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两汉四百年5
六、天下景从的造反行为
为什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扯旗造反成功以后,天下景从?
是陈胜吴广名声煊赫,手段了得?
《左传》上有一句话,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秦始皇是怎么统一六国的?靠的当然是虎狼之师。
六国军队在秦军面前不堪一击。
秦始皇后来统治天下,靠的是秦律,法令严苛,老百姓动辄获罪,又是什么能让他们在十几年里保持服从呢?
靠的也是对秦国朝廷的畏惧,畏惧是害怕他的武力,而非其他。
等到陈胜吴广两个普通人,带着一群连武器都没有的戍卒们,拿着竹竿子做武器,居然能让地方糜烂,什么战无不胜的秦军居然不存在。
以武力震慑天下施行高压政策的秦王朝的权威,就此在老百姓心目中轰然坍塌。既然如此,大家都见识了武力能如何欺负人,那么等到看到秦王朝的武力值垮台,大家就组织起来用武力来搞一下秦朝的官吏呗。
于是各地纷纷开展杀官员,推翻原有统治的活动。
其实秦灭六国远远不像异族入侵那样残酷。
战国七雄的贵族们叫诸夏,本来就有彼此之间通婚的习惯。
你们也别因为看了《大秦帝国》就被军功爵制度给搞得晕乎乎的,其实,平民获得爵位是有天花板的,贵族们获得军功爵都有快车道。
比如说战国第一战神白起,压根就不是YY小说里说的所谓的野人的儿子,人家其实是当时跟伍子胥出逃楚国的太子建的后裔,正经八百的楚国贵族。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才会跟宣太后、魏冉交好,大家都是楚国贵族出身,本来就有抱团的基础。
六国的贵族们在秦庭效力的多不胜数,彼此之间颇多瓜葛,所以当年秦始皇灭六国对庞大的六国贵族阶层根本没好好下手清洗过。
所以刺头项梁,项燕的儿子,被关到秦朝大牢里,居然可以通过友人,拐几道弯,最后被搭救出来。
当然,这些贵族们以前享有的种种特权是没有了,一些人即便加入到秦朝的官吏系统里,也不得不在严苛的秦律下,战战兢兢的讨生活,哪里有从前的日子快活?
如果说,秦朝的覆亡是因为六国贵族的阴谋,这也是扯淡。
阴谋什么时候都有人在背地里搞,但国家被阴谋一撺掇,就灭亡了,这就是王朝本身弊病太深,外面看还好,一遇到风吹草动就倒了。
我一直认为,秦始皇死后,胡亥在民间加急征发了70万人修皇陵才是引发一切阴谋串联的因。
陈胜吴广之流,看到了因为大修秦陵而导致地方空虚,才会趁机首先起来造反。
好比十几年前的乡村,一村的青壮年都跑出去打工了,引得一些地方上的坏人就开始动心思了,基层黑恶势力开始冒头。
六国贵族们之所以能充当动乱的组织者,因为他们往往都还能凭着身份,靠着家产,在地方上享有一点超越于普通人的特权,这等人反而能躲过一波波的徭役,非但自己能躲过去,连自家豢养的家人奴仆宾客之流的都还在。
他们在民间根深蒂固的地位是秦王朝十几年的统治所不能摧毁的。
他们本身就已经具备地方黑恶势力的条件,一等到时机到来,立刻就开始翻腾起来了。
陈胜吴广是火种,他们就是火油,一等点燃,立刻天下大乱。
本来普通老百姓的生产力和财富是水,民间充盈,一片祥和,无论是火种火油,落在水里,都要被整熄火了,再闹也不过是点小乱子。
但秦朝整个治理体系出了问题,不考虑民间的承受能力,只考虑自己想要达成的宏伟目标,把民间的民力都耗尽了,天下一片干涸,你又拿什么来阻止火药桶爆炸呢?
总之,陈胜吴广扯旗造反活动非常成功。
他们与其说是攻城略地,不如说是武装游行造反,早期根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力量,一路上到处都有人火急火燎的要求加入到造反队伍中来。
等队伍开到陈县,陈胜手底下就已经有了几万人。
等到搞了一套谦退辞让,跪哭劝进的把戏以后,在陈县这个小地方,陈胜就建国张楚,自立为王,从此以后,也不打着项燕的名号,也不说什么给公子扶苏报仇的鬼话,一门心思的就想当自己的王。
后来农民朱元璋造反,得了九字真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很可惜,陈胜并没有这种穿越历史的宏大格局,他不仅急匆匆的当上了王,还无师自通的玩起了宫廷权谋那一套小手段,还没有得到天下,就开始防着身边的人。
一起创业的好伙伴吴广是最难安置的,咋办呢?封一个假王,这就很尴尬了。
什么叫假王?后来韩信打下齐地,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意思就是代理齐王,可那个时候真正的齐王已经被韩信宰了,代理一下名正言顺。
现在陈胜自己活蹦乱跳,天天想着怎么摆王的普,有什么好让吴广代理的?
名为副手,实则架空。
连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吴广都被这么阴了,其他人在陈胜这里更加讨不到多少便宜,总之就是猜忌多疑,刻薄寡恩。
一堆人都怼在一起,显然不利于陈楚王玩宫廷游戏,于是陈胜很豪爽,刻了一堆空头大印,手底下的大将,谁要是名声大,碍眼,就直接给他一方大印,一小队人马,让他们自己出去远征。
第一个碍眼的吴广,让他去打荥阳,这地方在现在郑州市旁边,秦代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军用粮仓,因此有秦国常备的正规军把守。
陈胜不但没有调拨什么精锐部队给吴广,反而附赠了一枚桀骜的将领田臧过来掣肘。
其实这群起义军里,正儿八经有点靠谱军事经验的人都还没冒出头来,大家经验丰富的无非就是武装游行,里应外合那一套,这回荥阳不吃这一套,三川郡守李由是秦丞相李斯的儿子,老婆是秦始皇的公主,身份摆在那里,他亲自领导守城,足可以威慑全城上下,再加上城池高大,兵器粮草充足,吴广立刻就抓瞎了。
好在人多,那就围城吧。
小人暴得大名,心态难免就容易发飘,一下子进攻不利,立刻就暴跳如雷,假王学起了真王,抛掉了从前爱兵的好习惯,开始苛待下属了,这一下给了田臧机会了,于是他就称奉了陈胜的命令,诛杀进攻不利的吴广,部下早就一肚子怨气,谁都懒得护着吴广,于是这位假王的脑袋就被田臧收入囊中。
他也懒得再打什么荥阳了,直接带着脑袋回陈县找陈胜邀功了,至于攻打荥阳的那帮草台班子,自然就被田臧给接管了。
田臧拿了吴广的脑袋过来,陈胜还高兴的很,忙不迭的给封了个令尹,做自己独霸天下的美梦去了。
这时候秦朝最后一位名将章邯正带着几十万骊山徒组成的武装部队杀奔关外而来呢。
陈胜一时间飘了,自己把杀星给招出来的,又能怪的了谁?
七、很能打仗的章邯来了
陈胜刚造反的时候心里还是在唱着忐忑,一路武装游行固然顺利,但人家也不傻,知道秦王朝能统一六国,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他较劲脑子就想着怎么把乱子弄得更大一点。
这时候刘邦一生最爱的异性大哥张耳带着小弟陈余过来投奔到陈胜的帐下。
张耳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在信陵君家里吃过几天白食,于是自然而然就有了与众不同的资本,等到他娶了富婆就开始学信陵君收拢上门吃白食的朋友,朋友一多名气就大了,凭着这当上了内黄县的县令。
张耳的白食朋友里有一个叫刘邦。
刘邦很崇拜张耳,老听他念叨信陵君,于是也成了信陵君的帝王粉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张耳属于著名的不安定分子,上了政治黑名单,好在消息灵通,早早的隐姓埋名潜伏在陈县。
等到陈胜造反队伍来到陈县,通缉犯张耳陈余当上了个中层小官,左右校尉。
张耳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见识过信陵君的排场,自然也不大瞧得起陈胜这个草头王,于是便撺掇了陈胜的亲信武臣去邯郸一代开展业务。
当时陈胜派了不少人四处开展业务,其中一路叫周文的,以前跟着春申君混过,尤其是嘴炮无敌。
周文看到秦军不堪一击,四处纷纷倒戈,便有了个大胆的设想,干脆自己带着一路人直接杀向关中。
周文的武装游行很成功,一路上招揽了不少帮闲的,打太平拳的,等队伍走到了函谷关外,就已经聚集了几十万人。
函谷关的守将一看,敌人太多,也不打算搏命抵抗了,直接撒丫子跑路。
这下子把猫在秦宫里天天享乐的秦二世给吓坏了。
其实秦二世也不完全是个白痴,只不过年纪轻轻,得位不正,心里发虚,所以被老谋深算的赵高给算计了。
乱军叩关而入,秦二世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少府章邯被选作大将?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秦二世虽然杀了很多宿将名臣,但很有名的将军冯劫还在。
少府的工作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负责管理皇家财务的官员,一种是将作少府,负责管理基础工程建设。
如果是负责基础工程建设,那么当时最重要的工程就是秦始皇陵,这就跟启用骊山徒对上号了。
当时丞相李斯还在,他是皇陵工程的第一负责人,章邯应该是他的手下,两人平时往来密切,如果是李斯举荐的章邯,这就非常容易理解后面为何章邯要投降项羽了。
这位章邯平时负责大型基建工程,手底下有几十万修骊山皇陵的民工,修皇陵都是准军事化管理,责管理骊山徒的都是训练有素的军官。这些罪犯们修了一段时间的皇陵,组织性纪律性早就锻炼出来了,加上队伍稳定,彼此配合优速,再配上装备,训练一下,对付流民武装,应该问题不大。
秦二世一看也没辙,死马当活马医呗,于是下了一道诏令,赦免了几十万骊山徒,发给他们武装,让他们跟着章邯去平乱。
章邯到底能不能打?在历史书里说法很多,有人看到后来章邯先后败在项羽、韩信手中,便以为他武力值也不过如此。
但是巨鹿之战章邯投降是被赵高给挤兑的,主要是政治斗争使然,当然也有可能中了楚军的反间计。
至于输给了韩信嘛,第一是韩信玩了个出其不意,第二是他手上二十万秦军被坑杀,被关中老百姓所讨厌,老百姓喜欢刘邦,所以才输的。
只能说非战之过也,纯属命运的捉弄。
我个人认为章邯应该算是秦末第一等的名将,只可惜命运不济。
当章邯军团配上秦军豪华武装,周文除了一条死路,还能怎样呢?
史书上说章邯在戏水边上打败了周文,把义军打出了函谷关。
紧接着,章邯征集巴蜀、关中地方部队,加上骊山徒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整编出一只二十余万的强军。
成军以后,章邯军团首先出关追击周文残部,在曹阳和渑池再打两仗,终于歼灭了周文军团,并逼得周文自杀。
接下来就是解救荥阳了,此时李由还在坚守城池。
田臧杀了吴广后,掉转过头来继续围城。
义军也不傻,占了荥阳有敖仓,有吃的有武器,这么好的地方拿下了就是自己的,只可惜,啃硬骨头的时候章邯带着人过来了,两下一照面,田臧直接就被击杀了。
等到章邯在荥阳补充了粮草军备,就是那些草头天王们的集体殉难日了。
只是章邯实在是运气太坏了,上层朝廷里有赵高虎视眈眈的想杀他,手下以为依仗的司马欣又跟项家关系密切,而他却浑然不知。
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上得不到支持的战争,怎么可能赢呢?后来巨鹿之战里,章邯输得是在冤枉。
跟倒霉的章邯不同,运气这两个字仿佛就是给刘邦准备的。
章邯一路从西而来,把那些胆子大,名声大,爱打架的刺儿头都给收拾了,当然,平叛大军也把秦帝国最后一点靠谱的武装力量给动员全了,这就给我们的刘邦同志留下了一条升级直通车。
他从芒砀山上结束流浪生涯,奇遇一个接一个的向他涌来,哪怕是被故旧好友背叛,这背叛其实也是一种冥冥中的指引,指引着刘邦一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连载下来,看得人越来越少了,好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