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上海一厅级干部找到山东一个哑妇:娘,您儿子回来了

1985年的一天,沂蒙山区的天气格外地好。这片饱经风霜的革命老区,如今正在太阳的照耀之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山路之上,一行人正在急匆匆地赶路。为首的那个人,叫做庄新民。回想起当初自己在沂蒙山战斗的时候,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如今,斗转星移,早成为厅级干部的他已到了离休的年龄了。

他心里明白,如果没有那位恩人,自己可能早就牺牲在这片山区之内了,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一切。

想到恩人,他的脑子里就浮现出了那副画面:一位淳朴的农妇,正在将她的乳汁一点点地喂到重伤的自己的口中……

多年未见,也不知这位恩人如今过得怎么样?心里如此想着,他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大了。

不一会儿,庄新民一行人就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的前面。

推开门进去,庄新民一眼就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院子里面坐着。

即使多年未见,庄新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那一刻,各种复杂难言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庄新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扑通跪倒在地上,嘴里哭喊着:“娘,救命的娘,您的儿子回来了!”

而那位老太太,很快便认出了眼前的这个人。她激动地抚摸着庄新民的脸,然后一把抱住对方痛哭了起了。

霎时间,“母子”哭成了一团,而围观的人群也被这一幕感动得眼含热泪……

庄新民与这个老太太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见到恩人之后,庄新民又会如何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呢?

(沂蒙红嫂救护战士雕像)

一、“哑嫂”乳汁救战士

这个老太太,名字叫做明德英。辛亥革命那一年,她出生在了山东沂水的一个小村庄里。

就如同那个悲惨的年代一样,明德英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与坎坷相伴。

两岁那年,她就因为一场大病而成为了聋哑人。不久之后,带给她许多关爱的母亲,也撒手人寰、离她而去了。

从此,明德英的生活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只能凭借着给地主家干点儿零活,勉强度日。

地主的钱岂是那么好挣的?尽管明德英十分努力了,但她还是经常吃不饱饭,而且还要遭受地主的谩骂和毒打。

但是,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了明德英的心志。相比于同龄人,她更加机智与勇敢。

(明德英)

有一天,明德英和其她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地里挖野菜。回来的时候,地主家的儿子牵着一条凶神恶煞的大黑狗,拦住了她们的去路。

其她的小伙伴见状,都被吓得“花容失色”的,只有明德英站了出来。

她把挖野菜的铲子使劲抡了一下,然后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一边走还一边招呼其她的姐妹们跟在她的后面。

而地主家的儿子呢,在明德英抡出铲子的那一刻,就被吓破了胆。

眼看着明德英她们从自己的眼前经过,他不敢说一句话。

就这样,明德英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性格,独自生活到了21岁。

那个年代,21岁还未成亲的姑娘,是很少见的。

明德英无父无母,所幸还有热心的乡亲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明德英嫁给了一个叫做李开田的人。

(贫苦儿童)

李开田也是一个贫苦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成亲以后,两个人继续过着衣食无着的日子。

最后,还是好心的乡亲们让他们去看管村里的墓林,并且可以利用林里面边边角角的零星土地进行耕种。

如此一来,夫妻两人就在墓林旁边搭了一个窝棚,生活虽然依旧艰难,但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沂蒙地区,是我党开辟较早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就设立在明德英所在的马牧池乡。

与八路军打交道打多了,明德英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之处。

战士们经常在村里来来往往的,可从来不会惊扰到老百姓。

甚至有的时候,他们还会替明德英挑水耕地。

(沂蒙革命根据地纪念碑)

明德英虽然嘴上不会说话,但是心里十分清楚,只有八路军这样的队伍,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的革命军队。

而这样的军队,也正是日本侵略者所惧怕和针对的。

1941年11月3日晚上,一大批日伪军趁着夜色急行军,并于4日凌晨悄悄地包围了山东纵队司令部。

我军指挥员在认真分析了敌情之后,做出了突围的决定。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但好歹是突围了出去。

不过,就在此时,一个掩护大队突围的小八路,被日本鬼子给发现了。这位小八路,就是庄新民,当时的他,只有18岁。

眼见鬼子发现了自己,庄新民机敏地掉头就跑。

就在他与敌人周旋的过程中,两颗子弹分别落进了他的右臂和右肩里。

受伤之后的庄新民,越来越感到难以应对敌人的穷追不舍了。

危急关头,庄新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也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后来在一次战役中不幸牺牲了。

(侵略中国的日军)

难道今天,自己也要牺牲在日寇的屠刀之下了吗?

就在庄新民陷入绝望之际,他突然发现了前面不远处隐藏在林荫之中的一间窝棚,然后就开始卖力地朝着那窝棚跑去。

不一会儿,庄新民就跑到了窝棚门口。

而这间窝棚,正是明德英的家。

当庄新民跑过来的时候,明德英正坐在石碾上给孩子喂奶。

不经意的一个抬头,明德英看到了走投无路的庄新民。一个眼神交流,聪慧的明德英立马明白了什么。

她连忙站起身来,拉着庄新民就往墓地里跑。

不一会儿,明德英就把庄新民拉到了一座空坟的前面。她把庄新民往空坟里一推,又去找了许多树枝过来,把洞口盖得严严实实的。

做完这一切之后,明德英又若无其事地回到了窝棚里面。明德英前脚回来,鬼子后脚就追了过来。

(窝棚)

鬼子先是朝着屋子里面看了几眼,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然后,他们比划着手势,向明德英询问庄新民的下落。

明德英不露痕迹地朝着一座山的方向指了指,然后日本兵不疑有他,马上追了过去。

看到警报解除了,明德英就和丈夫李开田一起,把庄新民从坟地里背了回来。可由于失血过多,被背回去的庄新民已经昏死了过去。

看着眼前奄奄一息的战士,情急之下的明德英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乳汁滴到了小战士的嘴里面。

她盼望着,喝到她的乳汁的小战士能够快快地醒来。

可是到了晚上,庄新民还是没有任何醒转的迹象。

李开田担忧地说:“这孩子可能救不活了”,但明德英不信,偏要再试试。

她把自己平常做活用的大针找了过来,然后对着庄新民的人中穴开始扎。

不一会儿,庄新民就有了反应。

明德英看到了希望,连忙又把奶水喂给庄新民喝。

就这样,庄新民从鬼门关前捡回了一条命。

从那之后,庄新民就住在明德英家里面养伤。明德英为给他补充营养,把家里养了多年的老母鸡杀了。

晚上怕他着凉,明德英又把家里唯一的一条破棉被给了他。而明德英自己年幼的子女,在凛冽的寒风中,被冻得嗷嗷直哭。

庄新民看到此情此景,实在不忍心再住下去。

可是,他刚说出自己要离开的想法,明德英就死死地拉住了他,并跟他比划着说:你的伤还没好,我不允许你离开。

在明德英的挽留之下,庄新民继续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又是二十几天。

(明德英与李开田)

明德英的家里,本来就是三餐难继。为了让庄新民吃饱饭,就把所有的粮食全部给了他。

得知了这一情况之后,庄新民再也住不下去了,坚决要走。

这一次,明德英知道拦不住他了,只好打着手势说:“你打鬼子是替俺中国人出气,你是好孩子,找不到部队就再回来”。

为了让庄新民吃饱饭再上路,明德英把家里最后的一只老母鸡也给杀了。

看着那盆鸡汤,庄新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

他跪在地上,抱着明德英的大腿说:

“娘,您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只要我活着,我就要回来看您”。

吃过饭之后,庄新民拿起了包裹,离开了那个为他提供庇护的小窝棚。

明德英和李开田送了他一程又一程,而庄新民也不时回头看看这对淳朴的夫妻。

他想要努力地记住两位的容貌,暗暗发誓:等革命胜利了,一定要回来报恩……

二、战火消散,为报恩革命志士苦寻“娘”

送走了庄新民,明德英和丈夫为革命事业加油助力的步伐没有停止。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李开田甘冒危险地为前线军队运粮,而明德英则在家里用双手为战士们做了一双又一双的军鞋。

(为革命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的妇女)

与此同时,庄新民顺利找到了原来的部队,并在此后的战斗中愈战愈勇。

每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庄新民的眼前,总是会浮现出明德英的身影。

那个身影仿佛在时刻激励着他:只有多杀敌人,才能解放像明妈妈那样的穷苦人,才能对得起明妈妈的救命之恩。

凭借着这个信念,庄新民在部队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庄新民跟着陈毅,1949年解放了上海。此后,他就一直在上海的军政部门中工作。

经过多年的奋斗,生活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太平。

然而,庄新民的心里一直装着一件事。那就是找到明德英,报答当年的恩情。

(上海解放)

因此,他不断地托沂南县政府和当地的战友,帮助他寻找明德英。

终于,在历尽周折之后,庄新民于1955年,收到了一封来自明德英的信件。

终于有了明妈妈的消息,庄新民喜出望外。

甚至,他还跟陈毅分享了这个好消息。陈毅也为此感到十分高兴,并说:“我们不能忘了人民的养育之恩啊!我有时间,也要到山东去看她”。

可是,那个时候,上海百废待兴,无论是陈毅,还是庄新民,都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回到山东去看望明德英。

不能亲自去探望恩人,庄新民就经常给明德英寄钱寄物,聊表自己的心意。

(陈毅)

到了1956年,庄新民又突然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自己不能到山东去,但是明妈妈可以到上海来啊。

明德英在得知庄新民的这个想法之后,却拒绝了他的好意。

无奈之下,庄新民只能先把李开田请到上海来。

李开田刚从火车上下来,庄新民就一眼认出了老人家。

他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抱住李开田,激动地说:“爹,您来啦,儿子就好尽孝啦!”

言语行动之间,就像是亲生父子那样亲密无间。

李开田在上海住下之后,庄新民几乎每天都抽出时间去陪伴老人。

有一次,庄新民看着老人诚恳地说:“我把俺娘接来,弟弟妹妹也来,全家团圆,这多好啊!”

可是,李开田不愿意给庄新民添麻烦,对着他和蔼地说:“孩子,你有这份心,就行了,他们都来,那怎么能行呢!家里的地谁种啊!”

(五十年代的上海火车站)

庄新民深知一时无法说服李开田,只能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准备以后再找机会与李开田商议此事。

可谁知,李开田在上海呆了几天之后,就对家里挂念得紧,非要回去不可。无论庄新民如何挽留,李开田都是去意已决。

无奈之下,庄新民只能将李开田重新送上了火车,并买了许多营养品,请他带回家去。

李开田走后,庄新民与明德英一家的联系更加频繁了。

每个月,他都要给明妈妈寄一点钱过去。每逢节日的时候,还要送去许多礼品。

而远在沂蒙山的明德英,对庄新民的心意十分珍惜。

每次跟村里人“聊天”的时候,明德英总是兴高采烈地“告诉”人家,她在上海还有一个“儿子”,对自己非常孝顺。

(明德英)

三、“救命的娘,您的儿子回来了!”

长期在主要工作岗位上,让庄新民抽不出空,直到1985年才实现亲自探望恩人的愿望。

那一年,他62岁,已经是一位离休老人了。

多年夙愿终于实现,庄新民兴奋地准备好了所有的物品,带着一家人踏上了“探亲”的旅途。

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男儿一跪,和那句饱含真情的“救命的娘,您的儿子回来了”,诉说了庄新民多年来怀揣在心底的感激。

庄新民的行为感染了他的妻儿。他们也纷纷给老人家跪下,以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

在感恩、喜悦与激动的泪水中,“一家人”实现了真正的团圆。

(纪念明德英)

探望完明德英之后,庄新民对老人家的感念之情越来越深了。

他不仅自己经常想起当年的恩情,还教育孩子们说:“永远不要忘了你们的明奶奶,没有她老人家,那是决不可能有咱们这个家!一口奶一口奶地喂我……”

每次说到这里的时候,庄新民总是哽咽地再难讲述下去。

在父亲的影响下,庄新民的儿女们对明德英也非常感念。

1994年春节临近之际,庄新民准备回到山东和明德英一起过春节。

可是,就在他准备启程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一跤,造成了第二腰椎的粉碎性骨折。

当时的庄新民,已经71岁了,自然是经不起这么一摔的。

陪明妈妈过春节的计划泡汤了,躺在病床上的庄新民十分痛苦。思考了很长时间,最终他把儿子庄健叫到了旁边,对他说:

“孩子!你去,你去山东,到那里代我和你奶奶一家过团圆年,否则的话,爸爸我过不好这个春节!”

(山东沂蒙山)

听了父亲的话,庄健立马动身往山东赶去。

见到明德英之后,庄健就像是老人的亲孙子一样,一口一个奶奶,叫得特别亲热。

在陪老人家过春节的那段日子里,庄健总是会帮着老人把鞋子和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的。

然后扶着老人坐到门口的竹椅上,连比划带说地陪着老人聊天。

不过遗憾的是,当时已经成为海军少校的庄健由于有公务在身,没能陪老人多长时间。

临走的时候,庄健回忆着这几天与明德英相处的点点滴滴,回想着老人家对父亲的恩情,他的眼中也涌出了热泪。

他恋恋不舍地抱着明德英说:“奶奶您多保重,等爸爸伤好了,我们一起再来看您!”这份真挚的情谊,明德英感受到了。

她笑着摸了摸庄健的头,比划着告诉他要好好工作,做一个人民的好子弟兵。

(人民子弟兵)

带着奶奶的期望,庄健重新回到了部队。

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次一别,竟成了永别。

一年之后,84岁的明德英无疾而终。听到消息以后,庄新民痛不欲生。然后他对着山东的方向,久跪不起。

后来,庄新民又在自己的家里面为老人摆设了灵堂,带着儿孙们送“母亲”最后一程。

他原本想,等到自己身体完全恢复以后,就再去山东看看老人家。

可如今,这只能成为他终身的遗憾了……

结语:

中国人常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涌泉之恩”呢?相信庄新民已经用行动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出生、成长于旧时代的女性,明德英能够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乳汁来救助生命垂危的战士,这无疑是一种高尚的情怀。

而实际上,作为抗战时期的老根据地,沂蒙山区里面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还有很多。

她们常常不避危难,为革命战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沂蒙红嫂纪念馆)

她们可能不能像明德英这样,将自己的名字流芳于后世。但她们的光辉,始终在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前进之路。

而党和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她们的付出。此前,一个电视政论片在讲到明德英的时候,曾经给出了这样的解说词:

“她佝偻着身躯,是个哑巴,一个看坟人的妻子。中国共产党正是靠了亿万卑贱的劳苦大众,才获得无敌的力量”。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