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静听花开
【教育随笔】静听花开
张红梅
蒲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从来不曾理解幸福是什么,直到走进特教学校,认识了这群特别的孩子。看着孩子的单纯、善良、无助,泪水无数次浸湿了我的脸庞。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进步、蜕变,欣喜之情又常萦绕于我的心头。都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在特教这座美丽的花园之中,我以师爱的情怀,努力呵护着我特别的花,期待我米粒般弱小的花儿能傲然盛放。
记得16年的9月,学校第一批学生入校上学了。我们班上有个听障孩子,名叫小伟。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只有他和奶奶相依为命。得知学校招生的消息,孩子的奶奶特别高兴,开学那天,一大早就带着孩子来学校报到。可是,从没离开过家的小伟显得情绪低落,一直趴在桌子上默默流泪,不肯和别的孩子交流。我几次走到他跟前,意欲安慰他一下,可他总是摆摆手,意思是让我别打扰他。接连几天都是如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节语文课上,我教完生字后,巩固练习,叫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所学生字。当我的目光与他相遇,我看到了孩子眼睛里闪烁着犹豫。我猜想,他也许会写今天所学的生字,只是有些胆怯,看得出来孩子在举手与不举手之间举棋不定。为了确定自己的这一想法,我点名让小伟上黑板来写,并示意他走上前来。在几经鼓励之后,他终于离开座位,慢吞吞地走上讲台,用粉笔写下了所学的一个生字。真没想到,他的书写工整美观,完全不像一个初学写字的孩子写的。我当即对他的书写进行了点评,带动全班同学一起为他鼓掌,为他喝彩。得到赞许的小伟眼睛里瞬间透露出几分欣喜,还有一丝自豪。也许,我找到了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此后的几节课上,我试探着、鼓励着小伟上黑板写字,同学们也很配合的为小伟鼓掌,为他叫好。两三周以后,小伟变了!上课时变得更加专注了,举手的次数明显增多了,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呵!这一刻,身为老师的我多么开心!课间休息时,别的同学都去教室外面玩,只有小伟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写字、画画。我便坐在他身边,指导他写字,陪他画画,并引导他加入同学们中间,参与课间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的,小伟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脸上露出了笑容,融入了学校这个大集体之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如今,小伟是我们学校烹饪兴趣班的佼佼者,是我们学校篮球操表演队伍里最棒的队员。生活技能大赛上,小伟叠的被子、整理的床铺总会博得大家的啧啧赞叹,趣味运动会上,小伟总会以自己出色的表现获得几项冠军。花儿绽开了笑脸,园丁怎能不开心?
学生小雪是班里最小的孩子。初初遇见她,我颇有些忐忑,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孩子。毕竟,我接触特殊儿童、加入特教事业才刚刚几个月,对特殊儿童的认知、心理、行为知之甚少。早操时,她不听指令到处乱跑,追得我满头大汗。好不容易追上她了,她又躺在地上不肯起来,怎么拉也拉不动;课堂上,她时而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时而脱下鞋子脚蹬桌子,时而用力拍桌子,没有一刻安静下来。无奈之余,我只得求助特教专业毕业的班主任古老师,学习对于此类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策略。并与孩子的妈妈交流,了解孩子平日的兴趣爱好等。在古老师的尽心指导下,在孩子妈妈的鼎力配合下,我渐渐找到了教育小雪的一些方法。早操时,我牵着她的小手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竭力不让她挣脱,久而久之她就养成了习惯,能在我的督促之下跟在队伍后面跑步。课堂上,我一开始用积木、玩具小车等吸引她的注意力,使她保持安静;再后来,我就给她发本子、铅笔等,让她随意乱写,直到她完全适应课堂,不再肆意乱跑。课间十分钟,小雪一开始是由妈妈陪同上厕所的。后来,我试着引导她脱离妈妈的陪同独立上厕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只需给她指一下卫生间的方向,她就可以自己去上厕所了。妈妈轻松了,孩子成长了!只是小雪爱脱鞋子的问题怎么也纠正不了。没办法,我就时常帮她穿鞋子、系鞋带,也训练孩子自己穿鞋子、系鞋带。尽管到目前为止她还不会系鞋带,但我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终有一天,小雪会自己系鞋带的。孩子流口水了,我会帮她擦掉;头发乱了,我会帮她捋一捋扎起来。也许是这些点滴的陪伴使孩子特别乐于亲近我。每天早晨上学时,她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打招呼,亲切的唤我“妈妈”,这是她不多的词汇中的一个;课间活动时,她也常常抱着篮球找我与她一起传递篮球玩;下午放学后,走到校门口,她会挥动小手,甜甜的道一声“拜拜”。三年时光,一晃而过。我的小雪长高了,变漂亮了,也更懂事了。花儿成长了,园丁怎能不欣慰?
寒来暑往,我的花儿在历练中成长,在磨砺中坚强。昨日的无拘无束、肆意撒欢已渐然远去。早操的队伍越来越整齐了,吟诵的古诗越来越流利了,脚步越来越稳健了,表达越来越清晰了,衣服越来越干净了。阳春三月,我们牵手漫步紫荆公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歌雀跃;初夏五月,我们手捧圣洁的康乃馨,把挚爱与祝福献给含泪奔跑的母亲;金秋十月,我们走进城南广场,以稚拙的小手让垃圾回归,让广场靓丽……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除了做好在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还需担负一定的送教上门工作。三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深入各个乡村,走进重度残疾儿童家中,从认知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训练,竭力使孩子能有所进步。学生小博今年十四岁,因肢体残疾上到小学二年级就不能去普通学校学习。酷爱学习的他只好每天拿着妹妹的书读一读,写一写。针对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便从二年级的知识入手,制定了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过程。每次去送教,孩子都特别开心,认真听课。从古诗诵读到看图识字再到加减乘除,孩子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畅享着攀登知识高峰的愉悦,他的小脸因兴奋而显得通红,他的小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是如此惬意的享受获得新知的幸福!一个小时的课程总是觉得太匆匆,每次上课结束时,孩子都意犹未尽,恳求我再多上一会课。看着孩子期渴的眼神,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无奈之余,只得和家长交流,希望家长能在农忙之余,抽出时间辅导孩子。并给孩子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他按时完成作业,以便下次送教时检查。三年多的送教,孩子认识的字明显增多了,会写简单的句子了,能够计算家里简单的日常开支了。因而自信了许多,一改以往的腼腆、羞涩、自卑。他常常打电话来汇报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并急切地期待着我们再去上课。看到孩子的进步、成长、变化,想到孩子每日的翘首以盼,顿时感到肩上沉甸甸的。
可爱的人啊
家,本是温馨的港湾,可你无法想象当一家三口全是残疾,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家?母亲,本是孩子童年最亲昵的依偎,可你无法想象一个智障的母亲,会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学生小芳是个十四岁的女孩,重度智力残疾。家中三口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智障。房子是政府帮助修建的,但是因为母女俩都是智障,房子乱作一团,满地狼藉。每次去小芳家送教,都得做好心理准备,不知道她们母女俩会把家里折腾成什么样。见到小芳时,她头发蓬乱,显然是好几天没洗过脸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小芳比较听话,我便让她自己拿来脸盆,毛巾,自己接水、洗脸、洗手。经过一番梳洗,小芳顿时换了个样,让人顿生几分爱怜与同情。也许,即便小芳智力有障碍,如若没有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能够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会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母亲的智障,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已是无力挽回之事。身为送教老师的我,只能尽己所能,教给孩子一些生活自理的能力,并督促孩子每天能把自己收拾的干净一些,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只是,每月一至两次的送教,每次一小时的课程,何其有限。我们能做的微不足道,能给予孩子的少之又少,唯有以持之以恒的信念带动孩子及其家人在逆境中自强,在风雨中坚挺,守望属于自己的幸福。
花开本无声,我在静心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健康的活着已经难能可贵,接纳、关爱、陪伴、给予、坚守……尽师者之责任,惟愿我天使般可爱、友善、真诚的孩子们能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