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接受老子还是孔子的人生观?请想好再选!命运和结局都大不一样
#纪录片中国#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的千古圣人,他们的思想深度,无人能与之比肩,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点也不为过。
为什么我标题要把老子和孔子并列呢?这不仅基于二人具有同样高度的思想界和哲学界的地位,还因为二人的关系有着一段特别的渊源。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子实名“李耳”,春秋时期楚国人。年长于孔子,当时在周朝廷任“守藏室之史”,用现在的话来说,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当然,作为“馆长”,老子本身具备渊博的知识。同时,又有“继续深造”的便利。所以,老子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且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孔子生活的时代,秩序混乱,礼崩乐坏,人们的精神和道德品质正呈加速度坠落。孔子忧国忧民忧社会,树立崇高理想,决心扶正当下社会秩序这棵“歪脖子树”。他决定赴周都城“镐京”(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水东)向老子请教“礼制”。
为什么非得去镐京学习“礼制”呢?因为周朝是一个“礼乐社会”。对于分封、嫁娶、丧葬等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一套严密而又完善的礼乐制度,关于“尊卑”、“君臣”、“父子”等关系都有明确的规范。人们在这样的精神架构下生活,秩序得到维持,伦理得到传承,平安有序。周王朝也凭着这套礼乐制度稳定维持着对国民的统治。
而当时书籍、学识被官方“垄断”,民间无法办学。朝廷藏书自然是最丰富和最完整的。所以,孔子不辞辛劳,从鲁国来到镐京,向老子请教“礼仪”。
照这样说起来,孔子就是老子的学生了。当然,这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开班授课”的师徒关系。但按照中国人的情怀,“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所以就有“孔子是老子的学生”的说法。
【“仁、义、礼、智、信”Vs“道可道,非常道”】
既然题目提到老子和孔子的“人生观”,那么我们有必要先了解老子和孔子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主张是什么?
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儒家的核心是“仁”。主张君臣、父子、宗族、邻里等关系,施行“仁爱”,和睦相处。但上下有序,尊卑有别,人们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以“仁、义、礼、智、信、孝、悌”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儒家的经济思想是“重义轻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鼓励学生不应留恋故土,而应该“远游”,通过游历四方而增长知识,以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厉行”的。他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推行儒术。他历时14年,先后游历了齐国、陈国、卫国、楚国、蔡国、晋国、宋国……鲁国是起点,也是终点。
孔子做的最高官职是鲁国的“大司寇”,代行“国相”之职。仅仅处理政事三个月,鲁国民风大为改善——巿场不再有欺行霸市、漫天要价等现象;路不拾遗;贿赂等恶行基本绝迹。
齐国为鲁国的邻国,看到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一天天强大起来,担心若孔子继续执政下去,鲁国日后必有资格称霸。便使诡计送美人、宝马等给鲁国君,逼迫孔子离开了鲁国。
孔子不仅自己谋求官职,还鼓励学生谋取功名。只有有了社会地位,才能有效地向各国国君推行儒家思想,才有“进谏”的机会。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子贡:曾任鲁国和卫国的“国相”;子路:卫国大夫;宰予:齐国大夫;子游:武城县令;子夏:始为莒县县令,后成为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的老师……
孔子和老子虽然为师徒关系,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观点竟然截然不同,甚至没有多少“交集点”。
老子创立了“道家思想”。儒家的经典著作是《论语》,而道家的思想则倾注在《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的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一下子就提出了一个最高境界的哲学概念。看《老子》,你要沉下心来,仔细咀嚼。不然,你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老子认为天、地、人等宇宙万物是连贯成一个整体的,突破了古代哲学以政治和伦理为轴心的局限。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他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观点与中国最早提出的“天人合一”相吻合,对中国古代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思想的最大“闪光点”是“朴素的辩证法”。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刚甚易折”、“否极泰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观点在战争、对抗当中,也能得到很好的运用,比如“以柔克刚”、“败中求胜”、“绝处逢生”等。
老子认为:“道”的本性是自然的,他提出了“天道自然”的观点,认为天地运行是自然的,不假外力的。人也应该一样,必须消除主观和外在的干涉,任其自然发展。
在政治上,老子提倡“无为”而治。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
他认为由于人们的过度欲望,百姓于是相互争夺,导致法令繁多、拚命追求知识、讲究虚伪的仁义道德等,社会秩序才会混乱。
老子认为:“道”、“德”、“仁”、“礼”、“义”自觉遵守,不要刻意。那么,真、善、美的人和事物自然就会越来越多,而丑的、恶的就会远离我们而去。
说白了,“小国寡民”就是老子的理想社会。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各人把自己的事做好了,社会就好了。不要替他人咸吃萝卜淡操心。不要把自己的主观加予别人,不要试着以外力作用于别人,别人自有别人的成长,何必替古人担忧?大家最好互不相扰。
【“周游列国”处处碰壁Vs“逍遥归隐”】
既然说持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过程、人生价值,以及会有不同的人生归宿。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孔子和老子二人不同的人生历程、人生价值和人生归宿吧!
孔子离开鲁国后,第一站是卫国,与鲁国同样的俸禄——“俸米六万斗”。但是,有人向卫灵公谗言,孔子从此受到监视,行动无法自由。孔子怕一个闪失便获罪,离开了卫国。
孔子到陈国,被误认为是“仇人”,而遭到匡地人的围攻。孔子派一个弟子去陈国权臣那里去当差,才得以放行。
在宋国,司马桓魋砍掉他们演习礼仪赖以休息的大树,并想杀死孔子。孔子于是离开了宋国。
……
孔子在前元前489前,度过了生死一劫。孔子游历到陈、蔡交界时,楚国发来邀请。为防孔子被楚国重用,陈、蔡两国都派人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一行围困在荒野之中,长达七天。
干粮逐渐耗尽,到最后稀粥也已经见底。追逐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离去。连孔子自己这时都在怀疑:我这样对吗?我这样行吗?
终于捱到了楚昭王派人带兵接去了他,他与众弟子才有幸地没有饿死在荒野。
孔子就是这样执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颠沛流离,风餐露宿。郑国有人同子贡说:“你的老师犹如丧家之犬”。
孔子向各诸侯国君推行儒术失败后,他又回到了鲁国。但他推行儒术的火焰仍未熄灭,信心从未动摇。
他回到鲁国后,不再出仕,专心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编纂《论语》,研习《周易》,将《诗经》、《尚书》、《礼记》、《乐经》作为教材。希望有朝一日弟子们将儒术发扬光大。
孔子生命最后的时光是孤独的。他的许多学生都已学成出仕。他最钟爱的弟子颜回突然病死,陪伴他时间最久的子路死于宫殿政变中,他唯一的儿子也先他而去。前元前479年的一天,子路来看望病重已久的孔子,孔子潸然泪下,“你为何来的这么迟啊?”。七日后,中国思想界、哲学界一颗巨星殒落了。
而老子呢?在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看来,是非常幸福的。
老子之前在做“守藏室之史”的生活自不必说了,几乎全部的“工作”就是誉写、整理之类的,若有人来“借阅”,他只要找出那本典籍就行了,其他闲暇时间就是享受生活了。
可是,老子也有“倒霉”的时候。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战”,历时5年,最终以王子朝失败而告终。王子朝因失败而怨怒,便席卷周室典籍逃奔去楚国。老子也因“看管失责”而被罢免。
对老子罢免并不解当权者的“恨”,还对他加以迫害。老子只得“自隐无名”,流落四方。
从此,老子对仕途没有了兴趣,发誓不再染指政治,希望找到一个安静的、与世无争的僻静处度过余生。
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丘县西南)时,关令尹知道他将远走隐去,惜其才,劝道:“何不把您的智慧、知识留给后人?”于是老子写下了《道德经》,全文5000字。
此后,老子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世人不知所终。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揣测,或猜想老子的最终去处。还猜什么猜呢?就两个字不就行了吗?——隐居。
【剖析“孔子推行儒术失败的根源”与“老子创立道家的土壤”】
孔子为向各国推行儒术,先后历经14年,周游列国,许多国君关闭城门,避而不见。更有甚者,将他驱逐出国。他们认为儒家思想不好吗?非也!他们心里都崇敬孔子,对他敬若神明,都希望自己的子民能象孔子一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情操完美的人,遵礼守秩,互仁互爱。
但是,孔子为什么在当时又很不受欢迎呢?春秋末期,早已礼崩乐坏,国君追求的是权力、贪欲、称霸,谁还会有“闲心”在“仁”上下功夫呢?在当时,最受欢迎的是“兵家”和“纵横家”。儒家思想根本没有市场。所以,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孔子向各国君推行儒家思想注定是要失败的。
而老子的道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春秋未期,诸侯争霸,秩序混乱,战争频仍,百姓生活动荡不安。此时统治阶级更加紧了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不管是战胜国,还是失败国,受苦受难的最终还是老百姓。
在此情况下,人民迫切要求安静修养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追慕和向往那远古的原始社会。在那个社会,人们没有争斗,没有陷害,有的只是齐心合力与自然界斗,与禽兽斗。
所以,老子的“任其自然,与世无争”为主旨的道家思想便被视为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各人立场Vs本人观点】
既然标题是“我们普罗大众该持孔子还是老子的人生观?”那么,本节就是重点,前文都是“引子”。
我标题已经说了:“选择不同,你的人生命运、人生价值和人生结局都会大不一样”。你可要先想清楚,再做选择哟!
有没有“官方立场”?没有!你的人生你做主!
不过,本人想试着分析对两种思想观点选择的考虑。
其实,儒家也好,道家也罢,都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无所谓高下之分,也不存在优劣之别,儒家有儒家的光芒,道家有道家的智慧。都是圣人们及后来者经过长期的生活领悟的智慧结晶,都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但是,两种思想的“受众”却不一样。就是同一个“受众”,当他所拥有的条件、所处的环境等不同时,选择也会不一样。
儒家思想主张“仁爱”,爱家人、爱邻里、爱社会、爱国家,这就需要抱着一颗“热心”。为使幼有所学,老有所依,鳏寡孤独得到关爱。当政者就要施行仁政。百姓也应遵礼守仪。全社会都要动员起来,我们都是其中一份子。
这样,我们都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有贡献的人。我们都会有理想、有抱负,积攒力量,以便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我们时时鞭策自己,积极上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与世无争”,也未尝不可。毕竟,这种观点更利于生活的稳定,“田园生活”也是一种写意的人生。功成身退、退居幕后也成为美谈。
社会是个大染缸,白的、黑的、红的……什么颜色都有。别轻易涉入其中,弄得自己不黑不白的,惹了一身臊。
不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只要将自己做好,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亲人、对得起社会,自己心安理得也已足矣。
但是,持这两种人生观的人,都要把握好“尺度”。不然,也会走偏,步入岔开了的轨道。
由于儒家是“以为天下人谋福祉为己任”,所以,就会时时鼓励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有时难免身累、心累。特别是当能力达不到时,或事情的发展方向与自己的预期不符时,就会或怨天尤人,或过度自责。
于是他们或从头再来,或加倍努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可是,事情除了主观努力,还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此时,成败得失并不是首先考虑的。他们享受过程,注重精神与气节,即使碰得鼻青脸肿,摔得头破血流。就象孔子,穷其一生,心中只有“仁义”二字。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凡事少管闲心,不关心社会,尽量少与他人扯上“关系”。但是,如果走过了头,就是走上“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岔路。
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冷漠。困难时得不到援手,危险时看不到帮助。这个社会,能力总是会有强有弱,有大有小。
况且,自己一生中也总会有霉运临头的时候。到那时,你希望有人来帮助你吗?人都有“同理之心”,可当初你有能力帮助别人时,为什么不伸出援助之手呢?
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扶与不扶”的恶习。这一方面是那个恶妇开一个坏头,另一方面,也是对道家的滥用和曲解。
本人观点:
其实,这并非本人个人观点。中华民族已经选择了答案。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儒家是主流,我们身体里都是流着儒家的血液。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都是以儒家作为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中华儿女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你们可能会说:“你前文不是说道家也有孕育的土壤吗?”对!我说了。存在即合理。当你有能力时,就奋斗进取,对他人仁爱,为目标和理想而拚搏,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
当你力量不够时,或者处于低落时,不妨静下心来,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必空怀抱负,空谈理想。追求安稳,清心寡欲,过着安逸的日子,也是幸福的一生。
但是,当你有能力时,还是希望你投入社会。也许,重道的人图个清闲自在,重儒的人不免劳心费神。然而,只有儒术占主流时,这个社会才会进步,若道家为主流,这个社会就会退化。
一个国家需要英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是没有希望的,是没有前途的。
文章最后,还是用儒家另一位圣人——孟子的话作为结尾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朋友们,你们会作何选择呢?本人建议:大家都选择孔子的儒家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