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溪北路336号原大修道院
漕溪北路336号,原大修道院,建于1928年,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2016年修缮后的徐家汇大修道院一楼作为徐家区汇展示厅向公众开放。遵循历史图纸,修复了建筑南立面中央主山花的原有样式。
(上图:南立面区政府大院内)具有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特征的宗教建筑。这幢当年为天主教培训神职人员的修道院建筑规模可观,布局对称,气势不凡。有趣的是,建筑在整体上并没有采用西方教会常用的哥特建筑风格,而是更接近世俗建筑。
(上图:北立面检察院)建筑的立面构图是横向三段式的,底层明显作为基座段,屋檐下三层虽无柱式,但窗间直达屋檐的竖线条分明有立柱的影子;立面纵向五段式,在两侧及中部有凸出构图,虽然并非完全对称,因为西段及中部为三开间,东部只有两开间,但设计上是对称处理的,三个凸出部分上的山花设计更强化了这种建筑秩序,显现出欧洲古典主义形式传统的影响。
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153 |
大修道院 |
徐汇区人民检察院 |
南丹路以南(漕溪北路336号) |
在简洁明晰的造型中,建筑也不乏精致之处,山花檐口、阳台牛腿和各个窗台都是有节制而优雅的装饰。 穿越底层门厅,建筑北部有突出的小礼拜堂,层高较高,而在这里的两侧墙上又见到了教堂建筑最典型的语言:尖券窗。此外,主楼的长长走廊里是密排的一扇扇门,每一个房间就是当年一个修士的生活单元,想象当年身着长衣袍的学员在这凝重静寂的廊道、讲堂与教堂间穿梭,其方式必定来自西方中世纪以来修道院生活的基本空间模式。 依据历史图纸,恢复了北会堂东西立面及南立面的原有风格,并最新设计了北会堂的北立面,形成了如今的汇厅。
宽敞的走道,梁上精致的漩涡纹饰还在,各房间里的壁炉和壁龛也依旧还在,它们都是这幢大楼挥之不去的记忆。
修缮后的四个展示厅将举办各类艺术展览。
修道院为天主教培训神职人员的学院,上海最早的修道院于1843年(清道光二十一年)设于今松江张朴桥,1850年迁浦东张家楼,1901年迁至徐家汇,1928年该建筑建成后作为大修道院直至1955年。1959年起该处为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所在,今为徐汇区人民检察院院址。
建筑原有部分外配有木百叶窗,此次修缮得以还原。
楼梯栏杆为历史原物,在修缮过程中对其进行了细致保护,并对部分损坏处进行了翻模修补。
外墙面在清洗后呈现出原有灰色黄砂砂浆材质,此次修缮得以恢复。
我的更多文章:
-
(2013-11-28 17:15:35)
-
(2013-11-27 16:53:56)
-
(2013-11-26 16:15:05)
-
(2013-11-25 16:34:51)
-
(2013-11-24 18:07:09)
-
(2013-11-23 17:53:54)
-
(2013-11-22 17:19:56)
-
(2013-11-20 17:10:06)
-
(2013-11-19 16:07:43)
-
(2013-11-18 18: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