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骑行日记050:低调的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

从拉卜楞寺到炳灵寺如果从地图的导航上来看需要4个小时,虽然距离不远,但是高速只到临夏市,其他的路况不好,车走不快,尤其是最后一段全部都是山路。
于是,我们留下充足的时间,早上就驱车前往炳灵寺,再过了临夏州之后不远处的刘家峡水库边上,看到路牌上写着“炳灵寺码头”,便拐到东干码头来问了下,这边坐船过去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可以拼船或者包船过去。
听到这样,心里不由得放松了,这下可以直接省下一个半小时时间,可以好好吃个午饭了,就拐到旁边的农家乐点了个水库产的红烧鲤鱼,又小躺了一会儿才慢悠悠的出发。
来到东干码头,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因为疫情影响,现在没什么游客,拼船是拼不满的,只能包船,费用要800元。这可为难我了,由于刚才磨蹭了一下,现在已经是两点半了,如果开车绕过去起码还要两个小时,怕是没有足够的游览时间,而且也累。后来,只好苦口婆心的讲价到500元,好不容易才搭上船,看来疫情期间出行的公共交通还是个问题啊!
甘肃有两大石窟,莫高窟堪称世界石窟SS级选手,一个藏经洞引爆了全球。麦积山石窟自从跻身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给自己拉高了不少知名度。只有这个炳灵寺石窟,明明也在甘肃,明明也有佛龛石窟壁画,但是在石窟圈里,仿佛这里是甘肃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一处石窟。如果它没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朋友没有推荐,我可能都不会知道。
古代人选择建造石窟的地方,必然奇峰异石,方便开凿和亘古长存。跟长城、金字塔、神庙、马丘比丘这些遗迹相同的是,材质首先就要选对了。炳灵寺也不例外,这里独特的红砂岩,在石材里面较为松软,太适合开山建造石窟了。
石窟位居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黄河岸边,所处环境为新生代早期白纪红砂若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依山傍水,秀美壮观。石窟艺术石林景观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炳灵寺独特的文化内涵。
前往炳灵寺最轻松愉快的交通方式就是坐船了,一路在刘家峡水库航线,丹霞地貌美景尽收眼底。
中国的石窟的开凿时间和佛教在中国开始盛行有着必然联系。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没有明显的文献记载,但是佛教也许就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慢慢传入了中原。
西汉东汉之后的几百年前,中原大地战乱不断,人们转而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从而给佛教在中原的盛行提供了契机。
莫高窟、麦积山和炳灵寺,都在丝绸之路打开之后的几百年开始兴建。其中炳灵寺石窟,便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即公元420年的题记,也是中国石窟纪年题记最早者。
炳灵寺石窟始凿于西秦,后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各代不断増修扩建,是丝绸之路起始段中原地区与河西走廊交接地带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寺,被誉为“中国石窟百科全书”的甘肃临夏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位于大佛左上角的第169窟是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
石窟上下四层,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这些造像神态生动各异,各有特点,有些带着敦煌色彩,有些看起来像是西域人。很难想象,在当时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又是怎样在风吹日晒中保存得较为完好。
在逛了几小时后,你会发现炳灵寺它与常规寺庙不同之处,来往的僧人不是很常见,似乎更像一个景区,但它们也有相似之点,它们都是在用信仰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先辈,为丝路上商队来来往往的商队保佑祈福。在当下亦或未来,这些石窟和古刹似乎已不能阻挡人心不古,但我们或许都应对此心生敬畏,轻舒一口气说:还好,还好,还能亲眼见到。
(0)

相关推荐

  • 沈子友——黄河明珠:刘家峡水库与炳灵寺石窟

    黄河明珠 --刘家峡水库与炳灵寺石窟 刘家峡水库,是镶嵌在黄河上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似乎无人不知.但却很少人知道,在它的深处,还隐藏着一颗更耀眼的明珠--炳灵寺石窟.由此,原本是一次单纯的山水之旅,增 ...

  • 甘肃这处石窟 精美堪比莫高窟 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却少有人知

    甘肃武威,古称凉州,是河西走廊最东端的第一重镇和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丝绸之路的繁荣,孕育了古城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名胜古迹,佛教文化更是光辉夺目,拥有多座著名的寺庙和石窟,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位于凉州城 ...

  • 丝路骑行日记012:中华文化教我什么是低调

    昨天雨骑50多公里到石家庄,天气预报今天又下雨,我已经受够了雨中骑行那种又湿又闷又脏的感觉了,于是决定留下来,把雨避开了再走.   早上逛了河北省博物院,下午去了昨天因为下雨只是路过的正定.我对于正定 ...

  • 丝路骑行日记 004:天津的妈祖竟然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今天在史超老师的陪伴下,我前往天津天后宫.说起天后信仰,它起源于福建,跟泉州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妈祖原名林默,出生于960年,是莆田湄洲岛渔女,而当时莆田是泉州管辖下的一个县,如果妈祖有身份证的话,那 ...

  • 丝路骑行日记 003:骑行路上最大的收获就是友情

    昨晚才刚抵达天津,我的中探协同学陈中怀就帮忙联络着组织车友互动,没想到天津的车友行动力超强,立马就组织起来第二天早上八点在津湾广场集合,一起骑行天津.   可惜天公不作美,早上六点半起床就看到窗外下起 ...

  • 丝路骑行日记 002:到天津见朋友淋雨也是快乐的

    昨天还在庆幸遇到一个好天气,一早起来就发现窗外挂满了雨滴,看来京津冀地区都没有可以侥幸的地方吖 下楼出门吃早餐时发现门口已经是一片汪洋,大卡车呼啸而过,激起惊涛骇浪,一旁的电动车只能无奈的承受巨浪的拍 ...

  • 丝路骑行日记 001:骑行陆丝,北京出发

    2021年7月11日,北京的运动爱好者们聚集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特步跑步俱乐部,为我骑行重走陆上丝绸之路壮行. 中国探协协会副主席孙东民.北京双奥博物馆馆长黄耀波.超级马拉松冠军许秀涛.库尔班吐鲁木民 ...

  • 丝路骑行日记005-1:从一座房子看中国瓷器发展史

    瓷房子地处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其前身为有着百年历史的西洋式小洋楼,如今成为了极具天津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早在2010年的时候瓷房子就被<赫芬顿邮报>评选为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和 ...

  • 丝路骑行日记005:吃货的本质,没错了

    天津是一个滨海城市,可是城市离海边却颇有点距离,从市区到海边前面得五十公里以上,海河从天津市区蜿蜒而过注入大海. 天津所在地原来是海洋,直到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代 ...

  • 丝路骑行日记007:空中看雄安,果然不一样

    虽然朋友告知我雄安新区目前没有什么可看的,但还是必须来打个卡,不能给旅途留下遗憾.   我向着雄安动车站的方向骑行,一路上并没有想象中高楼林立的场景,除了道路宽敞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随着距离逐渐 ...

  • 丝路骑行日记006:惊喜无处不在,暴雨随时来临

    最近的骑行都严重受到降雨的影响,天津的天气预报连续一个星期都有下雨,不得不说户外运动就是个靠天吃饭的活.   今天出发得晚,并不是因为下雨,而是因为学峰昨天有事离开了,而他的朋友称心又从深圳赶过来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