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收放关系”进行章法安排?掌握它,创作就太简单了
虽然我在书法教学中一直强调基础最重要,笔法是根本;章法是最后才管的事。
但是我们学书法,其实就是为了最后能够写出完整的作品。
一幅书法作品如果只是把字整整齐齐码到纸上,那也算不得艺术。而书法中,让我们着迷,欣赏地,自然也是丰富莫测,变化万千的章法布排。
如何把我们熟悉的那些字体,码到纸上,通过章法布排,墨色变化,结字处理,虚实变化这些处理,使它们最后呈现为一幅完整的作品?这是许多学书人关心,并一直致力于研究的事。
我在点评学员作品的过程中,时常说,可以用“收放关系”去把章法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包括在临帖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有意识地去做收放上的处理。
收放处理可以说是和墨色变化一样,是两种最常见,也最好用的章法技巧。
尤其是收放处理,在晋唐以前,笔法上提按的运用较少,更多是以平动为主,这就使得晋唐以前的字,较大程度上都是呈现字字独立的状态,连带则要少见一些。这样状态下,运用结字的收放去进行章法处理,更能在视觉上呈现出一个好的效果。
虽然说单个字的结字处理,也讲究结构、笔画的收放;但我认为“收放”就是作为一种形容,这里我们只把它用作章法上的处理。虽然构成一个完整书法作品的因素有很多,但为了便于分析,包括后面结合古帖讲解的话,也是重点挑收放的部分讲,这样可以使得书友们对于章法中的收放处理,有一个针对性的理解。
那么如何运用收放呢?我想这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我的学员也问过我有没有这方面的技巧跟规律。其实章法上的规律并不像结构一样容易总结,它是随着需要不断变化的。如果所有人都根据一样的规律来,那也就不存在书法的艺术性了。
但这里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古帖,稍作一些细微的观察。
首先是一个朴素的规律, 就是根据结字的复杂程度。笔画少的字,就写得收一些;笔画复杂的字,可以适当放一些;
再一个结合墨色的变化, 收的字,往往墨稍重,笔画稍粗,给人扎实饱满的感觉;放的字呢,墨色则稍轻,笔画更细 ,视觉上呈现出疏朗的感觉。当然这只是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固定规律,不能用个别情况来做否定。
比如苏轼的许多字帖,包括《寒食帖》,就是相反的情况。笔画复杂的字,往往不仅大,而且墨色浓重,视觉上就给人更加敦实,厚重的效果。就像黄庭坚说的“石压蛤蟆”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调整。
下面我们结合不同的帖,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收放的运用。希望对书友们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苏轼《获见帖》
这是一幅苏轼的《获见帖》。我们只看其中字的大小收放的处理。像其中点画少的字,“者”、“由”、“出”、“重”、“万”、“自”、“不”等等,都是很明显的往小了写。笔画少,它就容易收得住,如果笔画本身比较多,再去收,就要难一些。
米芾《值雨帖》
米芾《值雨帖》的收放就更明显一些。但是他的这张,由于连带感更强,整体的完整性更好。所以我们单纯的每个字去讲收放的话,意义就不大,更应该将它放在整个的章法中去讲。
我们看它刚开始的起笔一般是细一些,字比较小一些,然后慢慢放开。中间偶有贯穿一些收势的字,形成矛盾的对比。到“伯充防御”这里就完全放开,最后末尾“庭下石如何……”又做了收势,使节奏慢慢和缓,与开始形成首尾呼应。
王羲之《孔侍中帖》
这个帖整体风格来说,都是偏向于收的一种状态。只不过有的字收的比较厉害,像“日”、“之”都是收的比较厉害的。它的这种收势就会造成力量像是要外撑的感觉,但是没有撑出来,所以力量感比较饱满。
米芾《业镜帖》
《业镜帖》的收放关系还是表现比较明显。像耳朵的耳,它适合写长,所以就用草法将整个字拉长,夸张化。然后其中笔画少的字,也做了收的处理;写的比较大的字呢,一般都是笔画比较多;所以这都是其中的变化。
作为整体章法上的变化,一般来说刚开始,起的时候都是轻一些,细一些小一些;然后中间慢慢的变大。当然在这当中呢,比如前面是轻的收的,但还是要在这其中有大的节奏变化, 不过整体上又要符合统一的感觉。
但我们说收放这东西肯定不是固定的,它是不断调整的状态。一般还是要按照大的这种章法虚实关系去处理。比如它可以让上边宽一些,大一些,瘦一些,下边则就重一些; 或者前面收后面放……这都是按照大的章法去调整。
其实还是没有办法说得很具体,毕竟章法不是光靠分析就能分析清楚的。而且我们是尽量在实用处去讲,而不是讲理论。如果讲理论,就比较难落到实处。
而我这么一篇小短文,也就是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书友们可带着这样的视角去分析古帖,同时一定要结合实践。因为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总结出自己的体悟。
附的这几张图片是我在收放上尝试的作品。
(对于书法课程有兴趣的书有可以私信我,将会为你提供最有帮助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