的课题,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也可能会接着出现。

考点
网红

简答题:网红流行的原因和社会影响。(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专硕334)

论述题:试述“网红”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发展前景。(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专硕440)

材料题:第一条 网红经济发展;第二条 BAT投资网红领域;第三条 网红整容(2018华东师范大专硕334) 

  • 理论梳理:

网红并不是新现象,早在互联网诞生初期,那些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得名声的个体就被称为“网络名人”,从美国最早报出克林顿性丑闻的“德吉拉报道”创办人马特·德拉吉,到中国成长于文学网站和论坛上的安妮宝贝、南派三叔等网络作家,都是最早的网络名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红”这个更形象的说法取代了“网络名人”,而它在不同的时期内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从表现媒介上看,有依靠文字写作创造和维系声名的,如韩寒;有依靠图片展现出位的个性、甚或炫富和审丑的,如罗玉凤;有在微博平台上展现段子手的幽默能力的,如作业本;现在,则产生了崭新的通过 IP内容在微信、淘宝、短视频、直播等平台滋生网红的方式,形式十分多元,个性百花齐放。

人们会热衷于追逐网红及热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从众心理,从众指的是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从众通常有两种原因:一是人处在不确定的情境之中,无法判断和筛选信息,进而选择参考其他人的行为;二是当个体希望被群体接纳、支持和认同的时候,会选择与群体成员一致的行为方式。这两点在人们对于网红的热忱上均有体现。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快速,海量信息日新月异,舆论热点稍纵即逝,热点的迅速崛起和消亡变换无形中使依靠信息为生的现代人少了很多安全感,而网红作为互联网舆论场阈中嗅觉及其敏锐的产物,往往发挥着制造热点话题、为话题传播推波助澜的作用,是热点传播中的关键环节,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去关注网红,以期站在舆论发展的潮头。越是信息旺盛的时代,人们越容易缺乏主见,而听从效仿其他人关注的人或事物,进一步推动了热点的效应,在这种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导致了对于热点话题和事件的一场场集体无意识的受众非理性狂欢。

另一方面,人们不断追逐热点、关注网红,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寻求被社会潮流的认同,力求跟上每一次舆论热点与潮流,保持与社会热度最紧密的连接,试图由此提升社会或所处群体对于自身的接纳程度。

  • 学姐点评:

网红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当然也会出现在新闻考研的试卷上,我们在之前的推送中也多次讲过网红进化史:新媒介赋权下的个人IP打造),从去年开始就有学校来考察。今年考察的重点主要还是网红形成的成因。大家对于相关的内容一定要重点掌握。

考点八
策略传播

名词解释:策略传播(2018年中山大学838)

名词解释:策略传播(2018年北京大学学硕专一)

  • 理论梳理:

策略传播被定义为“组织有目的地使用传播以完成其使命,其侧重点在于精心的计划安排,注重全方位的传播管理,并强调受众反馈研究以评估和提高传播效果”。当下中国媒体在海外社交网络平台上的传播都实现了观念更新,竭力避免过去那种以我为主、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意识形态宣传,而重视传播效果,有策略有技巧地以令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其中以央视网 Facebook全球页账号的运营和传播最为典型。

传统的媒体生产在内容的采集、制作、发放、推广、反馈等环节表现为分散的职能运作——专业记者负责采集,部门编辑负责制作,再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和流程进行发放。其间有专业的营销公关公司负责进行产品推广,效果反馈则由数据调查或受众研究公司完成。整个媒体生产具有分工协作的专业化特征,运作成本高,生产周期也被固定的流程化所局限。但是在社交网络传播中,上述工作都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团队来完成,团队化是社交媒体运营的主要策略。

借助于策略传播,传达传播主体的理念以及文化内涵,向不同社会个体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其自身的附加值,有利于传播主体坚持持续化的优势以及培养个体的依存度和忠诚度。策略传播是传播者品牌化、规模化、创新化的关键。

策略传播的实施与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与不同领域、不同文化内涵息息相关。一方面,策略传播的渠道决定个体的接受与选择途径,是双方能否建立其有效沟通以及传播的关键内因。另一方面,传播的过程难以保证其严密性,受外界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势必会牵扯到其他行业和领域,这也对传播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 学姐点评:

策略传播这个词有点陌生,但是传播策略可能就没有那么难以理解了。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试着把握国家舆论阵地,加之十九大和一带一路等等政治事件,大家一定要掌握国家传播和策划传播这些专题。

考点九
二次元

简答题: 二次元文化对电影消费的影响(2018年北京大学学硕专一)

  • 理论梳理:

何谓“二次元”?次元即维度,目前分为“一次元”,即小说等非图像构成的作品“;二次元”,即动画、漫画、游戏等以人造或大幅人为加工的非写实画面构成的作品 ;“三次元”,即真人电视剧、真人电影等以真人表演写实画面构成的作品 ;“2.5 次元”,即真人表演与人造动画合成作品,以及由 ACGN 作品衍生而来的舞台剧等真人表演作品,Cosplay 也被认为是“2.5 次元”的主要表现形式。“二次元”人群有如下特点 :

  • 1. 独立与抱团

“二次元”人群一方面崇尚独立的价值观与特立独行,一方面又喜欢在小圈子里抱团。于是就形成了两种分野:一群人是被推崇的“大神”,一群人是死忠的“粉丝”,两个人群互相需要、相互取暖、相亲相爱。

  • 2. 封闭与去封闭

对于“三次元”空间的人们,“二次元”世界有着进入壁垒,是个相对封闭的世界,比如说你不懂动漫、网络游戏,你很难理解他们常用的一些语言、符号、行为。但是对于“二次元”空间中的人们而言,它又是个去封闭的分享世界,比如很多“御宅族”都会利用 FTP 来分享他们的动漫作品。

  • 3. 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者与互动者

“二次元”人群在虚拟世界里互动得相当频繁,他们是各种新型社交工具的尝鲜者,他们热爱创新,追求新奇。一方面他们浸泡在“二次元”世界,但同时又渴望将“二次元”的符号烙在现实世界中,他们在现实世界中 Cosplay,同时让现实世界认可并推崇“二次元”世界中的人物(比如“雷霆”作为 LV 的代言人)。他们渴望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者与互动者,希冀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完成与主流社会的互动并最终实现影响。

  • 4. 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合体

在中国“二次元”的核心人群与 90 后人群重叠度非常大,这一群人与他们的前辈不同,没有经历过物质短缺年代,又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小便物质富足、宠爱有加,且很小就开始接触网络等新技术。他们身上有很强的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印记,愿意为自己的爱好付费且出手阔绰。

  • 学姐点评:

“二次元”这个词并不陌生。很多时候学校考察也并不是直接点名道姓,而是将其和“弹幕”、“表情包”等等具有二次元性质的专题衔接考察,那么大家在作答的时候就可以从二次元这个亚文化以及涉及到亚文化群体的传播特点等等角度来进行分析。

考点十
电子乌托邦

名词解释:电子乌托邦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学硕816)

  • 理论梳理:

电子乌托邦(teletopia),是一种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思想。单方面的认为当代大众传媒会因其传播渠道的双向性和网络的实时互动性能够带来民主和自由;因大众传媒的监督功能和现今受众的舆论压力能够带来人性和道德的发展,从而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乌托邦式期待。

而这种观点是片面。在大众传媒大战的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与社会制度和文化紧密相连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而对于这样一个强大的系统会发挥什么作用在于使用者和管理者,在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

“电子乌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电子传播网络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它将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局面,使传播过程变得更加平等,而这种平等也必然带来社会关系的平等;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介技术将保障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并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条件。

  • 学姐点评:

电子乌托邦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词,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对于电子乌托邦的构建有重燃的趋势。比如,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背后的去中心化思想,就值得我们思考。

乌托邦这个词早在大众传统传媒发展和普及的初期阶段,不少人探讨过大众传播能否构建起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对其有着不切实际的的期待,例如传播学教程上出现的布莱士、库利、麦克卢汉等传播学家。那么换成网络乌托邦,也就是某些人对于网络的期待,那么大家作答时也要点出其的片面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