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皖江明珠:宣州的崛起与进步(二)
唐代皖江明珠
宣州的崛起与进步
周怀宇
宣州南陵县建置了“铜官冶”,学术界关于“铜官冶”不太重视,其实,应该看到唐代“铜官冶”的建置,体现了唐代冶金业发展的新水平。这个机构和宣州钱监的性质不同,其建置的时间、管理权限、生产任务、相关制度等皆不同于宣州钱监。
查阅文献,宣州铜官冶的建置早于宣州钱监约一个世纪,大约建置于太宗贞观年间。《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宣州南陵县“武德四年隶池州,州废来属。后析置义安县,又废义安为铜官冶。” 这条资料显示了宣州“铜官冶”的建置历史,标志国家在宣州建置的冶金业机构,非常有价值。其确切的建置时间虽然不明,但是宣州铜官冶是在“义安县”的基础上建置,义安县由析分南陵县建置。查明“义安县”建置的时间,宣州铜官冶的建置时间自然明确。
唐代的历史文献中,义安县仅见于《新唐书·地理志》,没有其它文献记载。义安县的存废,与唐代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密切相关。唐初的行政区划调整主要在太宗贞观年间。武德年间(618—627),国家初建,“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一切处于草创阶段。 太宗继位,全国渐渐趋于统一、稳定,开始进行全国性的行政区划调整,从贞观元年(618)到贞观十三年,“并省”州县“定簿”,初步完成了全国道、州、县三级政区调整。高宗、玄宗时期,随形势发展有一些局部变化,但基本保持了贞观年间的政区“定簿”。义安县的存废,即可判断在贞观年间的政区调整时期,即贞观元年(627)至十三年(639)之间。铜官冶的建置与义安县相关,义安县是唐代贞观年间调整州县建置的产物,以后未再出现。所以,唐代宣州铜官冶的建置,可以判断为贞观前期,早于宣州钱监将近一个世纪,在全国的矿冶、铜冶建置中,属于较早建置的铜官冶。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废义安为铜官冶”,说明铜官冶的建置范围乃是原来的“义安县”,它所含盖的地理范围相当于一个县,连同矿山全部包含在“铜官冶”的建置中。不难看出,唐代国家建置宣州“铜官冶”的战略眼光,包含了采矿、冶铸、金属加工制造等配套成龙的建置。
唐朝宣州南陵县“铜官冶”的建置,其意义很大,第一,标志唐朝建置于宣州的冶金业机构诞生,这必将深刻影响唐代冶金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标志唐朝经略东南地区的重大方略,这一带是远离新生的唐王朝政治中心的地区,需要加强经略、巩固统一、促进社会稳定;第三,有利于促进宣州乃至东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唐代铜官冶建置以后,其主要任务是开采铜矿,冶铸铜材料,加工铸造铜器。唐朝职官制度明确规定各个冶监负责提供“兵农之器,以给军旅、屯田、居人焉。” 从这条资料可以看出,宣州铜官冶的职能有三,其一,提供军事上的军用器械;其二,提供农业上屯田农具的配件或者农器;其三,提供社会各个群体“居人”的生活用具,例如饰件、铜镜等。这三项任务决定了宣州铜官冶与稍晚建置的宣州钱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联系的在于都是冶铜业,又是同一地点采集铜材料。似乎机构重叠,其实不然,二者各自的职能不同,而有着严格的区别。
宣州钱监的职能是管理铸造钱币,属于金融系统。宣州铜官冶的职能是管理各种铜器制造,涉及到国家军事、屯田乃至国计民生的需求。
二者的管理机构也不同。在唐代的职官制度中,宣州铜官冶属于国家建置的“坑”“冶”职官系统,隶属于中央少府的“冶署”。唐代的“冶署”,负责“掌熔铸铜铁器物”,下辖“诸冶”。“诸冶”有固定的官员编制,监一人,正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监作四人、从九品下;典事二人;掌固四人。诸冶监建置于各地矿藏丰富的地区,有铜冶、铅坑、铁冶等。
宣州铜官冶的管理制度和宣州钱监差异很大。钱监,是国家管理钱币制造的机构,接受唐代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管制,其最大的特点是禁止私铸。铜官冶依据唐代国家关于矿藏开采和冶铸政策的精神,实行半开放式的管理制度,即民间“私采”和“官市”、“官税”相结合的制度。唐代允许民间私人采矿、冶铸,规定“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若白镴,则官市之。其西北诸州,禁人无置铁冶及采铁。若器用所须,具名移于所由官供之。”
唐代宣州铜官冶以外,另外建置有宣州铅坑、银坑,池州(代宗永泰二年重新建置)铅坑等, 这些冶、坑的建置,皆属于同一管理制度,显示了唐代宣州池州等皖南冶金、金属加工制造的兴盛与进步。
宣州的军械作坊是国家军用武器制造基地。代宗时期,由于淮南遭受旱灾,代宗下诏,暂停宣州的军械作坊,减省“征夫、役工”,节约开支。诏云:“淮南数州,秋夏无雨。扬、洪、宣等三州作坊,往以军兴,是资戎器。既属时岁大歉,虑乎人不宁居,征夫役工,损费尤甚。务从省约,以息疲人,亦宜并停。” 从这份诏书看,宣州的军械作坊具有一定的级别与规模,国家每年投入军械制造的开支很大;其管理权限直接掌握在朝廷,甚至皇帝直接关注。足见宣州冶铜业的生产规模之大、地位之重。
另外有一条资料可以窥见宣州提供军用器械的具体数量。元锡为宣州观察使,“长庆元年(821),进助军绫绢一万匹、弓箭器械,共五万二千事。”元锡进助国家的军用武器,一次达到52000件,可以管窥宣州军用武器的生产制造能力。
宣州的冶金业兴盛和发展,带动宣州本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深化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随之活跃,成为东南地区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唐代宣州,初期统领10余县。后来政区不断调整,至代宗时期趋于稳定,下辖8县。其人口繁衍,最盛时期有户121,204,人口884,985。同时期号称“扬一益二”的第一都市扬州,有户77,105,人口467,857,人口远远不能够与宣州相比。
农业方面,经过从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到玄宗时期,宣州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著名产量区。国家第一任漕运使,就是宣州刺史裴耀卿,他在宣州刺史任上,看到了宣州乃至东南地区的农业和各种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漕运改革,实行南粮北运,解决京师粮食短缺的困难。裴耀卿之所以提出漕运改革,前提是南方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和储存增加。裴耀卿是唐代漕运改革第一人,其漕运改革的起点自宣州开始。宣州由此加强了与全国经济交流,境内的社会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随之繁荣起来。李白有诗赠宣城宇文太守,歌咏宣州:“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元稹有文章记载:“宣城重地,较缗之数,岁不下百余万”。陈少游于大历年间历任宣歙、浙东、淮南三镇观察、节度使,史官记载说:“少游十余年间,三总大藩,皆天下殷处厚也。”足见当时的宣歙、浙东、淮南三镇被同等视为财力雄厚的大镇。经济的繁荣,可提供足够的资金和剩余的劳动力发展教育,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唐代科举取士,宣州有9名进士。其统领的宣、歙、池三州进士及第人数达到29人之多。
手工业方面,宣州各种手工业都很兴盛。纺织业方面,涌现出很多名品。例如“绮、白纻、丝头红毯、兔褐、簟、纸、笔、署预、黄连、碌青”等, 被列入贡品进入京师,流誉全国,很快成为市场上的精品。其中代表性的有“宣笔”、“宣纸”“红线毯”以及“空青石”一类的非金属矿物加工制造,不仅体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也活跃了本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宣州这座新型城市随之蜚声海内。
宣笔,尤为著名。唐代两位名人韩愈和白居易都留下了宣笔的佳文。韩愈《毛颖传》用神话的手法,记载了宣笔。白居易的叙事诗《紫毫笔》,记载了宣州紫毫笔的制作工艺。宣州陈氏制笔最有名,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求陈氏笔,仅给两支。唐代的女诗人薛涛在《笔离手》诗中称“越管宣毫始称情”,说明宣笔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
宣纸,在唐代已经成为贡品,以宣州泾县制作的“宣纸”著名。“宣纸”和“宣笔”,与歙州的墨、砚,被后人称之为“文房四宝”,蜚声朝廷,成为享誉全国的特殊手工业产品。
红线毯,成为宣州纺织品中的名牌,标志了宣州纺织业的进步,也带来了宣州纺织品的商业价值。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在京城长安“广运潭”举办了东南“轻货”博览会。唐玄宗为这次博览会赐名“广运潭会”,各种唐代文献皆有记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型的南方的手工业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的“博览会”,具有创造性。前来参加盛会的有南方50多郡,今安徽境内参加这次博览会的只有宣城郡。当时宣城郡漕船的“舟人”,服装一律用南方的服饰,“吴、楚服,大笠、广袖、芒屩”,载歌载舞进入广运潭——水上博览会会场。
这次“广运潭”大会,来自宣州的“宣城郡船,载有空青石、纸、笔、黄连”等名品展览。
空青石,是宣州出产的石材,自然花纹,可以观赏,又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称之为碌青、绿青、石绿。现代《全国中草药汇编》说中国古代“绿青”、“石绿”是一种玉料。俄罗斯等国称孔雀石,其颜色似孔雀羽毛上斑点。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它含铜矿物共生。宣州境内有铜矿,出产这类玉石。广运潭博览会展出空青石,说明宣州以“空青石”为代表的玉器加工制作已经成熟。
宣州的茶叶以及制作茶叶,出现了驰誉国内的“雅山茶”和“太平茶”。
陆羽在《茶经》记载了宣州的茶叶,认为“生宣城县雅山”和“太平县生上睦、临睦”茶为著名。
唐代黄山即位于宣州太平县地界。《茶经》记载的“太平茶”,即是今天著名的黄山茶。
(作者系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
童达清
制作:
主办:
宣城文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