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县衙的楹联

榆次县衙的楹联

朝堂看故宫,县衙看榆次。提起古代衙门,我们都很熟悉的“击鼓鸣冤”“三堂会审”的情景。但要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到榆次县衙逛逛确是不错的选择。

榆次县衙坐落在榆次老街上。俗话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榆次县衙自然也是坐落在街北,大门面南而开。首先看到的是临街屹立的牌坊,正中主牌坊为四柱三间式,四根云纹雕饰大石柱安放在一米多高的草白玉石须弥座上,柱前后抱柱石、石鼓、石狮;门头匾额“民具尔瞻”非常醒目,左右四门眉题 “正风、敦仁、崇礼、尚俭”。两侧各有一个简洁的两柱一门式配坊,坊顶柱头之上,均有一只向南张望的石狮。作为整个建筑组群的序幕,县衙牌坊给人一种庄严雄伟之感。

榆次县衙有“晋藩首辅”之名,始建于宋朝,建筑风格是中轴对称,六进六出,左文右武,前堂后寝。建有五堂二十六个院落,占地二万多平方米,房舍四百余间。古代县衙规置多是四径三堂,而榆次县衙有六径五堂。原因是宋初灭北汉之际(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认为晋阳屡出“真命天子”,有“王者之气”,故以火烧水淹,摧毁晋阳古城(位于今太原晋源区境内),将并州府迁到了榆次,榆次县衙也就升到了州府衙门的规置,有“三晋第一署“之称”。 榆次县衙经过历代修葺,集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之大成。其间牌楼、牌坊、厅、堂、廊、轩、楼、阁,众多的建筑形式精彩纷呈、生动古朴;砖雕、木雕、石雕等古典建筑的艺术构件刻工精细、为数极多;五堂、六房、县丞院、钱税院、牢房院,土地祠、侯祠、衙神庙、狱神庙、马王庙、思凤楼等行政管理、文化生活、神庙祭祀系统功能齐全、价值很高。整个县衙建筑群是传统王权与神权、封建礼制、古建艺术、乡土特色和官制变迁的实物标本,堪称中国封建社会县级政权衙门的历史见证。

但叫我最感兴趣的是衙内随处可见的各种楹联和匾额,讲述了中国古代理想的为官之道和做官操守,去年10月16日到此发现了这些楹联,感受很深,但因集体行动时间有限,没能细细品味,意犹未尽。今年4月9日再次造访,大部分拍照下来,回来后详细琢磨,受益匪浅,现表达出来与大家共勉。

走近县衙大门就见门柱楹联“居官当思尽其天职,为政尤贵合乎民心。”这是要求县衙官员精心干好本职工作,干事要符合民心。这和我们现代对官员的要求没啥大差别啊!

穿过大门,来到第二进庭院。二进庭院很宽阔,甬道中间立着一道石排坊。额题“廉生威”,两边柱上刻着:大其牖 ,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背面题“公生明”。这道石坊称为“戒石坊”。牌坊后两侧,各立有一块“戒石”碑。庭院两侧有六房。六房是明清时代州县衙门下设的六个办公机构,相当我们现在县市一级的各局。左侧三房:吏、户、礼,右侧三房:兵、刑、工。其中,吏房负责下属官吏的任免、考绩和升降;户房负责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房负责典礼、科举、教育等;兵房负责军政;刑房负责司法、诉讼等;工房负责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州县六房对应于中央的六部。有趣的是这六房门柱都有楹联,凝括了本房的工作性质与操守。

刑房楹联: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

吏房楹联: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

户房楹联:造户量田唯勤唯爱,征赋理财亦谨亦公。

礼房楹联:兴学崇贤理智教化,隆礼制典仁义规绳。

兵房楹联:厉兵秣马常备不懈,枕戈待旦防患未然。

工房楹联:修路开渠造福乡梓,鸠宫选料营建明堂。

看后浮想联翩:古代封建社会对官员的要求并不错呀,处处都是秉公办事,要求也很规范,如果真按此行动,老百姓不可不拥护,可封建王朝总最后被人民推翻,可见有好的规定并不遵守,再好的条文也是空谈。

戒石坊正面,就是县衙的大堂---牧爱堂。 大堂是榆次县衙的中心建筑,月台承载,石栏维护,面阔五楹,进深三间,前有三间抱厦;檐下挂有横匾“牧爱堂”, 蕴含着施爱于民的仁政主张。大堂是县官处理政务、升堂亲事以及举行各种礼仪庆典和公堂审案的地方。大堂前有两副楹联: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另一幅楹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须克己守廉正。

看,说的多好!古代封建官员都知道当官是靠人民养活就要勤俭、廉正为人民办事。这不也是给我们现代官员以深刻的对照吗?

大堂后面县衙是二堂也叫二公堂。二堂为县官调节审理轻小案件或涉及不宜公开的民事案件和夜晚召集下属议事的地方之处。二堂面阔三间,规模比起大堂来,就要小得多了,但该堂虽小,但胜在精致。堂檐下的横匾题着“悬鉴涵冰”,四个字雄浑苍劲,极为美观。

堂前石柱上楹联:

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尤悔; 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意在告诫官员踏实做事,不要因循守旧,应该改革创新,对当下很有借鉴意义。

         二堂之后是三堂。三堂是知县日常办公,批示公文,用印划签的地方,俗称“签押房”。三堂很小,面阔三间,檐下挂“恭敬惠养”牌匾,左右各挂一盏白灯笼,上写一个“警”字。 堂前楹联:           要办事,莫生事,要任怨,莫敛怨; 

可兴利,毋近利,可急功,毋喜功。

这是提醒任劳任怨办事,不要好大喜功,贪图名利。

            三堂后面是一过道,过道正中有一院门,门前蹲着两只小石狮子,院门两侧的砖墙上刻有精美的砖雕,还有一副砖雕的楹联: 光前须种书中粟;裕后还耕心上田。 院门上方有一牌匾,写“雍和”两字,门前楹柱上楹联:

治赋有常经,勿施小恩忘大体

驭官无别法,但存公道去私情。 内宅门内也有楹联:

清心以尽心,意外升沉皆定数;

办事勿多事,个中界限要分明。

这座小院门就是内宅门,是县衙前堂后寝的分界。在内宅们外,左右两侧有几个小院子,分别是典史院,主簿院,县丞院和钱粮院。是县衙下属官员或师爷办公的地方。各个小院不大,两三间平房,但每间房前都有楹联。 县丞院楹联:

既然穿吏服,心要忧国忧民;

纵使卖番薯,称须足斤足两。

主簙院楹联:

举要理繁务先大体, 鸿风懿采瞻彼前修。

钱税院楹联:

开源节流裕充国课; 量入为出利达乡黎。

巡捕厅楹联:

成于思,毁于随,吾所惕之;

约诸人,周诸己,君其勉之。

接着进 四堂--思补堂,进入内宅门,就到了县太爷一家生活起居的地方了,包括四堂,五堂和东西两套小院。迈进院门,是一传统的四合院,有正房和东西厢房,正房是四堂,面阔五间。四堂名“思补堂”,是知县的书房和卧室。檐下挂“思补堂” 匾额,门前楹柱上楹联: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现在屋内有一康熙皇帝的蜡像,再现了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7月,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到榆次县衙,并下榻在四堂的历史场景。康熙还写下:“剧暑悲难渡;清秋喜却回”对联赐与时任县令祖良才。这联也成为榆次县衙的镇衙之宝。

四堂还有几副楹联也耐人寻味:

清心以尽心,意外升沉皆定数;

办事勿多事,个中界限要分明。

五堂叫“冰雪堂”,是县衙第六进院落中的主体建筑,也是衙署中最深的一处。五堂是一座一开五楹两层楼榭,木楼雕花,极为精致。这是知县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下层门前出檐,檐下也有横匾,题曰“冰雪堂”。二楼檐下挂着横匾,题“槐月轩”。门柱上的楹联是:

堂上一官称父母,莫言当官易,要广施父母之恩典;

眼前百姓即儿孙,应知为民难,须多照儿孙以福星。

这要求知县做百姓父母官,将百姓当做自己的儿孙对待,但却做好不易。以前听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说做了三年官就贪污受贿了10万两银子,搜刮百姓,中饱私囊,如果按着楹联上说的去做,哪能出这样的贪官污吏。

县衙里的建筑上还有些有趣的楹联,比如马神庙是祀祭马王神的神庙,楹联是:

房驷腾辉周凤驾;骅骝献瑞冀空群。

衙神庙是祀祭衙署之神皋陶的神庙。皋陶是虞舜时期的最高法官,是中国刑法的创始人,楹联:

刑而不虐为庙,树万代人理;造狱决断于衙,立千载神明。

牢神庙是祀祭牢神的庙堂,狱神堂中的牢神是明代人亚烬,是杂神中最年轻的神。牢神庙建在牢狱内,罪犯刚押入狱中时,或判刑后起解赴刑前,都要祭一下牢神。 狱神堂上楹联:

         触法即欺天,十恶不赦; 悔过是回头,一体宽容。 

心田坦坦,宜种德,莫负心; 天网恢恢,易造孽,难欺天。

酂侯祠供奉的是西汉丞相萧何,楹联:

策马追贤留佳话; 运智安邦著德馨。

酂侯祠前还有一座戏台,称为“音飞白雪”;戏台台柱有副对联:

人情到底好排场,耀武扬威,任尔放开眉眼做;

世事原来多假局,装模作样,惟吾踏实脚跟看。

从榆次县衙出来,一直回味着这些楹联的内容,不禁感慨万分: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近三千年,封建王朝的官员也统治了百姓几千年,榆次县衙是封建王朝的统治机关,里面的官员代表着封建阶级管理国家百姓,可从楹联内容看封建王朝也要求它的管理者们当官为民,勤政廉正,并铭刻在办公地点的显要处以便随时遵循照办,但终究也没能叫封建制度延续,封建王朝最终还是被人民推翻了。所以说任何制度制定的再好,写在纸上,刻在墙上,但如不遵守也是白搭。如今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有更先进的管理制度,提倡“为人民服务”,要彻底清除封建社会的余毒,根除贪污受贿,更加严厉的惩办贪官污吏,希望这些能彻底落实。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都教育当官为民,清正廉洁,我们比封建制度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应更能办到,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榆次县衙里的楹联不但是中国文化的传承精髓,也是我们现在行为的参考,也值得好好学习宣传运用。

发布于 2019-05-05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

  • 保存着“三晋第一署”县衙门的榆次老城

           1.山西榆次老城内的县衙 榆次老城位于山西晋中,古称凤城.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榆次城郭,隋开皇二年(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老城,迄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原来"周五里.高三 ...

  • 江西浮梁古县衙

    10月18日,我们来到江西浮梁古县衙游玩,参观了这座保存完好的古县衙,实现了时光的穿越,仿佛听到了古代百姓申冤的击鼓声和看到了古代官员升堂的场景.大家还参与了县官升堂审案的表演活动,给旅游增添了不少乐 ...

  • 保存最完整的古县衙

    前言 开启南阳之旅,体味厚重的历史文... 河南旅游,按照计划走到了第8个城市南阳,卧牛苍苍.丹水泱泱,诸葛孔明的故乡,东汉刘秀起兵的地方,更是今天南水北调的起点,历史文化深厚.人文气息浓厚,预计停留 ...

  • 全球最精美的100处古建筑之一竟然藏在鲜为人知的榆次老城!

    第 48 期 榆次老城 文.图/V戈儿 山西晋中市四大古城 平遥古城.榆次老城.祁县老城.太谷老城 其中勉强能和平遥比肩的 就是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东大街入口 ▼ 战国时期,史书就有榆次城郭记载 榆次老 ...

  • 古代县衙的楹联文化【作者:梁博】

    古代县衙的楹联文化 作者:梁博 摘要: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如今,县衙楹联都闪烁着它独特的光芒.在历史悠久的县衙文化中,楹联文化是重要的构成因素.衙门是封建社会各级政府所在地,是官场和权力的象征.古代的 ...

  • 山西晋中榆次县衙

    山西晋中榆次县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老城景区内.榆次县衙占地2万平方米,始建于宋朝,历史上曾建有5堂26个院落.北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毁晋阳城,把并州州署迁到了榆次.后来并州州署改作县衙,所以榆次的县 ...

  • 榆次的古县衙

            榆次的古县衙      博陵  "朝堂看故宫,县衙看榆次."始建于宋代.占地两万多平米的榆次县衙据说是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县级衙署,成为榆次老城的一个重要 ...

  • 联中意蕴深,品读三副县衙楹联

    每天读国学 01-15 09:53 凡古代衙署皆有对联,不仅为衙署增添文化气息,也表达了为官执政的理念. 二十八里封疆,不下堂而治,无踰絜矩之方: 三千余载遗黎,由直道而行,敢辍胜予之懼. 这是周翼龙 ...

  • 游济南兴福文化会客厅之楹联文化广场

    辛丑暮春孟夏之交,偕冠者童子各三五人,同游济南槐荫区兴福古寺.于红墙绿树之间,步入"兴福文化会客厅·楹联文化广场". 忽逢一凉亭,上镌佳联二十许,书写亦精甚.细辨之,乃去岁兴福街道 ...

  • 赵之谦楹联欣赏

    赵之谦,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早期的楷书学颜用功极深,在其<章安杂说>中记道:"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日书五百字."后转习北碑石刻,转居京城后楷书风格骤 ...

  • 也说楹联用典艺术

    吴岱宝,笔名,文野斋主,男,生于六十年代,陕西宝鸡人,高级教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理事,香港诗词学会会员,宝鸡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宝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陈仓区楹联诗词学会会长.<陈仓 ...

  • 逸聊辛丑五月之如何撰写名胜古迹楹联

    万宇忠之如何撰写名胜古迹楹联 今天承蒙唐兄的邀请,到逸社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老师实在是不敢当,为大家互通一下联和诗之间的一个相通的地方,也有些不同的地方,所以今天的课程比较特殊,也比较有意思.希望大家能 ...

  • 追踪榆次古迹——王湖旧街上的古建筑

    地处古京陕官道要冲的王湖旧街上,曾分布着常兴寺.南北阁.老爷庙.烈女赵二姑牌坊等多处古建筑.古老的王湖村落随着旧村改造而消失了,但这些古建筑的变迁故事,依然会随着王湖人的记忆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