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读《道德经》第十章,在理解上,如果能从经文的后面向前推知,会比较容易些。这段经文,从结构看,依然是先说象,后说道(德)。在说象的时候,老子连用了六个疑问句,这么多的问,在老子当然是很清楚的,可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有些问多少还能明白一点,有些问就不知所以了,再要把这六个问综合到一起,弄明白老子到底要说什么,真的是很容易陷入到云里雾里。
我们都知道,说话,或者写文章,有一个通则,那就是有理有据,据就是支持那个理的事实,这个事实,在《道德经》里,就是老子观天、地、物、人观到的象,在《道德经》里,老子就是通过对所观的这些象,悟出了一个比天还大的东西,那就是道。所以,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以象为据,述说他悟到的那个道。我们一般会认为,象容易看明白,道(正如老子所说,它很玄妙)比较难理解。所以,说话或写文章的通则是先说容易看明白的——据,或者象——再说理(道)。但有时候,据(象)反而不容易看明白,就是说,据(象)还不如理(道)容易理解。我们的理解思维规律是由易到难,不管是据比理容易明白,还是理比据容易理解,我们的思维规律是一样的,从容易看明白和容易理解处进入,再弄明白不容易明白和不容易理解的。
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说的象,为什么不容易看明白,应该有这样几个原因:1、老子在这里说的是人象,人象就不容易看明白吗?对,因为,人看自己以外的存在,都能看得分明,唯独看自己,就看不明白了。2、老子在这里述说人象的时候,连用了六个问句,就是说话的语气是反问式的,反问语气,一是加强说话人在肯定什么,在否定什么,二是他不直接说,把他要肯定或否定的重藏在他的语气里,这样的语句表达就比直接表述难理解一些。那么,老子明明知道这会增加理解的难度,为什么还要用这样的语气说话呢?这是因为,老子在这里所描述的人象,本身都有两面性,比如说(我拿一个最容易看得明白的句子来说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爱民治国这件事上,能无知无欲吗?所为的两面性,指的是爱民治国这件事,可以“无知”地去做,也可能“有知”地去做,那么,你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老子不说人是怎么做的,却用这样的反问语气,逼问出他要说的人象——人,在爱民治国这件事情上,完全是有知有欲的。这就不符合老子的无为而治的“道”。正是由于此,老子才用了反问的语气来述说人象。
老子在这一章里说的道(德)——“生而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为什么比较容易理解,是因为我们在读《道德经》第三章的时候,已经理解了老子这里所说的几句话。我们都还记得,老子在第三章里最后一层所说的几句话,“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老子这几句话说的是道,道化生天地万物之后,不离天地万物,这叫不辞(我把它叫化育,既化生,又化育),道对天地万物的化生化育怎么样呢?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但这里老子讲的是德,(老子说,是谓玄德),所以,老子改了一点说法,用“生而畜之”,替代了“万物作焉”,用“长而不宰”,替代了“功而不居”。老子说,这就是所谓的德,德是什么,德是人对道的体现。人的言行所体现的道,叫德。就是说,德是道对于人的一个专用说法。道体现在天地万物之象上,是道性,人象体现的道就叫德性。我们平常常说的德性,其实就是道性。
那么,现在我们先来理解老子在这一章里最后说的这几句话具体的意思是什么。从总体上看,这几句话说的是人同万物一样,人也通过生生息息恒常地存在,在这件事上,道对人的化育是什么样的呢?1、生而畜之:人像道化生化育天地万物一样,对儿女有生有育,育指与儿女共依存,长相厮守;2、生而不有:人与道一样,在生了儿女之后,并不把儿女完全视为自己所有;3、为而不恃:人为儿女做了很多,却不以此恃功图报:4、长而不宰:人把儿女抚育长大,能够不把自己看成是他们的主宰者,有德于他们,却无主于他们。
这就是人道,也是人合道之德。
现在,我们来看前面那六问各说了什么。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营魄,是一个无主句,主语是身,这一句是说,人的身体里住着魂魄。抱一,又是一个无主句,主语是有身体有魂魄的人,一,指的是道,抱一的意思是说,人守持道。能无离乎?是说,人能不离道吗?有些解释说,人的精神和身体不能合一,从老子的言语看,这个理解是不确切的。
第一问,老子说的是,人离道之象。那么人的身和魂魄,是谁离了道呢,是魂魄,而不是身。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专气致柔,这里气,指的是天地之气,天地之气之中,有专门供养人之气,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氧气。老子那个时代,还不知道供人呼吸的天地之气叫氧气,所以,老子用专气来说。致柔,老子在这里讲了这样的一个常识。在老子看来,人的身体是刚柔相济的,柔软的身体是人能够生存于天地之间的重要之本。而身体的柔软,气供养了人的柔软身体。在老子对道的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就是以柔克刚。所以老子说,“柔者道之用”。
这一句是说,人,有专门的天地之气供养人柔软的身体长存,或是,人的身体能一直保持婴儿的状态吗?
这一问,讲的是,人的身体慢慢变得衰老,这是自然之道。
这一章的前两问,先说人之本性,再说到人的身体。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人象,由此可见有序又严谨。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这一句里的玄览,最难理解。先来说览,览的意思是看见,人有所见,就有所思,然后有所欲,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欲,就是玄览。人的如此思欲,能否涤除?涤除的时候,能肃清干净?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这一问,特指那些治国者。无知,是老子倡导的自然之道,无知,无欲,无为,只有这样,人才能回归道,回归人之本性。
这一问是说,爱民治国这件事,能无为而治吗、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这一问里的天门,理解众说不一。老子说天门究竟是什么意思?从本章看,这六问说的是人象,天门应该是人象,到底是怎样的人象,门,无疑是一个比喻,从“天”、“开阖”和“雌”这三两个词语看,这门比喻的是人性,人性的体现,正如门一样,有时候开,有时候开。天,比喻人性之本,雌,指的是人性里的母性,善良之性。由此,这一问,老子说的是,人在体现自己的天性之善良时,就像开门关门一样,能否时时都善良,处处都善良,事事都善良?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一问里的明白四达,有两层意思。明白,指的是人自己心性明慧,清白,这是第一层意思,四达,是说人把自己的这种心性能给周边人以深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也能明慧而清净。能无知乎?是说,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能否无知无欲。
后面这四问,除了爱民治国一句,其余三问,先讲人的私欲,能否肃清的干净,再说人的善良本性,能否时里守行,最后说人的明善,是否能给人以影响,带给人影响时,是否无知无欲。
总之,老子在这一章里,从人象的六个方面,述说了德是什么,最后,显明地述说了德是什么。
这一章的最后一层所说的德,照应了开首一句里的“抱一”之说,人能够信道,行道,守道,就可以有如此之德。六问,是人具体如何做,就可以有德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