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内蒙古故事之《话说内蒙古》系列之阿巴嘎旗
“话说内蒙古”丛书以内蒙古自治区103个旗县(市辖区)为单位,各出版一部介绍本地区的图书,共103册。各分册主要介绍各旗县(市辖区)的历史、人物、风光、民俗、民间艺术、当代风采、历代吟咏古诗词等。
《话说内蒙古》丛书为介绍内蒙古自治区103个旗县市区的丛书,主要介绍各旗县(市辖区)的历史、人物、风光、民俗、民间艺术、当代风采、历代吟咏古诗词等,旨在宣传内蒙古,讲好内蒙古故事。
本书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分卷,分《回望历史》《名仕高贤》《吉祥山水》《民俗风情》《风味特产》《当代风姿》六个章节,来介绍阿巴嘎旗的历史与当下,自然与文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阿巴嘎旗这片富饶神奇的草原,曾经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蒙古宗王别力古台后裔繁衍生息的地方。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这片草原上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勇敢,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和草原文明。
在阿巴嘎草原上,牧民在放牧时会不经意地发现草地上散落的一些磨制石器和陶片等。这些遗物虽然经历了漫长岁月的侵蚀,但石器和陶片上哪些模糊、暗淡、粗糙的痕迹,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远古时代。
别力古台约出生于1165年,卒年不详,为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是蒙古部首领元烈宗也速该第五子,太宗成吉思汗(铁木真)同父异母弟,蒙古汗国资政功臣。
毛里孩,生年不详,卒年约为1469年,别力古台第十四世孙。
毛里孩是在北元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前,活跃在蒙古历史舞台的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势力不断扩大,威震岭西。
娜木钟(约1609-1674年),阿巴嘎部额齐克诺颜多尔济之女,蒙古末代大汗林丹呼图克图多罗大福晋,清太宗皇太极的贵妃。
阿格旺丹丕勒(1700-1780年),原阿巴哈纳尔左旗华努德左苏木(今阿巴嘎旗伊和高勒苏木乌力吉图嘎查)人,岱喇嘛庙(实济寺)第二世活佛。18世纪著名翻译家、杰出诗人、藏学家、医学家,精通藏、蒙古和梵文,享有“达尔汗席力古锡”的荣誉称号。
拉木苏荣(1852-1913年),原阿巴嘎右旗台吉纳尔苏木(今查干淖尔镇)人。
拉木苏荣的文学造诣颇深,他还著有《宇宙》《奶酒颂》《夏日塔拉颂》等诗篇。这些诗于三四十年代以手抄本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
嘎拉桑热布华(1894-1986年),原阿巴嘎右旗查干淖尔苏木(今查干淖尔镇)人。1906年,被认定为昌图庙(崇恩寺)转世堪布喇嘛之活佛,法名嘎拉桑热布华扎木苏,入庙坐床主持佛事。
作为宗教界民主人士,嘎拉桑热布华一生中不断地为家乡的建设,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在诵经念法的同时,他也祈祷着草原风调雨顺,祝福着家乡兴旺发达。
丹增(1921-1987年),生于蒙古国苏赫巴托尔省达里甘嘎。1929年随外祖母和姨妈迁至阿巴嘎旗阿日苏木(今巴彦图嘎苏木)定居。
他赤手空拳英勇夺枪的“虎胆英雄”事迹在草原上到处流传。
别力古台飞来奇石
查干宝拉格响泉
海日罕乌拉
浩日格乌拉
辉腾高勒
阿巴嘎旗蒙古族风俗有其独特之处。例如蒙古包套脑、哈那用油漆有刷;蒙古袍镶着三道边,衣领上银边;男子喜爱摔跤,妇女喜欢戴戒指;喜欢唱音调长的歌曲;使用的马鞍子镶银边和鞍花。但因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及经济状况不同,在风俗习惯上也略有差异。
蒙古包
全羊
阿巴嘎部落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有那达慕(赛马、摔跤、射箭)、音乐、舞蹈等。此外,近年来民间兴起阿巴嘎黑马文化节。
马头琴演奏
阿巴嘎潮尔道
阿巴嘎人在很长的时期内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因出产牛、羊、马、骆驼等牲畜及畜产品,所以形成了以肉、奶制品为主食的饮食习惯。
手把肉
羊盘肠
卷子
现代工业基地
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改良牛群
草原天路
完
▲点击封面购买
《话说内蒙古·阿巴嘎旗》
定价:56.00元
丛书策划:吉日木图 郭刚
责任编辑:田建群 南丁
封面设计:南丁
监制:石金莲
微信图文编辑:杨柳 高牧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