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治疗胃炎的方子,治疗失眠,一样效果非常好!
失眠的病因很多,由思虑、忧郁、劳倦、愤怒、胃气不和等导致,尤其是脾胃失运、邪在中焦、胃失和降,上扰心神,或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之失眠多见。
今天介绍的这个方子常常用来治疗失眠,但是用于治疗失眠,一样效果非凡。
【方名】
半夏泻心汤
【药物组成】
半夏12g,黄连8g,黄芩12g,党参15g,干姜6g,炙甘草6g,酸枣仁20g,首乌藤20g,大枣5枚。
【随症加减】
口干、舌红者加炒栀子12g,麦冬20g;脘腹胀满者加枳壳12g,厚朴10g;纳差者加砂仁8g,焦三仙各15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日1剂,7日为1个疗程。
【功效】
调中益气,养血安神。
显效60例,占58.8%;有效35例,占34.3%;无效7例,占6.9%;总有效率93.1%。治疗时间最短者7天,最长者28天。
【经验心得】
半夏泻心汤中黄芩、黄连苦、寒降泄以清中上焦之热,半夏、干姜辛温开结以散中焦之寒,人参、扁豆、大枣补气生血以补中焦之虚,酸枣仁、首乌藤养心安神、交通心肾。
中焦寒热得除,不上扰心神则失眠自愈。中焦和畅,气血生化充足心神得养而神自安。
现代药理研究:本方有健胃镇呕、解热、镇静和调肠胃之功效。
纵观此方,共奏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气和中,生化气血而达安神之效。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治小柴胡汤证误下伤中而致的痞证。此方另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其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调和脾胃,枢转脾胃气机,分清上下清浊,治疗寒热结于中焦痞塞及一切内科杂症,只要切中病机,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医案分享】
李某,男,50岁。
自述10年前因肠黏连手术后失眠至今,医生让其服多种安神类中成药无效,后让服用艾司唑仑片控制症状,开始每晚服1片,后渐加至2~3片,最后加至每晚4片才能入睡2~3h,并已形成了耐药,每晚若少于3~4片则彻夜不眠。
症见精神不振,面色无华,形体消瘦,气短乏力,心烦易怒,腰酸腿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开始时每晚另服艾司唑仑片2片。
处方:半夏12g,黄连8g,黄芩12g,党参15g,干姜6g,炙甘草6g,酸枣仁20g,首乌藤20g,扁豆20g,神曲15g,大枣5枚。水煎服,1日1剂。
3剂后自觉有效。按上方又服5剂,将艾司唑仑片减为每晚服1片。继服上方3剂,已能入睡5~7h,不再加服地西泮片,睡眠基本恢复正常。但因咽干、舌红又来就诊,遂用上方加炒栀子12g,麦冬20g,6剂而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