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意识化,用自我成长去疗愈创伤”:《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很早就看过二战影片《血战钢锯岭》,不过也就仅此一次而已,本以为已经看懂了。
近来偶尔机会,陪着家人又看了一次,才发现之前是白看了。用家人的话说,“你自己看电影白搭,因为跟不上节奏,关键细节总遗漏”。
遗漏细节不奇怪,不过关键细节被忽视,如同幽默关键词语会带来转折,把这个地方搞丢了,真是可惜大了。
再看《血战钢锯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看似是战争片,其实是心理片,或者说就是生活片,只不过特殊的背景是战争年代而已。
无论什么年代,我们总是要活着,身处生活中,经历着心理困惑,因此纵观那些优秀经典影片,无不是展示生活与心理的佳片,毕竟打动人心的不是故事背景,而是背景下这个人的心理世界。
《血战钢锯岭》故事背景是二战时期美国军队攻占日本冲绳岛。故事主人公是年轻小伙子道斯,一个新入伍的战场医务兵,因为宗教信仰坚称不能接触武器,又不接受退伍建议,面临军事法庭处理时,道斯父亲站出来帮助他度过难关。最后道斯得以不用拿着武器,作为医务兵参加攻占钢锯岭残酷战斗,部队撤退后独自一人留在战场,最终解救了75名负伤战友,包括曾经殴打自己的战友以及他的直接上司指挥官。
道斯因为信仰缘故坚持不拿枪,又因为信仰缘故坚定留在战场解救战友,看似信仰发挥作用,其实还是心理困惑的影响和解惑。
道斯原生家庭并不幸福,父母常常处于激烈争吵中,缘故在于作为一战老兵的父亲有严重家暴行为。
在道斯信仰的宗教中,有一个条款是不得杀死别人,他就是坚信这条在入伍后坚持不拿枪,差点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刑入狱。
道斯的心理困惑是被同为医务兵的老兵解开的,他回忆起来曾经撞见父母吵架,父亲持枪威胁母亲,那时候他已经长大,就夺过父亲手枪并指向父亲头顶,在母亲阻止下没有失去理性。
在之前的回忆中,他只能想起父母争吵,以及父亲持枪时候被自己制止,手枪走火打到墙上,事实上道斯自己举枪对准了父亲,在那一刻,他在心里“已经杀死了父亲”。
道斯父亲虽然家暴,可是道斯母亲却能理解,“自己丈夫与战争之前判若两人,因为这是战争导致的结果”。道斯父亲常去凭吊一战死去的同村战友朋友,我们可以认为他患有“应急障碍综合征”。
道斯也应该慢慢知道这一点,理解父亲又痛恨父亲,当那次持枪指向父亲额头,“心理上杀死了父亲”以后,他处于巨大的冲突痛苦中。
为了压抑自己杀死父亲这个心理痛苦感受,采用防御机制转移为不能再持枪,为此把教条中的不得杀人作为合理化解释,哪怕是参军报效国家也是如此坚定不移。因为,一旦持枪,就会把杀死父亲这个心理感受引导进意识中,自己无法接受。
在战友的帮助下,他终于在战场上完整回忆这个过程,敢于面对那个持枪的自己,意识到了曾经压抑的痛苦。
潜意识意识化,其实就是敢于面对自己的伤痕和痛楚,尤其是不堪。
而道斯的心理解救当然是自我救赎力量,以及家庭社会给予的关怀帮助。
这表现为自己热爱生命的力量,被战友殴打后不追责的肚量,以及为国效力的信仰。另外就是母亲的关爱,恋人对自己的爱和鼓励,父亲为自己的奔走号呼和支持,以及战友上级的些许理解,这些情境力量当然也是巨大的。
尤其父亲一身戎装,穿着一战时候老军装,佩戴勋章,找到已是将军的战友求请写信件,乃至独身闯进军事法庭为道斯辩护。这些具体的爱的行动,深深打动了道斯,也为压抑情欲的缓解提供了自我力量。
时代无法改变,背景不能选择,每个人都是伤痕累累,我们要做的就是经历着生活幸运和挫折,体验当下每一刻,不断自我成长去疗愈创伤。
道斯的故事引人侧目,令人共鸣,不是因为二战背景,而是这是每个人都会有过的成长历程,背景换做一战乃至今天和平年代,也是一样的感受和经历。
这就是电影艺术的价值,也是认识心理的力量。我们永远是具体的感性的个体,呼吸在天地之间,挣扎在历史一瞬里。
当然,我们知道阿德勒这句话,“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来治愈童年”。就这个电影故事而言,我们知道即便是道斯如此悲惨的童年,一样可以被自我成长的力量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