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聋校语文知识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如何突破聋校语文知识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全修萍
贵州省贵定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聋校语文知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聋生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与人沟通、与人交往。但是,当前聋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学中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聋生阅读能力的底下,和书面语言的“混乱”等现象,一直是困扰我们特教工作者的共同话题。笔者经过一番理性思考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多动动脑子想想办法,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探索与耕耘,希望就会在前方,就一定会走出聋校语文知识教学的困境,探索到一条聋校语文知识教学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突破; 聋校; 语文知识教学; 聋生; 教学实践
聋校语文知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聋生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顺利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与人沟通交往。但是,当前聋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学中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苏州聋校的方红校长,在她的文章里这样说过:“聋生学汉语难,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也说明,长期以来,聋生阅读能力的底下,和书面语言的“混乱”等现象,一直是困扰我们特教工作者的共同话题。笔者经过一番理性思考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有了点滴体会。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我是如何突破聋校语文知识教学的一些浅显教学方法,让各位同仁与我共同探索和思考。
一、关于字词教学的突破
《聋校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学词识字是耳聋学生的基础,要求学会2500字左右的常用字。会看读词的口型(会听)、会读、会写、理解词义。学习的词力求在句子中运用,使学词识字和初步的读写结合起来。要积累词语。我们都知道,健康学生入学前已经能说很多话,所以他们入学通过识字后,就能依据口语基础读句、写句。而聋哑学生因为失去了听力,无法获取语言信息,他们对已认识的事物既说不出名称,更没有说完整句子的能力,所以对他们来说,学词、识字、学句都得从头开始的。
1、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指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它的特点就是能够清晰、明确地建立各种概念,并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学会理解运用。聋生因为听力的缺陷而让视觉得以补偿,其形象思维在思维模式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字词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学法相对而言也是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在低年级学字词的时候,课文里都有实物对照,而这些实物大多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得非常快。入学前的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已自创出一些形象的自然手语。聋生有了属于他们的第一语言“手语”,他们只需要老师稍稍点拨,就会为这些实物创造出生动形象的手语名字,然后由老师给他们规范一下即可。而那些抽象的字词,比如,大小,多少,用实物来对比,学生也很快的能理解。但是,在这里,老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即便是简单的东西,也应该赋予学生以美好的情感体验。比如说“花”字,它不仅只代表花,我们还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学生:“花很香,很美,花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要爱惜花”。让聋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悟生活,这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观,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一字开花教学法
所谓一字开花,就是一个字可以组不同的词语。我上一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把不懂的生字、词勾画出来,再看生字可以和课文上的那些字组成词语,而且还要求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或查字典,看这些生字可以组那些词语。教生字的时候,学生一个个上来组词,然后,我再联系课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给他们讲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比如在教学“打”字,可以组“打架”、“打电话”、“打扫”、“打雷”、“打工”等词语,当然不可能完全组完。我想要学生知道的是,一个字和另外一个字组在一起的时候,它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它的手语也是不同的,这样学生在一篇课文中读到同一个字表示不同的意思的时候,他们就会在意义的理解上和手语上有所区别。
3、联系句子、用形象的动作或演示帮助理解字词
有些字词单独出现,学生很难理解,应该怎么办呢?我把这些难解的字词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聋生通过对语言环境的理解来学习这个字词就显得容易多了。比如“会”这个字单独来教,学生不一定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再干什么?然后让学生举手亲自上来表演,并说出句子。这时老师可以及时地告诉学生:刚才的整个过程就叫做“会”。最后,学生再反复说句,理解字义。又比如遇到“迎面”这个词语,我就联系“某某迎面走来,风迎面吹来”这样的句子,用形象生动的演示和手语给学生讲解。
例如《小猴子下山》一课,作者运用了很多动词,有掰、扛、摘、捧、抱,这些动词把小猴子描写得十分生动、有趣,如果仅用手语一带而过,聋生就很难感受到课文的生动形象在哪里。因此,在教学时,我制作了简单教具,让聋生自己来演一演,真实体验踮起脚尖掰玉米,扛着玉米走,爬上树去摘桃子,捧着桃子走,弯下腰去摘西瓜,抱着西瓜走。这样,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学生眼前了。
4、反复多练的量词
量词有的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一双筷子的“双”,一条皮带的“条”,都是有规律可寻,教过,学生就能够通过理解而记住,但有的是没有规律可寻的,比如一把椅子的“把”,一张桌子的“张”,这两个字在很多地方都用到,都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量词,我在教学中是不断强加给学生的,不断的反复强调、反复练习,学生才能牢固掌握。
二、句子教学的突破
句子教学是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初期阶段,也是句子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和最佳时期。句子教学是为连句成段、连段成篇打下扎实的基础。对聋生进行句子教学,是培养他们读句写句的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基础。
1、选词造句
我上完每一课的生字后,都要求学生用2—3个词语进行造句。学生学习了那么多词语,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而选词造句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又提高了学生的写句能力。而这个方法也是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以至用”的最好的诠释。
2、听(看)话句子教学
听(看)话写句子,是为聋生步入社会学会与人交流打下基础,是课堂口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语并不是聋校的唯一语言,它只是口语的一种辅助手段,聋生只有在未完全看懂口形的情况下参看手语,明白其中的含义,所以对聋手进行听(看)话写句子教学显得非常重要。以第六册句子“我们不要在马路上玩”和“莹莹帮妈妈做事,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例,教学时,先把这两句话板书,教师指着句中的词语一个一个的显示口形,接着把词语连起来朗读并配以面部肌肉变化和表情动作,反复朗读几次,让学生有一定印象。然反擦掉板书,教师再次显示句子的口形(即朗读句子),让学生根据口形说出句子,并把句子写下来。总之,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采用标准的普通和口形,语速适中,不宜太快或太慢。
3、仿写句子教学
仿写句子,是让聋生通过对例句的反复学习和理解,然后能联系实际,用同一句式仿写出不同的句子,是聋生积累句子的最好时机。以第四册中“妈妈把饭做好了”为例。第一步先教学生正确读句,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分开教“妈妈”“饭”“做好了”这几个词语,并一边用红色粉笔在句子上面板书“谁”把“什么”“怎么样了?”第二步指整个句子,设问“谁把什么怎么样了?”回答;“妈妈把饭做好了。”接着老师扮演“妈妈”角色把饭做好,加深对句式的理解。然后分别抽几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张石今把黑板檫干净了”、“国海群把灯关了”等等,让学生联系实际,仿写出不同的句子来,进一步加深对句意的理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
4、即兴写句和每日练句
即兴写句就是遇到特别的人、事、活动、节日或自然现象,就立刻让学生用句子写下来。例如:端午节,田老师发粽子给同学们吃;星期五早上,同学们去春游;昨天晚上,月亮很大很圆等等。而每日练句,就是给学生一个日记本,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3--5句,或者比这更多的句子。下午我常常给学生留当天学习的内容,或者让学生用熟悉、常用的字、词写句子,比如用“我、是、喜欢、今天、想、要”这些词语,让学生随便写。我觉得,这也是对学生写句能力的一种加强。
5、看演示说、写句子教学
看演示说、写句子,是聋校句子教学中最直观的一种方法,有利于聋生接受和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时,应组织聋生认真观察演示动作和过程。如在第四册第16课句子“方明走进教室把灯关了”对于句中的“走进教室把灯关了”部分,我设计了这样的演示:让一位男同学朱桥从门外走进教室打灯关了,然后提问:“谁走进哪儿把什么怎么样了?”学生回答:“朱桥走进教室把灯关了”。演示既提供了说话的真实性,聋生通过认真观察演示,会说出正确完整的句子,并能把句子写出来。学生一旦掌握本句式,就可以用来表示生活中见到的同样情景。如“某某走进家中把什么怎么样了?”“某某走进办公室把什么怎么样了?”等等,学生都可以说、写出句子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句子能力。
当然,在写句训练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学生才会感兴趣。另外,书上还有很多写句练习的项目。如:“扩句” 、“缩句” 、“修改病句” 、“把词语组成句子”等等,这些也都是训练学生会写句子,写通顺句子,把句子写长、写得更加具体和丰富的好方法,我在教学中常常会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巩固。聋生只有掌握句式,会说、写出句子,才能为今后踏入社会与人交往和交流思想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篇章的基础。
三、片段教学的突破
片段练习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训练内容。目前聋校高年级学生作文中片段不通,连不成文的现象较严重。抓好写片段教学,提高学生的写段练习是聋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写片段的内容和形式很多,我尝试过几种方式,与大家一起分享。
1、仿课文写段
在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些课文内容比较结合学生实际、写作方法比较有代表性,我就要求学生进行模仿课文的写作顺序、写作内容,进行访写。在《莹莹长大了》这篇课文中,它写了莹莹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的经历,这和平时学生和家长一起去街上、去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很相似,我们在学生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稍微提示,学生就会访写,这就降低学生写作文的难度。
2、带学生外出活动后,回来教学生把过程写下来。
记得有一次带学生出去春游。在玩的过程中,我教学生认识各种农作物的名字,各种花草书木的名字,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和想法,同时还给学生拍照。回到学校,就教学生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我是以这样的模式教:1.时间,2.人物;3.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4.心情怎么样?第1和第2都比较简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会写。第3要难一点,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手语表达出来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可有些东西他们不会写字,我就用文字帮他们补充一下。第4都是一个模式,就是同学们玩得很高兴,大家玩得很快乐。这样,大概的一个写片段过程他们就能完成了。我觉得,学生有了这样一个模式,以后多练,就会有效果。
3、把班上出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教学生写成句子并连成一小段话。
前年的中秋节,走进教室准备上课的我,发现黑板上画着桃心,写满知心话和祝福语“老师,我们永远爱您!”“老师,中秋节快乐!……”那一刻,感动充满心间,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举起大拇指向学生表达我的谢意!这是一个温馨的场景,我们教的学生终于学会了感恩。于是我没有立即上课,而是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教学生把此时此刻的情景和心情写下来。
有一段时间连续下雨,阴冷的天气持续了好几天,突然出太阳了,学生老师都比较兴奋。我立即提问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天气好不好?这样的天气对你有什么影响?今天的天气怎样?你现在的心情又如何呢?”学生回答后教他们写下来。
4、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要求学生写出大概的活动内容,用句子的形式也行。
学校每次召集学生开会,散会后,我教学生写出会议的大体内容。还有每年一次的“助残日”、“六一”等节日,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各类节目的排练表演,这时,写片段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
5、节假日学生回家,写出回家经历
每次放“五·一”和“十·一”长假前,我都会和家长联系并达成协议:孩子回家后一定要让他们参与到农活劳动中去(刚好我所带班级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因为这两个长假刚好是农村栽秧、打米(收稻子)的时间,每年的这个时期劳动对他们来说是既体验另外的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挑战。每次放长假前,我都要先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战胜困难。等长假结束后学生回到校,我会在第一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劳动经历写出来。每年春节过后,我也会提示学生把春节的所见所闻所想,写成一篇小作文与大家分享快乐。
对我们聋孩子来说,当他们有了一定的书面语言基础后,让他们去看,去做,再来写,这,也有点古人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的意思在里面。虽然这无法比拟,但,我们要从这方面去努力!
四、作文教学的突破
在聋校,提到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改。我们都知道:“作文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愿写,越不敢写。”由于聋生从小就失去了听力,使他们语言发展迟缓,对外界认知不够完善,语言逻辑能力较差,以至于在聋生的作文中,常会出现语不达意、结构混乱、空洞无物的现象。天长日久,学生就会对作文有一种恐惧心理,怕写作文,严重影响了聋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护心理健康,从而切实提高聋生的作文水平。
1.遵循知识发展的规律,打好基础
知识的学习有其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得从聋生入学开始抓起,为将来的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你曾经接触过聋生,你会发现他们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但因为他们没有很好地、系统地掌握好学过的字、词、句,所以他们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从字词到句到篇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其含义。
2.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唤起聋生写作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呼唤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快的写作气氛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替与变换,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在十二册中有一组作文训练重点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但学生平时写人物都抓不住人物的特点,写爸妈不像爸妈,写同学都是千人一面---“水灵灵的大眼睛”“白里透红的脸”。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写这次作文之前做了两项小训练:
训练一:一天上课,我突然把成绩好的兰星星叫到教室外面,全班同学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知道孩子们都误会了我的做法,就笑着对大家说:“大家不要紧张,我让兰星星去外面是考考你们的眼力。你们都非常熟悉兰星星同学,但她今天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她现在的神态怎样?”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都不敢举手发言。过了一会,我再把兰星星叫进来,让她站在讲台上,请大家仔细观察她的外貌。然后叫同学们先用手语口述,最后要求他们写成片段。
训练二:一天,我把同事家的一个小女孩抱进教室。开始她很害羞地偎依在我的怀里,我就拿了几颗糖给她,并有意引导她和我对话,而且一边用手语把对话内容翻译出来。这样一来就把同学们的兴趣激起来了。我问这小女孩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叫什么名字,多大了,长大了要做什么等等。小女孩都一一做了回答,当她说到“长大我也要当老师”时,竟获得全班同学的掌声。接着我要求同学们把小女孩的外貌、神态和同我的对话先用手语说一说,再写下来。这样一来,消除了他们作文时的乏味和沉闷之感,写出的作文比平时容易多了。
3.指导聋生抓住素材,勤于动笔
聋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性差,他们不善于积累素材,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头脑中的形象和概念编码成文字符号,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从身边的小事写起,把自己看到的,接触到的人、事、物、景及自己的想法随时用日记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收集的写作素材便会逐渐增多,等见到一个新的作文题和内容时,只需稍加整理一下便能合理运用了。
4.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聋生有内容可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发现聋生在写作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没有东西可写,或写事情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写不通顺,导致他们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的产生。这是由于聋哑学生生活范围比较狭小,阅历浅,实践少,所以写作文时常常会感到材料贫乏。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就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心胸,张扬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树立生活情景中作文教学的理念。
5.学习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引导聋生从仿写课文入手,学习写作上的一些技巧。聋生在模仿范文的过程中可以在文章的思路、文章结构、写作方法以及遣词造句等方面都得以启示和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篇作文的形成离不开恰当的语言文字和巧妙的结构安排,聋生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存在十分明显的不足,因而常常写出流水帐似的作文。写作技巧的掌握,将是聋生写出一篇好文章的重要保证。对于写得好的作文,要求在班上朗读,并让大家分析好在哪里,然后拿出自己写的作文来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而对于那些作文困难的学生,哪怕只是写出一个好句子,我们也要给予表扬,甚至给予物质奖励,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乐于去写,喜欢去写。
总之,如何突破聋校语文知识教学是摆在广大聋校教师面前一项艰巨而有具有深远意义的任务。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并提高聋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多动动脑子想想办法,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探索与耕耘,希望就会在前方,就一定会走出聋校语文知识教学的困境,探索到一条聋校语文知识教学的突围之路!
参考文献:
[1] 季佩玉,李宏泰.聋校语文教学200问.华夏出版社.1994.北京
[2] 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0
[3] 彭兴顺.做卓越的教师.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