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方剂三字诀大全

方剂学概述篇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

主治病,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兼证痊,有反佐,并制监;

言使药,引经专,调药性,兼和缓。

遵原则,贵权变,味与量,常增减。

急用汤,缓用丸,易配伍,功异然。

解表方篇

病在表,法当汗,祛表邪,宜辛散。

表寒温,表热寒,表而虚,扶正添。

1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汤,桂杏甘,解表寒,疗咳喘。

麻黄9,桂枝6,杏仁9,炙甘草3。

2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芍药甘,姜枣引,营卫安。

桂枝9,白芍9,炙甘草6,生姜9,大枣4枚。

3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羌活汤,苍草防,芩芎芷,辛地黄,

解表邪,里热尝,兼无汗,头痛良。

羌活、苍术、防风各4.5,细辛1.5,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各3克。

4银翘散《温病条例》

银翘散,桔豉甘,荆竹薄,牛蒡煎,

温病初,辛凉餐,解表热,此方选。

银花、连翘各10克,桔梗、薄荷各6克,竹叶4克,甘草5克,荆芥4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6克。水煎服。

5桑菊饮《温病条例》

桑橘饮,桔梗杏,甘翘薄,芦根用,

宣肺经,医风温,散内热,咳嗽宁。

桑叶、菊花、杏仁、桔梗、连翘、芦根各10克,甘草、薄荷各3克。

6大青龙汤《伤寒论》

大青龙,寓麻黄,添石膏,配枣姜。

功解表,兼除烦,身疼痛,躁无汗。

麻黄12克,生石膏24克,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各6克,大枣4枚。

7小青龙汤《伤寒论》

小青龙,逐饮方,麻桂芍,辛草姜,

五味夏,咳喘良,气管炎,可选方。

麻黄、芍药、桂枝、干姜、半夏、炙甘草各10克,细辛、五味子各5克。

8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杏甘,石膏汤,清肺热,咳喘良。

麻黄6克,杏仁9克,炙甘草5克,生石膏18克。

9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透麻疹,升葛方,配芍草,散剂良。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各等份。为粗末,每服10克。

10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败毒散,外感方,兼体虚,用此汤,

柴芎枳,前胡羌,苓独草,桔梗党。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党参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清热方篇

里热证,法当清,用苦寒,亦辨证,

虚者补,实则功,分卫气,别血营。

11白虎汤《伤寒论》

白虎汤,知石甘,加粳米,气分安。

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炙甘草3克,粳米15克,加人参名白虎加人参汤。

12栀子豉汤《伤寒论》

栀豉汤,疗虚烦,医黄疸,胆囊炎。

栀子、淡豆豉各10克。

13清营汤《温病条例》

清营汤,犀地丹,银翘竹,玄麦连。

犀角1.5克,生地15克,竹叶心3克,黄连5克,玄参、麦冬、丹参各9克,银花、连翘各6克。

14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犀生地,芍药丹,清热毒,血分安。

犀角1.5克(锉末,冲服),生地30克,赤芍12克,丹皮9克。

15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解毒汤,芩连襄,栀黄柏,三焦凉。

黄连、栀子各10克,黄芩、黄柏各6克。

16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

消毒饮,普济方,升柴薄,芩连僵,

桔陈甘,玄勃蒡,板蓝翘,解毒良。

黄芩、黄连各15克,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各6克,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3克,僵蚕、升麻各2克。

17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

活命饮,医疮疡,乳没银,归芷防,

陈草芍,花粉襄,山甲贝,皂刺尝。

穿山甲、白芷、天花粉、皂角刺、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防风、贝母、陈皮、甘草各3克,银花9克。

18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消毒饮,五味成,银野菊,蒲公英,

紫天葵,共地丁,解热毒,疗疮疔。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紫背天葵6克。

19香薷散《和剂局方》

香薷散,朴与扁,斛暑湿,粗末煎。

香薷20克,厚朴、扁豆各10克。

20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既清暑,又生津,斛麦竹,西洋参,

苦黄连,知甘粳,西瓜皮,荷叶梗。

西瓜翠衣30克,粳米、荷梗各15克,知母、甘草各6克,石斛、麦冬各10克,西洋参5克,竹叶6克,黄连3克。

21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导赤散,生地甘,木通竹,心火痊。

生地、木通、竹叶、甘草各等分。

22龙胆泻肝汤《古今医方集成》

泻肝汤,君龙胆,柴芩栀,归地甘,

车通泽,入肝胆,可降酶,退黄疸。

生地、黄芩、木通、柴胡各6克,龙胆草10克,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甘草各3克。

23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泻白散,地桑甘,加粳米,肺热宣。

粳米15克,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24清胃散《脾胃论》

清胃散,升麻连,生地归,丹皮煎。

生地、当归各3克,黄连6克,丹皮5克,升麻10克。水煎服。

25玉女煎《景岳全书》

玉女煎,胃火清,知膏膝,熟地冬。

生石膏30克,熟地黄15克,麦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

26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共秦皮,柏连入,医热痢。

白头翁15克,黄连6克,黄柏12克,秦皮10克。

27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蒿甲丹,知地黄,疗虚热,骨蒸康。

鳖甲15克,生地12克,青蒿、知母各6克,丹皮10克。

温里方篇

里寒证,法当温,益肾阳,厥逆斟,

脾虚寒,宜温中,通经络,散寒凝。

28温中丸(汤)《伤寒论》

理中丸,参术甘,干姜入,温脾寒。

党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10克。水煎服。

29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萸汤,参姜枣,暖肝经,温胃好。

吴茱萸10克,党参12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30小建中汤《伤寒论》

桂枝汤,加饴糖,倍芍药,建中汤,

温胃寒,医溃疡,加黄芪,效更彰。

饴糖30克,芍药18克,桂枝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

31四逆汤《伤寒论》

四逆汤,附甘姜,救厥逆,回真阳。

制附子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2克。

32真武汤《伤寒论》

真武汤,术苓姜,芍益阳,附温阳,

脾肾暖,水道畅,医水肿,体安康。

白术6克,制附子、茯苓、白芍、生姜各10克。

33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阳和汤,阴疽方,草芥肉,麻黄姜,

鹿角胶,熟地黄,鹤膝风,流注良。

熟地30克,鹿角胶10克(烊化),白芥子6克,甘草6克,肉桂、炮姜、麻黄各3克。

泻下方篇

里实证,当攻伐,峻逐水,缓润下。

34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枳硝黄,厚朴入,寒下良。

小承气,朴枳黄,有调胃,黄草芒。

大承气汤:大黄12克,芒硝10克,枳实、厚朴各15克。

小承气汤:大黄12克,枳实9克,厚朴6克。

调胃承气汤:甘草6克,大黄、芒硝各12克。

35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医肠痈,推此方,泻内热,首大黄,

破瘀血,丹皮良,冬瓜子,桃仁芒。

冬瓜子15克,大黄、桃仁、丹皮、芒硝各10克。

36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温下方,附辛黄,泻寒积,便通畅。

制附子12克,大黄10克,细辛6克。

37麻子仁丸《伤寒论》

麻仁丸,小承气,加芍杏,润下剂。

麻子仁170克,大黄130克,杏仁、厚朴、芍药、枳实各70克。依法制丸。

38温脾汤《千金方》

温脾汤,附干姜,攻冷秘,参草黄。

大黄、制附子各10克,干姜、党参各6克,甘草3克。

39十枣汤《伤寒论》

十枣汤,逐水饮,遂芫戟,各等分。

共细末,枣汤进,医腹水,疗悬饮。

大戟、芫花、甘遂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0.5至1克,大枣10枚煎汤送服。

40舟车丸《景岳全书》

舟车丸,功逐水,军榔丑,戟芫遂,

木轻粉,青陈皮,肝硬化,腹水宜。

黑丑120克,芫花、甘遂、大戟各30克,大黄60克,木香、青皮、陈皮、槟榔各15克,轻粉3克。共为细末,水糊为丸。

41芦氏秘方《中华内科杂志》1960

肿半截,芦氏方,二丑粉,糖枣姜。

二丑、生姜、红糖、大枣。依法制膏。

和解方篇

和少阳,疏气机,调肠胃,理肝脾。

42小柴胡汤《伤寒论》

小柴胡,芩夏甘,参姜枣,和肝胆。

柴胡12克,黄芩、党参各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制半夏10克。

43逍遥散《和剂局方》

逍遥散,柴芍甘,归苓术,薄姜全。

柴胡、茯苓、当归、白芍、白术、甘草各15克,生姜10克,薄荷3克。

表里双解方篇

表证急,汗法驱,里证重,先救里,

若同病,表里医,既治表,又医里。

44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大柴胡,芩夏姜,枳芍枣,加大黄。

柴胡、枳实、制半夏、黄芩、白芍各10克,大黄6克,生姜12克,大枣4枚。

45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主葛根,芩连甘,痢兼表,可煎餐。

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甘草3克。

祛湿方篇

祛湿剂,主利水,化痰饮,避浊秽,

止泄泻,开癃闭,通淋浊,蠲三痹。

46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正气散,首藿香,苓陈夏,术草襄,

腹皮苏,桔梗朴,解表邪,化湿浊。

藿香、茯苓各12克,苏叶、白芷、大腹皮、白术各10克,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甘草各5克。

47五苓散《伤寒论》

五苓散,猪茯苓,泽术桂,水道行。

猪苓、茯苓、白术各15克,桂枝10克,泽泻12克。

48平胃散《和剂局方》

平胃散,苍朴甘,广陈皮,燥湿专。

陈皮、厚朴各10克,苍术15克,甘草6克。

49茵陈蒿汤《伤寒论》

茵陈汤,治阳黄,生山栀,合大黄。

茵陈18克,山栀10克,大黄6克。

50八正散《和剂局方》

八正散,通热淋,车前子,生川军,

栀滑草,扁瞿通,医结石,缓疼痛。

滑石、车前子、瞿麦、扁蓄、栀子、木通、甘草、大黄各等份。

51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己与芪,白术甘,祛湿邪,医肾炎。

防己、黄芪各10克,白术6克,甘草3克。

52萆薢分清汤《丹溪心法》

分清饮,萆薢名,菖乌药,草智苓。

萆薢、乌药、石菖蒲、益智仁、茯苓、甘草各等份。

53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独活君,寄生汤,归芍芎,干地黄。

参苓草,艽辛防,牛膝桂,痹膝康。

独活、秦艽、防风、芍药、杜仲、牛膝各9克,桑寄生18克,干地黄15克,当归、党参、茯苓各12克,川芎、甘草各6克,细辛3克,肉桂1.5克。

祛风方篇

凡风证,内外情,外疏散,内熄风。

54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

茶调散,川芎君,羌防芷,薄草辛,

散风邪,医头痛,或偏正,或巅顶。

川芎、荆芥各12克,白芷、羌活、甘草各6克,薄荷、细辛各3克,防风4.5克。

55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牵正散,医而瘫,白附子,蝎僵蚕。

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份,为末。每服3克。

56小活络丹《和剂局方》

小活络,乳胆星,川草乌,没地龙。

制川乌、制草乌、地龙、制南星各130克,乳香、没药各90克。共为细末,酒面糊为丸。每服3克。

57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钩藤汤,有羚羊,桑菊草,芍地黄,

竹茹贝,茯神襄,清血热,平肝阳。

钩藤、菊花、白芍、茯神各10克,竹茹、生地各15克,羚羊角、甘草各3克,桑叶6克,川贝12克。

58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熄风汤,功镇肝,生龙牡,生龟板,

赭膝芍,玄冬甘,生麦芽,青蒿楝。

怀牛膝、代赭石各30克,生龙骨、生龟板、白芍、玄参、天冬、生牡蛎各15克,川楝子、生麦芽、青蒿各6克,甘草3克。

59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杏汤,栀梨皮,浙贝豉,沙参齐,

滋肺津,外燥宜,咳无痰,上感医。

桑叶、浙贝、淡豆豉、梨皮、山栀皮各6克,沙参12克,杏仁9克。

60麦门冬汤《金匮药略》

麦冬汤,夏参甘,粳米枣,胃热专。

麦冬18克,粳米15克,党参10克,制半夏5克,大枣4枚,甘草3克。

61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清肺汤,功养阴,生地芍,丹麦斟,

薄贝母,草玄参,疗白喉,乳蛾饮。

生地12克,麦冬、玄参各10克,炒白芍5克,甘草、贝母、薄荷各3克,丹皮5克。

祛痰方篇

祛痰湿,疗咳喘,止呕吐,舒胸脘,

消瘰疬,定晕眩,痰是标,求本源。

62二陈汤《和剂局方》

二陈夏,陈茯苓,和胃气,疗咳喘,

加枳星,名导痰,入枳茹,为温胆。

陈皮5克,制半夏5克,甘草5克,茯苓10克。二陈汤加枳实、制南星,名导痰汤;二陈汤加枳实、竹茹,名温胆汤。

63止嗽散《医学心悟》

止嗽散,桔陈菀,荆百部,草百前。

桔梗、荆芥、紫菀、白前、百部各600克,甘草30克,陈皮480克。共为末。每服10克,开水调服。

消导方篇

消导剂,化痞积,导食滞,畅气机。

64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丸,陈苓半,莱菔翘,焦三仙。

山楂180克,神曲60克,半夏、茯苓各90克,陈皮、连翘、莱菔子各30克。为末制丸。另一方有麦芽。

65枳实消痞丸《兰室秘籍》

曰枳实,消痞丸,参朴术,夏曲连,

麦芽曲,茯苓甘,加干姜,脾胃安。

干姜3克,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6克,半夏曲、党参各10克,厚朴12克,枳实、黄连各15克。

理气方篇

气分病,滞与逆,滞宜行,逆降气。

66越鞠丸《丹溪心法》

越鞠丸,气郁散,芎苍曲,栀附餐。

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份。为细末,水泛为丸。

67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夏厚朴,气方祖,苓生姜,并紫苏。

制半夏、茯苓各12克,厚朴、生姜、苏叶各10克。

68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瓜蒌实12克,薤白10克,米酒30毫升。

69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定喘汤,苓甘冬,麻白夏,桑苏杏。

麻黄、白果、桑白皮、款冬花、制半夏各10克,杏仁、黄芩各5克,苏子6克,甘草3克。

理血方篇

血分病,瘀虚溢,瘀当祛,虚补益,

止血法,疗血溢。活瘀血,兼理气。

70桃仁承气汤《伤寒论》

硝黄草,桂加桃,成此方,祛瘀好。

桃仁、大黄各12克,桂枝、炙甘草、芒硝各6克。

71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王清任,倡逐瘀,四物备,桃红继,

桔枳草,柴牛膝,血瘀胸,久不愈。

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10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甘草各3克,桔梗、川芎各5克。

72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曰补阳,还五汤,内四物,去地黄,

桃红龙,芪四两,中风后,疗诸恙。

黄芪120克,当归6克,赤芍5克,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3克。

73槐花散《普济本事方》

槐花散,医肠风,止便血,枳柏荆。

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各等份,为末。每服6克。

74小蓟饮子《济生方》

小蓟饮,治血淋,蒲滑竹,归通斟,

生地藕,草栀仁,清湿热,医尿频。

生地24克,小蓟10克,滑石12克,木通、蒲黄、淡竹叶各10克,甘草5克,藕节10克,当归5克,栀子仁10克。

补益方篇

论虚疾,分四虚,阴和阳,血与气,

各脏腑,皆有虚,当辨证,须留意。

75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补气方,四君先,茯苓入,参术甘。

党参、茯苓、甘草、白术各等份。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

76归脾汤《济生方》

归脾汤,涵四君,龙眼肉,归枣仁,

芪香远,姜枣引,补心脾,崩带饮。

白术、龙眼肉、茯神、黄芪各30克,木香、党参各15克,甘草、当归、远志各3克,酸枣仁30克。

77四物汤《和剂局方》

四物汤,归地黄,赤芍药,血证方。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等份。加桃仁、红花,名桃红四物汤。

78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六味丸,药地丹,萸苓泽,益肾肝,

加桂附,温肾寒,加知柏,虚火安。

熟地28克,山药、山萸肉各12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钱。加附子、肉桂,即金匮肾气丸;加知母、黄柏,即知柏地黄丸。

固涩方篇

固涩剂,可止遗,敛虚汗,崩带医,

固脱证,止泻痢,标本顾,兼补益。

79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

玉屏风,芪防术,固表虚,自汗出。

黄芪18克,白术12克,防风6克。

80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固精丸,芡莲须,龙牡蛎,沙蒺藜。

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60克,龙骨、牡蛎各30克。研末,莲肉煮粉糊为丸。

81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桑螵蛸,龟龙菖,茯苓神,远归党。

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茯神、当归、龟板各30克。为末。每次6克,党参汤调下。

82真人养脏汤《和剂局方》

养脏汤,医脱肛,罂粟壳,蔻诃香,

归芍肉,甘术党,泄痢久,服之康。

白芍、白术、炙甘草、罂粟壳各10克,当归、党参各12克,肉豆蔻、肉桂、木香、诃子皮各5克。

安神方篇

神不安,责肝心,虚滋养,实重镇,

强身体,振精神,服此剂,安心神。

83朱砂安神丸《兰室秘藏》

安神丸,朱砂连,归地草,除热烦。

黄连、朱砂、生地、当归、甘草,依法制丸。

84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养肝阴,草枣仁,知芎苓,益心神。

酸枣仁15克,茯苓10克,知母6克,川芎、甘草各3克。

85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补心丹,归地玄,二冬味,参苓远,

柏枣仁,丹参煎,桔梗引,砂衣丸。

生地、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党参、玄参、丹参、白茯苓、桔梗、远志,依法制丸,朱砂为衣。

开窍方篇

开窍剂,多辛香,分凉温,当细详,

凉开法,如牛黄,温开法,苏合香。

86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牛黄芩,栀郁金,犀麝冰,连雄珍,

箔为衣,朱砂镇,解热毒,昏谵饮。

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山栀、朱砂、冰片、麝香、珍珠,依法制丸,金箔为衣。

87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苏合丸,沉丁香,术附诃,青木香,

犀荜冰,乳麝香,白檀砂,安息香。

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冰片、苏合香油、乳香,依法制丸。

驱虫方篇

驱虫剂,有效验,虫可去,痛随减。

88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丸,安蛔虫,辛椒桂,附干姜,

黄连柏,归与党,医蛔厥,下痢尝。

乌梅300枚,干姜300克,细辛、桂枝、熟附子、黄柏各180克,蜀椒、当归各120克,黄连480克,党参180克,依法制丸。

89驱绦汤(经验方)

驱绦汤,取槟榔,南瓜子,宜炒香。

南瓜子肉60~120克,槟榔片30~60克。先服南瓜子肉二小时后,服槟榔煎剂。

催吐方篇

涌吐方,吐痰涎。食毒物,存胃脘,

病情急,证凶险,毒涌出,体自安。

90瓜蒂散《伤寒论》

甜瓜蒂,赤小豆,豉煎汤,催吐奏。

甜瓜蒂、赤小豆各等份,为末。每次1~3克,用淡豆豉汤送服。

(0)

相关推荐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五)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我们很熟悉的<伤寒论>里的一张方子,半夏泻心汤,我们临床上很多用.我们先从一个病人说起: 李某,女,五十五岁,一月七日初诊. 近一月来咽干,咽部憋堵,晚上较甚,每晚咽干致醒数次,需饮水以润 ...

  • 黄煌  基层医生 经验方

    小柴胡去姜加黄柏白芍汤(本人经验方) 柴胡25g,黄芩15g,姜半夏15g,党参10g,生甘草5g,白芍30g,黄柏15g,红枣20g,以水11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三仁汤( ...

  • 日本汉方300首方剂

    日本汉方300首方剂

  • 初学必背:经典方剂三字诀大全篇!(相当实用)

    方剂学概述篇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  主治病,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 ...

  • 太给力了:中医必背经典方剂三字诀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方剂学概述篇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 ...

  • 收藏!经典方剂三字歌诀大全【一点资讯】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 主治病,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兼证痊,有反佐,并制监 ...

  • 经典方剂三字诀大全篇:相当实用!

    方剂学概述篇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  主治病,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 ...

  • 初学必背:经典方剂三字诀全篇

    方剂学概述篇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 主治病,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兼证痊, ...

  • 【经典方剂三字诀】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  主治病,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兼证痊,有反 ...

  • 收藏!经典方剂三字歌诀大全 | 山海精舍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 主治病,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兼证痊,有反佐,并制监 ...

  • 初学必背:经典方剂三字诀大全篇!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  主治病,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兼证痊,有反 ...

  • 初学必背:经典方剂三字诀全篇【一点资讯】

    方剂学概述篇 论方剂,数千万,仲景方,历代赞,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键. 古组方,原则全,君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 主治病,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兼证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