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轻时不合群的姑娘,往往最后嫁得最好,值得思考
从事情感创作长时间以来,经常有女性读者问我:“什么样的女人往往最后嫁得最好?”
这个问题,我想女性朋友私下都有和朋友家人等探讨过。我也曾问过我的读者朋友们,她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但也无非不过就是哪几种。
要么就是倾国倾城的,要么就是特别会使用驭夫术的,要么就是娘家背景很强的,家里腰杆硬的。
其实,这些确实可以作为一个衡量女人嫁得好不好的一个标准,但并不是全部。
因为世事难料,你无法保证今天让你幸福的物质充盈,明天还能不能保持现状。
所以,以外在为基础去衡量一个女人嫁得好不好,其实具有一定的偏差。
物质的不确定性太大,但是精神层次却具有三角形的稳定性,它们虽然是特殊的多边形,但是它们的组织结构往往是最稳定的。
那么若是让我来回答的话,答案就是——那些最后嫁得最好的姑娘,一定是年轻时那个不合群的姑娘。
她们对待感情不合群,所以更容易清醒理智
01)、《爱情公寓》中的胡一菲是一名大学教师,且还是一名博士后,她长得漂亮,身材也好,为人也很仗义,这样一个集美貌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却在快三十岁的年纪依旧孑然一身。
并不是性格古怪,也并不是眼光高,只是她觉得为了排遣寂寞而触碰感情,或者是为了恋爱而恋爱,为了结婚而结婚总归是对感情、对自己的不尊重。
所以,即便是盯着家里人和亲朋好友催婚的压力,即便是周围的好友三三两两的都步入了婚姻殿堂,她也没有像世俗的压力屈服,她始终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同流合污”。
02)、生活中,“大龄剩女”的群体并不在少数,只是有的人走了,有的人一直都在,那些走了的人无一例外地是由于接受不了家里人的轮番轰炸,接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所以匆匆忙忙之下,她们把自己交代在了所谓的婚姻里。
由于不了解,由于没有经过磨合期,所以很多问题就在结婚之后出现,成为了剪不断,理还乱的鸡毛蒜皮。
而那些对待感情不合群的姑娘,从来都不会把世俗的眼光放在眼里。
因为她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真正适合自己的又是什么,所以她们往往能够以清醒理智的头脑去选择自己的爱情。
她们对待人生不合群,她们一直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01)、举个例子来说:在刚步入大学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同一个起点,一开始宿舍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认真的学习,保留着高中的好习惯。
但是大学不像高中那样有人监督,这里更加强调自觉性,于是有的人开始享受安逸,每天浑浑噩噩的度日,不是在课堂上睡觉,就是在宿舍里打游戏。
而有的姑娘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所以她们认真对待学习,认真对待生活,图书馆的座位上总能看到她们奋笔疾书的身影。
于是四年过去了,有的姑娘什么起色都没有,只能找一份不合适的工作,拿着不高的薪水。
而有的姑娘手握好几张证书,各种各样的工作邀请纷至沓来,她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
02)、然后人生就从这一刻开始,走上了分岔路口,就像心理学中的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那些不合群的姑娘从来不会因为周围人做什么,自己也就做什么,她们会规划好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节点,然后付诸行动,去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同频共振,同质相吸,优秀的人总是会和优秀的人不期而遇,所以,那些优秀的姑娘最后也会进入一个优秀的婚姻里。
当你足够优秀,你才会拥有相对优秀的生活
生活其实就像是一面镜子,从我们选择面对它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今后的路将会是怎样的,有的人认真对待。
所以迎接他的生活也会是春暖花开;有的人走马观花,所以迎接他的生活也只会是马马虎虎。
我们都希望能够和优秀的人共度余生,可是当我们选择婚姻的时候,婚姻也同样在选择我们。
你不可能不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够得到一份称心如意的爱情,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所以,你要让自己做那个不合群的姑娘,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好高骛远。
你脚踏实地,你认真对待你的生活并为之努力,你始终都清醒且理智,你自始至终都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值得付出的,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