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一碗草药猪脚汤 下田耕种不怕凉

新湖南客户端3月20日讯(记者 龙文泱 摄影 童迪 通讯员 谭振华 阳立波)3月20日,春分。郴州市安仁县稻田公园,开耕仪式即将拉开春耕的序幕。

在安仁,春耕下田之前要喝草药猪脚汤,才能不怕春天的湿寒,有力气完成辛苦的耕种。


二十几种草药,熬两天两夜

3月17日,老中医陈赞文就开始熬制草药猪脚汤。柴火、直径2尺的大铁锅、切好的草药,基本的料备好,开始熬汤。

箭骨风、搜骨风、穿心菊、大活血、小活血……20多种草药,“先在冷水中浸泡20分钟,再入锅煮一天。”从小就跟着家里煮猪脚草药汤,陈赞文对流程烂熟于心:大火煮一小时,尝一口,感觉草药带来的“一口风”,就改成中火,煮到草药叶子有一定韧性后,调整为小火慢炖。

如此一天后,把第一次的草药汤舀出来,过滤掉药渣,进行第二次熬煮。

这次,加入黑豆、高粱、鸡蛋,食材比较烂的时候,加入切好的猪脚,再煮上天,第三天,就可以食用了。

乌黑的大铁锅内,棕色的猪脚草药汤看起来和排骨湖藕汤的颜色很像,只是更浓稠一些。还有,接近一点,就能闻到的草药气味。


家家户户都会熬,四季药方不同

3月19日上午,陈赞文家前坪的大圆桌上,慕名而来的食客已经换过几轮。有来自郴州桂东的,还有长沙的。

安仁猪脚草药汤喝了强身健体,“天下第一汤”在周边县市名声很响,加上陈赞文是世代相传的老中医,每年春分前几日,就会有外客打听好时间前来品尝。陈赞文收一点成本费,15元到20元一碗。

土钵子碗盛汤,搭配农家小院,历史感扑面而来。

“除了春分前,安仁人每个季节都要喝猪脚草药汤,根据季节和个人体质的不同配草药。春天祛湿气,夏天避暑气,秋天保健肠胃,冬日温补。”陈赞文告诉记者,受神农文化影响,安仁几乎人人懂药,习惯自己搭配草药,预防和治疗疾病。

这一点在安仁独特的习俗“赶分社”中有所体现。

每年春分前后,是安仁百姓“赶分社”的大日子。赶分社起源于宋朝,因民间纪念炎帝神农氏自发形成,主要内容是祀神祈谷、春分开耕、集会结社、赶场交易、吃药下田。

每当此时,安仁百姓倾巢而出,来到县城固定的地点(古时为南门洲,近代先后迁至商业街和石头坝市场),进行各方面的交易。其中一项重要交易就是中草药的交易。在市场上,安仁人会把一家人一年需要的中草药买齐,一般都有几十斤。

“中草药搭配猪脚,有中和的作用。减轻中草药的苦味,猪脚一点也不油腻。”为什么把中草药和猪脚一起熬汤?安仁县神农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合欢这样解释。

喝之前,在汤里加一勺甜酒,让口感更好。


祖传采药人,上山前要祭山神

陈赞文今年63岁,是“祖传至少四代的中医”。他的模样颇有道骨仙风,白发及肩,花白的胡须垂倒胸口。

这个形象也是“祖传的”。“这样子像古人,留了胡子,吃饭喝酒要更加文明,小口吃饭,细嚼慢咽,以免弄脏胡子贻笑大方。”陈赞文笑呵呵地说。他从五六岁开始,就跟着父亲上山采药。

童年时觉得好玩,与每个行业一样,真正学起药来十分辛苦。认识草药是第一课。辨别草药苗,识别气味,知道功能……如神农尝百草般失败过许多次,陈赞文坚持下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医术高手。人人治病,都来找这位大胡子爷爷。就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内,陈赞文接了至少20个电话,都是来求医问药的。

如何把中医做得这样好?陈赞文收起笑脸,停顿了一会儿,一字一句地说到:“要用心噢。”

对他来说,上山采药辛苦而又快乐的体验。“山里空气好,采药药也有危险,不过我有神农庇佑,没受过什么大伤。”

他家的堂屋里供着神农像。决定上山的那一天,在神农像前烧纸、点蜡烛、焚香,背上锄头、竹篓,腰上别上镰刀,就出发了。在山脚下念一段“封山口诀”,敬拜山神,祈祷平安,不受蛇虫鼠蚁伤害,

他比较常去家附近的大源水库和熊峰山采药。以前交通不发达,都是走路进山,几十里的路,一天又采不了多少药,每次采药,至少半个月。如今方便多了,“开车到山下,采几天药就能回来了。”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陈赞文越来越忙。药材不全部是自己采的,“也有一部分是进的货。”


神农传授,湿热环境的自然需求

安仁的中草药文化为什么这么盛行?你随便问一个安仁人,他会告诉你,这都是炎帝神农氏的赐予。

神农氏带领八名随从在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教百姓农耕的传说在这里广为流传,许多地点都与他有关。如,香火堂是神农野炊过的地方,古县城政府所在地香草坪是神农氏教百姓使用农具种稻谷、交易百草之病的地方。

除了传说,还有现实原因。根据安仁文联副主席、县农业局党组书记谭湘豫的考证,安仁“居衡岳之上游,峰玉山仙介祝融之东表,江水潆洄”,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貌和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使得这里日照强,湿度大,高温高湿、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极易导致瘟疫流行——因此,喜爱用草药,善于用草药,成为安仁人世代相传的习俗。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