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怎么办?家长在孩子的不同阶段要给予这些帮助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恐惧心理,而如果家长放任孩子的这种心理,就可能会对孩子未来的生活造成影响。那如果孩子产生了对一些事物的恐惧,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进行克服呢?

一、孩子害怕的常见类型

调查资料表明: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则有7种以上的害怕。害怕和恐惧的心理,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一种心理疾患。

常见的孩子的“害怕”有三种类型:

1、自然界中的打雷、怕鞭炮声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心理阴影;有的孩子怕影子、怕黑;怕动物。

2、社会恐惧如怕上学、怕考试、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坏人、怕走丢、怕警察。

3、社交恐惧如怕说话、怕陌生人。

针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些不同的恐惧心理,于家长而言,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助自己的孩子克服这些不同恐惧心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二、不同阶段的解决方法

0~1岁对具体的刺激产生恐惧,比如噪声。这个时期婴儿听觉较为敏感。解决方法: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避免强化噪音。

1~2岁与抚育者分离产生恐惧,孩子对带养人的依赖性非常强,应尝试逐步分离。解决方法:家长一定要保证在许诺的时间回来,以减轻孩子的不安全感。

2~6岁对想象出来的东西或未知情况下的预想产生恐惧,比如强盗、黑暗等。4岁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这个时期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想象力也丰富起来,但又缺乏足够的认知。解决办法: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尽量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让他们不害怕这些未知的恐惧。

6~12岁对学校、抢劫、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等产生恐惧,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并由于父母对学习的过分关注而出现对成绩的焦虑。解决办法:父母可在行动上缓解孩子的恐惧,认真倾听孩子的害怕,及时保护孩子。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害怕的心理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及时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如果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也应该及时求助心理老师,及时减轻孩子的心理痛苦。不要以为长大了就好了,一种恐惧维持了几十年只能更加根深蒂固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