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人不是痴 过后便得宜
文丨刘旭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有些人无理狡三分,得理不饶人,一旦抓住别人的缺点或过失就穷追猛打,逼得对方无路可退,在大庭广众面前非常尴尬、难堪,让人下不来台。这样的人给大家的印象是很厉害、不好惹,通常会不招人待见,搞不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理狡三分,得理不饶人,直接影响着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对此不可小觑。
宋朝时,蔡洲有位道人,棋艺高超,每次与人下棋,都会让人一招。后来,这位道人留下一首诗:“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的蒙学教材《名贤集》中亦收录有“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的箴言。意思是说宽恕别人不是傻瓜,以后自然会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虽然几百年过去了,但这样的道理时至今日仍有启示和教育意义。
“我有理我就要说道说道、我有理我就要讨回个公道、我有理我就要争个我高你低……”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有的人抓住他人一句无关紧要的错话,尽管对方已经表示了歉意,但就是不依不饶、纠缠不放、大吵大闹,引来众人围观;有的人抓住他人所犯的非原则性错误,尽管对方已经赔礼道歉,但就是揪住“小辫子”不放,出言不逊,破口大骂,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自己做了错事,本应好好反省,知错就改,但却百般狡辩,强词夺理,认为自己没有错,都是他人的不对。
诸如有的人被对方踩了一下脚,对方已表歉意,但仍得理不让人,不依不饶,骂个没完,结果惹怒对方,动起手来,双方互有伤害;有的人叫外卖,因下雨路滑,比约定的时间晚一些时候送到,快递小哥连忙道歉,买主就是不原谅,一点也不退让,非要给差评,小哥被激怒,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来;有的人开车路过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有的人在大街上与他人发生口角,不听劝说,互不相让,大吵大闹,甚至动手伤人,等等。这些不好的行为,本来当事双方互让一步,就可以息事宁人,控制事态发展,但由于各不相让,最终酿成灾祸的发生。
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友善,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谦让,应以和为贵。这就需要人们懂得“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的道理,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真正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
有一个寓言故事,很是耐人寻味。一头大象,在森林里漫步,无意中,踏坏了老鼠的家。大象很是惭愧地向老鼠道歉,可是老鼠却耿耿于怀,不肯原谅大象。一天,老鼠看见大象躺在地上睡觉,心想机会来了,我要报复大象,至少对这个庞然大物,我可以咬它一口。但是,大象的皮特别厚,老鼠根本咬不动。
这时,老鼠围着大象转了几圈,发现大象的鼻子是个进攻点。于是老鼠钻进大象的鼻子里,狠狠地咬了一口。大象感觉鼻子一阵刺激,它猛烈地打了一个喷嚏,将老鼠射出好远,老鼠被摔个半死。老鼠忍着浑身的伤痛,对前来探望它的同类说:“要记住我的惨痛教训,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则寓言故事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不可避免,双方一旦发生冲突,都应控制住情绪,冷静对待,妥善处理,化解纠纷,避免激化矛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方犯了非原则性的错误,或做出一些糊涂事、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冒犯了对方,就应该诚恳接受批评,该赔礼的要赔礼,该道歉的要道歉,以求得他人的谅解,并虚心改正错误。
占理的一方,要耐心倾听对方的自责和道歉,不要揪住别人不放,以理相让,消除隔阂,为彼此保留一份面子,善意地给对方提出批评或忠告。这样会显得自己宽容大度,很有修养和风度,比不依不饶、大吵大闹、大动干戈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赞扬。得理饶人的人,会有好人缘,能够和大家和睦相处,最终会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当自己有了过错或为难之处,同样会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帮助。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充满善意,互惠互利,是人与人交往的准则。你待他有几分好处,他就会加倍的回报你。如果一个人处处针锋相对别人的话,老话说得好“兔子急了也咬人”,到时候吃亏的就是自己。你得理不饶人,趾高气扬地对别人进行一番贬低,好像谁都不如自己,不给他人留面子,让别人下不来台,这就无形中树立了对立面,让对方本来认错的心态变成了愤恨,放弃了道歉的心,有的会当面予以反击,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有的会为了报复你而设下各种陷阱,琢磨着让你也出洋相、栽跟头,到头来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
有一句大家熟悉的成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思是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在福与祸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中,“敬让”举足轻重,“让”可避祸,无祸便是福。
儒家思想认为,恭敬与谦让,既是礼的基本精神,也是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孔子曰:“以礼让为国”;孟子将辞让之心看成是礼之端。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若不是原则问题,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上,都应倡导敬让。有些矛盾和纠纷,火上浇油会越烧越旺,大动肝火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多泼些冷水,小摩擦、小争吵、小误会就可能偃旗息鼓,正所谓“让一步天地宽”。
要做到有仁爱之心,存大义情怀,行善良之举,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不败人伦,以正为本,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懂礼貌、守规矩,增强“敬”的气度,培养“让”的风度,在全社会形成以“敬让”为荣的良好风气。
当下,网络上流行一个词语——“任性”。一个人任性就容易冲动,冲动就会不计后果,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让”也就无从谈起。凡任性之人,要想做到让,必须首先克服自身的任性行为,谨记“冲动是魔鬼”的忠告,懂得让的益处,学会让的艺术,调节好心态,控制好情绪,压住心中的怒气,不固执己见、不钻牛角尖、不得理不让人,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善于用“让”来化解。
让是要讲原则的,该让的就让,不该让的要当仁不让。如果不该让的让了,就会助长歪风邪气,甚至助纣为虐。当面对违法乱纪行为、有失社会公德、伤风败俗的不文明现象,特别是遇到人身被攻击时,要挺身而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绝不能退让,该依法维权的要拿起法律武器,该坚决抵制的要理直气壮加以抵制,让正义战胜邪恶。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人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要善于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真正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面对得理不饶人的人,能够忍辱负重,保持理智不动怒,需要有“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的涵养。
在历史上还真有“唾面自干”的人和事。唐代的娄师德位居宰相,为人厚道,很有肚量,即使有人冒犯,他也从不计较。他的弟弟被授任为代州都督,前去赴任时,娄师德对他说:“我的才能不算高,但已经官至宰相了,现在你又做地位颇高的地方官,我们兄弟两个人受到的荣誉和恩宠实在是太多了,这样难免会招人嫉妒,你将如何来应对以保全性命呢?”
他的弟弟跪下,说道:“从此以后,就算别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一定不会与人争执,不会让哥哥你担忧。”娄师德神色忧虑地说:“这就是我所担忧的事情,如果有人在你脸上吐口水,是对你发怒了,你把口水擦了,说明你不满,会更加激发他心中的怒火。你不应该去擦它,应该让它自己干,笑着接受。”后来娄师德对其弟弟所说的这番话演变为一则成语“睡面自干”,形容一个人受了侮辱也能够容忍,不反抗,有很大的胸襟气度。
“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得饶人处且饶人。”老祖宗的这些话一直在告诫后人,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一定要做到不偏激,不要把事情做绝,要为自己和他人留下余地。为人处世一定要宽容大度,设身处地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下了不可弥补的过错,也要尽可能的去宽恕别人,忍让为先,大度为怀。我们大家都应该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道德水准,提升文明素养,为建设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编辑丨徐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