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的“清”与“愚”
明朝年间,人才辈出,有神童出身的唐寅,有心学大师的王阳明,他们天赋异禀,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在明朝官场上有一位与北宋包拯齐名的清官,他的一生刚正不阿,他敢于犯言直谏,他是百姓眼中的"海青天"。但也因他性格上的耿直孤僻,为世人所诟病,有史学家评价他"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他就是颇受争议的海瑞,今天我们就讲讲他的故事。
1.
海瑞生于1514年1月22日卒于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琼山海氏是海南望族大户,据说明洪武十六年(1383 年)祖上由广东从军迁海南,居琼山,祖上多科甲之人。海瑞的祖父曾做过福建松溪县知县。不过史载海瑞父“警敏不羁,不事家人生业”,应该是个性很强的家庭叛逆者,不务正业,致使家道中落。海瑞四岁,父亲就去世了,全部家庭重任都落到了海瑞母亲,年仅二十八岁的谢氏头上。
谢氏不管家里多穷,依然保证海瑞能够吃饱穿暖,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严厉督促其用功读书。除了学堂,就是母亲。这,就是少年海瑞的童年生活。缺少父亲陪伴的海瑞,每天在母亲的监督下用功学习,在母亲严厉的教导下没有时间和其他伙伴玩耍,因此逐渐养成了他孤僻的性格,慢慢地甚至走向了偏激。正是由于这一点,在以后他的为官生涯中,可以看到童年生活的影子,在海瑞的世界里只有黑白二字,不是黑,就是白。凡事有好有坏,童年的艰苦生活虽然让母子二人经历磨难,却也造就了海瑞的顽强个性以及不妥协的精神,在他以后的为官生涯中,从未改变过。
另外,对海瑞仕途生涯影响最大的是他同时代的大儒王阳明,他创造出来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不要刻意强调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实际行动,所以当时的海瑞立志要秉持着这种理想去为人处世做官。
2.
海瑞不是神童,但他是一个努力的人,他的付出远远大于回报。二十八岁,海瑞才考入县学,到了三十六岁,才考中举人,但是接下来的三次会试却皆名落孙山。无奈之下,他也只得成了一名教谕(也就是教师)。
在海瑞担任教谕的第二年,有领导前来视察工作,按照当时的习惯,官员都应该向领导下跪,偏偏海瑞没有,只是做了一个长揖,海瑞没有跪,而另外两名官员却下跪了,搞的气氛很尴尬。
按照明朝规定,在学校里面,老师见到领导官员是不必下跪的,但是到了海瑞当官的时候,早就礼崩乐坏了,谁还管你开国时候的那些破规矩。
这名前来视察的官员十分生气,认为这是海瑞不尊重领导的表现,因此拂袖而去,但是海瑞却因此而出名。你一个这么不入流的官员,竟然这么看重礼法,引发很多士大夫的赞誉。
加上海瑞在业务方面很努力,所以在海瑞四十五岁的时候,朝廷破格升任海瑞为浙江淳安县知县,官至七品。
海瑞一到浙江,就下令宣布废除以往的陈规陋习,不准增加赋税妄图贪污。海瑞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严于律己,坚决杜绝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恶习,严惩增赋敛财的行为。慢慢地,大家习惯了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最终赢得了大家的赞誉。按照惯例,京城官员巡视地方,地方官员都会设宴招待,好好谄媚一番,到了海瑞这儿,所有巡视官员都要绕着走,所有人都知道海瑞的秉性,眼里容不得沙子,黑即是黑,白即是白。
时任浙江总督胡宗宪是权相严嵩的心腹,其子胡衙内仗着父亲的威势,无恶不作,欺压百姓。海瑞在淳安县当县令时,因为驿吏没有给胡衙内提供“豪华接待服务”,胡衙内大发淫威,殴打驿吏,打砸驿站。
海瑞得知后,命令手下人把这个公子哥打了一顿,没收随身敲诈所得。随后又命令手下人把胡衙内押送给胡宗宪,奉上一封书信,大体意思是这个人冒充胡宗宪的儿子四处为非作歹,败坏您的名声。我把他交给您,请您老处理。总督看到这封信,又好气又好笑,哑巴吃黄连,没有再追究此事。
在海瑞的治理下,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可官员的生活水平却直线下降。由于海瑞政绩考核太过优异,于是提拔为浙江嘉兴通判,就地上任。这下,当地官员们坐不住了,调动各方资源,纷纷弹劾海瑞。于是,在奸臣的谋划下,海大人失去了升迁的机会,改任江西兴国知县。在海瑞看来,江西和浙江没什么两样,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于是,在他的励精图治下,江西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官员的生活可想而知,同样是直线下降,敢怒不敢言。
海瑞在任地方官时,他处理陈年旧案,平反冤狱,很得民心。很多海瑞经手的冤案,成为民间小说和传奇的素材,比如《大红袍》、《小红袍》和《生死牌》等,塑造了海瑞“青天大老爷”的名声。
海瑞为官廉洁,他让老仆人下地种菜,老母亲过生日,他才买两斤肉来加餐,这种窘况连卖肉的屠夫都不敢相信。
3.
1565年,在时任户部副部长朱衡的推荐下,海瑞再次升迁,前往京城任户部主事。官位仅为六品的海瑞竟然直接向嘉靖皇帝上疏,说嘉靖治下的明王朝“吏贪官横,民不聊生”。原因就是您心惑、苛断、情偏,既是昏君,也是暴君,希望皇帝能够“幡然悔悟”。海瑞的上书,洋洋洒洒上千字,把嘉靖骂了个狗血淋头。“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嘉靖直接怒吼,去把他给我抓来,不要让他跑了。
好在旁边的宦官黄锦劝说,海瑞素有“痴名”,已经买好了棺材,诀别了家人,遣散了奴仆,是不会逃跑的。嘉靖听后默然,将海瑞奏折留下,数月内反复读,最后,慨叹道:“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于是,嘉靖把海瑞无限期关押,没有处死他。
海瑞尽管得罪了嘉靖,幸运的是,仅仅十个月后嘉靖就去世。狱卒恭喜海瑞能够重获自由,给他送上了酒水。海瑞喝完酒之后,得到嘉靖帝驾崩的消息,他嚎啕大哭,海大人是真的悲伤,此乃真正的忠君爱国。按照嘉靖帝的遗诏,海瑞不仅仅被放出,官复原职,随后升迁至大理寺丞,官至正五品,不久,任命再次下达,任命海瑞为都察院御史,官至正四品。
4.
1569年,海瑞任应天巡抚,所谓应天,指的是今天上海,江苏,江西一带的辖区。在旁人看来,这是一个肥差,如此庞大的辖区范围,光是赋税,就是一笔巨款,让人格外眼红。
他的任命通知一发出去,原来岗位上的同僚立即弹冠相庆,互相庆贺;新单位的官员,有关系的赶紧找关系,要改调其他位置,没有关系的人,有的甚至自动离职,也不愿意碰到这尊大神。
以致于后来,海瑞的官越升越高,但这些官职都有一个特点——高官闲职,没有什么发挥余地。海瑞这样的人,已经被朝廷高高挂起了。他就像一道匾额,只能让人抬头仰视,却无法接地气。
很快,当了半年的巡抚就被罢官送回了家。此时的海瑞内心愤怒,本想着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点什么,最后发现什么也改变不了。
万历十三年(1585年)时,海瑞又重新被起用,先后被任命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海瑞依然推举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的法正,两年后在南京去世。
5.
海瑞的家庭生活是被后人诟病最多的,他推崇“孝”,但他的孝却又是缺少人性、唯母亲是从的“愚孝”。
海瑞四岁丧父,母亲谢氏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对他严加管教,他们的道德感比常人要强烈,异常孝顺。
他一生有过三次婚姻,纳过两位妾,大夫人潘氏勤俭持家,性情和善,但却被性格刁钻的海母谢氏所刁难,甚至骂她是"女骡"转世。
后来因多年未有生育,在谢氏的要求下,潘氏被海瑞休掉。随后娶的许氏为海瑞生了两个女儿,但因为所生的不是儿子,同样为谢氏所不容而逐出家门。
三夫人王氏婚后暴卒,王氏死前一天,他的一个妾室上吊自杀。有人疑说是海瑞杀妻,当时传得沸沸扬扬,后来不了了之。
海瑞晚年又纳了一个妾,这个妾室的日子相对好一些。原因很简单,这个时候海瑞的母亲谢氏已经去世。
可以说,嫁给海瑞的五个女人,四个人下场悲惨。海瑞对待妻妾上,可谓薄情至极。
谢氏虐待自己的儿媳,原因很明了,因为没有生儿子续烟火。海瑞在三四十岁的年纪,还和母亲同睡一屋,随时等候母亲吩咐,只要是母亲谢氏提出的要求,海瑞都会无条件服从。
更加可怕的是,海瑞对待女儿的方式。家里的男性仆人给了海瑞五岁女儿的一块饼,女儿开心地吃着。海瑞看见后,暴跳如雷,怒骂女儿丢脸,“不再是吾的女儿”。五岁的女儿不再吃东西,活活饿死。最大的可能是没有人再给她东西吃了。虽说男女授受不亲,但海瑞的道德观念太极端了,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
海瑞的一生在我看来用两个字概括:清、愚。
他是清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叫他“海清天”。海瑞死讯传出的时候,南京的百姓罢市了,当他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祭奠哭拜的人达到了百里。
他是愚忠,针对大明朝官场的腐败至极,他要“众人皆醉我独醒”,他要用一己之力来挽救大明的风清气正,他要以死谏言昏聩的嘉靖帝觉醒,然而,他的愚忠没有换来大明朝的中兴。
他是愚孝,他孝母无底线,他对妻儿的管教将程朱理学的“严守妇道”的教义执行到了极点,最终留下“休妻虐女”的禽兽名声。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