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聚奎上将传奇
一、抢渡大渡河:遵义会议后,红军从黔北向川南挺近,军委决定红一军团红1师作为开路先锋。1935年5月我红军主力全部渡过金沙江,但是,敌军的追击一刻没有停止,红军的后面有薛岳率领的10万中央军如影相随,前面有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的30万川军虎视眈眈。红军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能不能快速渡过大渡河,在30万川军部署之前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我红军面临的首要问题。
红1师师长李聚奎顿感肩上的担子沉重,作为主力红军的开路先锋,几万红军能不能抢在敌人之前渡过大渡河天堑,几万红军的生死攸关,都系在了红1师身上。他把抢渡大渡河的任务交给了英勇善战的红1团,李聚奎仍然不敢怠慢,亲自带领红1团长杨得志来到大渡河岸边观察地形。由于川军事先得到了红军要渡河的消息,在渡口附近十几公里上下游所有渡船全部被收走,没有船,想渡过十几仗宽的大渡河,简直不可想象。一筹莫展的李聚奎及焦急的杨得志团长都在苦思过河之策,这时,一名参谋惊奇的喊道;“船!团长,船!”,杨得志接过参谋的望远镜,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两只渡船在岸边隐蔽处停着,他迅速来到李聚奎身边,“师长你看!”,李聚奎拿起望远镜一看喜出望外,马上命令杨得志不惜代价、完好无损的将两只船弄到手,夜幕降临,杨得志亲自带领一个连出击,短短几分钟就将看船的几个人拿下,在俘虏口中才知道,原来是几个当官的架着渡船来河对岸下馆子,仅留下的两只渡船是备着急用,谁成想红军来的这么快。
先锋团强渡大渡河在第二天早上开始,李聚奎亲自来到1团渡场督战,杨得志精心了挑选17名勇士,分乘两只渡船,每个船配备4名经验丰富的船工撑船,在17勇士渡河之前,炮火准备及火力压制率先开始,为了确保抢渡成功,李聚奎将全师的6挺重机枪及仅有的一门迫击炮配备给了杨得志,6挺重机枪及一个营的轻重火力全开,向着河对岸的守敌压了过去,迫击炮只用2发炮弹就端掉了对岸的混凝土碉堡,这时,17勇士迅速开拔,因为我军强大火力的压制,对岸的守敌基本没有太大的抵抗,只用20几分钟我17勇士就渡到了对岸并抢占了滩头,勇士们很快就将滩头的敌军击溃,在后续上岸战士的配合下向滩头纵深发展,至此,大渡河对岸的滩头阵地已经牢牢地控制在我红军手中。依据军委指示,李聚奎率领渡过河的红1师指战员,向大渡河上游发展,为渡河红军主力打通第二处渡口,到第二天中午,我几万红军在安顺场及上游两个渡口,全部渡过大渡河。至此,蒋介石想让我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的美梦彻底破灭。
二、坎坷西路军:1936年10月,李聚奎与军长王树声一起奉命率领红9军西征,由于种种原因,我西征红军,在半年中连续遭到几次败仗,出征时的3万红军,全部被打散,大部分牺牲、一部分残余散落在甘肃西部地区,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战死,而李聚奎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他与百姓换了衣服,昼伏夜出衣衫褴褛,靠着坚强的革命意志,用了3个月时间,一路乞讨回到了陕北根据地。昔日熟悉的战友竟然半天没认出来眼前的李聚奎。历经磨难的李聚奎也是幸运的,西征的3万红军,只有不到4000人陆陆续续的回到了陕北根据地,而他是其中的一个。
三、天才的后勤部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聚奎被调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由于没有制空权,我们的铁路及公路补给线常常被敌军机炸毁,前线战士的吃穿都成问题,善于思考的李聚奎突然想起在西征乞讨回来的路上,他在河西走廊地区讨饭,大多数老百姓给他的饭是炒面,将面粉在锅里炒熟、然后加一些盐巴,优点是随时可以食用,便于携带、不易发霉,突发奇想的李聚奎,如果我志愿军能用上炒面做行军餐食岂不是非常方便吗?于是,他组织人员炒了面粉,打成样儿,去志愿军司令部征求意见,几天的基层实践,证明炒面非常适应野战用餐,非常好,彭总和洪学智副司令员非常满意,立刻回电李聚奎,炒面非常成功,志愿军司令部建议,志愿军的野战口粮70%用炒面代替。这一“发明”,使我志愿军战士基本上解决了吃不饱问题,使我志愿军脆弱的后勤保障,大大的减轻了压力。此项“发明”李聚奎受到了朝鲜人民军及志愿军最高嘉奖。
李聚奎1904年出生于湖南安化,1928年入党并参加了平江起义,历任红军团长、师长,八路军旅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