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世外桃源般的福安潭头康源自然村

近日走进

世外桃源般的福安潭头康源自然村

近日应朋友之约,我们初次走进世外桃源般的我市潭头镇康源自然村,领略了那里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福建省生态村文化和李氏宗祠文化的内涵:

康源村是潭头镇所在地潭头村的下属自然村,位于镇区不到两公里的山上。据悉,该村是唐代名将卫国公李靖后裔的聚居地,由于开基先祖迁居此地较早,因而在当地流传“先有康源,后有潭头”之说。来到村前,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生态村和福建省传统村落的名片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回头远望,福安的母亲河“交溪”就在眼前,山下就是潭头镇区,近处山坳中的层层梯田沥沥在目:

据说李氏先祖迁居来此,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唐朝李靖后裔入闽之后辗转各地寻找安居乐业之地,其中廿一世祖仕云公一支,曾暂栖附近溪边傍水而居,但苦于连年洪水泛滥成灾,田园毁损欠收,房屋倒塌难安,早有另择吉地安居之意:

某年腊月农闲季的一天,李家置耕牛于山上自由吃草未归。当晚下雪,主人次日出门寻找。他们寻至山间,发现牛在仅有的一片无雪处吃草,顿觉此处必是风水宝地,便率家眷搬迁至此开基定居。从乡贤提供的下图中不难推测,康源李氏始祖应早于大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就到此安居乐业,至今已有560多年历史:

我们来到村口,一条利用山体建成的长廊,在无言中向我们展示着康源村历史上的旧八景和目前的新八景风光,新旧八景相得益彰,是康源成为省级生态乡村的独特样榜:

康源村旧八景:据该村《李氏宗谱》载,古时康源有马山初日,龙井晚烟、涧水鸣琴、岩林漏月、两刹依山、一桥隐谷、田启砚池和石排笔架:

康源村新增的八景是:天王宗祠、龙凤双虹、东湖朝晖、南野夕照、桃李方圆、雪海芙蓉、蝙蝠朝圣和玉女撒珠:

我们开始逛村貌,省略文字请看图:

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城镇化,虽然村里的年轻人多在外就业和发展,村里的常住人口不多,但在李康增等乡贤们的热心带头下,康源村的环境旧貌换新颜,这个古村落正焕发着青春,村民们正在努力做好康源村的三大文化名片。

一、中国传统村落文化

在笔者的认知中,传统村落文化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有悠久的村落历史、保存较好的人文遗产、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历史遗物和遗址等,而康源村在这方面确实都具备。我们在乡贤李康增和李新建等带领下,在村里看到了一些该村的历史物证,有些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的:

参观“中国传统村落康源记忆馆”:

参观李新建老人家个人的收藏品:

康源村前建于光绪年间的古廊桥:

位于村后山上开基始祖的旧遗址:

村后开基始祖种下的风水树鹿枫:

康源李氏完整的族谱被国家收藏:

浓厚的古村落风貌、琳琅满目的历史遗物和悠久的人文传承,造就了康源村“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名片,这里的历史还有待继续挖掘和发现。

二、福建省生态村文化

康源村不仅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而且还是个“默默无蚊”的地方。相传古时候的夏夜,常有大蝙蝠从附近林中飞至村里,村中无蚊子。村民们曾看到涧边奇石状如蝙蝠,一时传为美谈。蝠者,福也!村民视为祥瑞之物,后将其石安置于村中祠堂边,祈盼风调雨顺,五福临门:

据了解,近年来由该村李康增、李达、李锦华、李华、李锦龙、李祖堂、李锋、李兴铃、李育清、李森华、李炜烽等11位乡亲发起,27位村民自愿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入股,总额达100万元的“福安市康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已于2018年4月26日注册成立,并组建了董事会。

该公司因地制宜,在本村境内的绿色生态上运作,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项目有:天王泉酿原浆酒业、竹林种竹酒、小龙虾养殖基地、竹木林养殖鸡鹅鸭和寓教于乐的康旅基地等:

公司在本村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争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力争将本村打造成一个名符其实的省级生态村。

三、李氏宗祠文化

祠堂文化是中国广大农村文化的基石,每个乡村的主姓氏,一般都有本姓氏的宗祠。康源李氏也一样,作为历史名将唐卫国公李靖后裔的康源村,几乎全姓李,因此这里的李氏宗祠,其宗族文化更显得的浓厚而深远:

1、康源李氏孝道文化: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为记住乡愁,留住乡情,常态化传承“八德”和“二十四孝”文化,走进该村李氏宗祠里,这里洋溢着孝道文化的深厚氛围:

2、正月初三集体寿宴:康源村还建有一个“李氏众厅”,其主要功能除了族亲议事外,该村每年正月初三,还在众厅举办廉洁的全村李氏集体寿星节,让子孙后代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健康长寿,传承中华优秀的孝道文化:

3、正月十六做福习俗:

4、每年金秋助学活动:康源村李祠从2009年开始,开展资助康源李氏天王学子活动。2011年设立“天王学子奖励基金”至2019年,共资助了金榜题名的康源李氏“天王学子”85名,其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已达76名,此项公益活动还将继续:

康源村的历史和故事还很多,限于时间,此行暂别康源村,后续的故事有待继续。

由乡贤提供的康源村图片

航拍图

在康源村随拍的雨后溪流

短视频

《全景福安》——潭头村

福安电视台

愿康源村的未来更美好!

(0)

相关推荐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固东镇和平村

    腾冲村落巡礼(三)--固东镇和平村 本栏目稿件均由保山市规划局提供 和平村位于腾冲县固东镇南面,距镇政府8公里,东邻甸苴村.南接顺利村.西靠马站乡.北依新河村,南面毗邻腾冲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中顺 ...

  • 各地李氏宗祠合集(一)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冷水镇神下村 李氏宗祠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 李氏火德公宗祠

  • 美文赏析丨白塘秋水远连天

    白塘秋水远连天 文丨李海 幼年时每逢清明冬至随祖父扫墓,祖父都会指着祖先坟茔墓碑上的文字,告诉我"我们是白塘李,根来自涵江白塘".后来在莆求学也曾听过"白塘秋水远连天,沙 ...

  • 建德市方姓村落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上吴方村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梅城镇姜山村唐家自然村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乾潭镇方家村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乾潭镇梓洲村潘岭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寿昌镇高田畈村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下 ...

  • 【姓氏文化】兰江张氏三阜之椒阜衍派村落分布

    兰江张氏三阜之椒阜衍派村落分布情况如下: 一世,鞭公,唐明宗长兴元年﹙930﹚由湖州乌程县奇阜乡隐迁兰溪之深﹙今黄湓﹚,为兰江张氏三阜始祖. 四世,京公,字季华,椒阜始祖,居张公村. 十世,願公长子甫 ...

  • 【长安村落】——王寺街道七渠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是王寺街道最北边的村子,分南七渠.北七渠和三家庄3个自然村.240户.1000多人,1100多亩地. 本名"漆渠村",初建于唐 ...

  • 李氏村落-永嘉县苍坡村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苍坡村

  • 各地李氏宗祠合集(二)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夏庄村 李氏宗祠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和顺古镇水碓村 李氏宗祠

  • 福安潭头有“李”走遍天下,还需您的助力

    福安潭头 有"李"走遍天下,还需您的助力 福安市交溪上游的潭头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的果中珍品--芙蓉李,品质特性备受世人青睐.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潭 ...

  • 途经福安潭头枢洋村,探寻村后山顶的秘密

    探寻福安潭头枢洋村村后山顶的秘密 福安潭头镇枢洋村,位于104国道边上约三公里的山上,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可直达村里.全村三百多户.一千多人口,是"福建省生态村"和"福建省美 ...

  • 福安潭头东升红柿景,最富诗情画意很暖心

    福安潭头东升村,诗情画意柿子红 记得去年也是深秋这时候,笔者在当地网友小林的陪同下,去过一次福安潭头镇的东升村,回来后写了一篇游记<福安潭头东升村那片秋色>.那山坡上茶园中熟透的红柿子,象 ...

  • 福安潭头甲峰山,满山柿红菊花黄……

    福安潭头甲峰山,满山柿红菊花黄 微友袁新文昨天通报并邀约:福安潭头甲峰山,满山柿红菊花黄,明天是我的金丝皇菊园开采的第一天,快来看看吧! 又是一个凌晨五点出发,一路北上.经过渔家洋,梦中的人们还没醒来 ...

  • 福安潭头东升至社口沙溪一线那片秋色

    福安潭头东升至社口沙溪那片秋色 春华秋实,天高气爽,温度适宜.秋天,是一年中最宜欣赏丰收景象的季节.据福安潭头东升村的微友小林介绍,该村盛产柿子,目前村里的柿子熟了,红彤彤的挂满了枝头,还有山上那一片 ...

  • 福安潭头西洋境齐天大圣宫走访心得

    福安潭头西洋境齐天大圣宫走访心得 潭头西洋境"齐天大圣宫"位于潭头水库大坝北约1公里的104国道边山上,一条水泥路,可直达西洋境村前的"齐天大圣宫".这里,空气 ...

  • 福安潭头走单骑,西坑不坑虎岩奇!

    福安潭头走单骑,西坑不坑虎岩奇 (手机随拍) 近日天气如预报一样精准,淅淅沥沥的一夜雨到七点说停就停,只是我之前对天气预报不太信任,直到天上映出一片阳光才去收拾行装,因此到九时后才出发.不过,今天天气 ...

  • 福安潭头枢洋村逛逛,原来这里真好看!

    福安潭头枢洋村原来如此美丽 福安城区一路往北,沿着104国道十几公里,便看到了福安人都熟悉的潭头境内那个发电站.忽见公路右边有个村庄路标,直接水泥路上山.这里,可以看到沈海高速复线公路穿境而过,高架象 ...

  • 近日福安北部行之四——潭头龙井坑

    近日福安北部行之四--潭头龙井坑 大前天下午,我们从潭头下洋村领略秋收田园金灿灿的稻浪风景后,沿着武陵溪边的公路步入返程,并顺便走访了路边山上的龙井坑景区. 龙井坑自然村,村落不大,户籍人口也仅百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