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思|在与自己为难的日子里
心理学认为人有两个自我,一个倾向于肯定,做什么事情都是一股劲儿地往前冲,接什么任务都是so easy。另一个则倾向于否定,做什么事情都想留有退路,干什么活都力求考虑周全。这两个自我时常博弈。
所在人的内在虽然有两个自我,但外部表现一般是统一的,这是他们相互博弈的结果。要是不能实现对立中的统一,那么这个人的人格就会分裂,两个自我就会从内心里涌向身体外表,在行动上就会自我矛盾、自我否定。那时你会看到同一个人,一会儿说:'行,这事我来干!”一会儿又说:“哎呀,这事太难了,我还真干不了!”你会极为痛苦,因为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干?还是不干?在面对无统一指向时,你会陷入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只好将任务分派他人。对于这种陷入自我分裂状态的人,只能同情,不能委任。
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自我分裂者,都有两个时时较劲的自我,我也不例外。大多数时候,我能够迅速统一意见,不为自我斗争而内耗。从本质上来说,我是一个比较“讨贱”的人,不喜欢在温水里煮青蛙,而习惯于沾着热水就猛跳。我愿意为自己的小兴趣、小爱好、小发展受一些自我折磨。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常常逼迫自己写点东西,长短不限,有感而发,无感读书。以输出倒逼输入,用写作的自我要求来促使自己放弃慵懒,勤于动笔,勤于观察,勤于反思,勤于梳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方面去剖析同一件事情。这样的思考后,呈现出来的文章往往是成体系的系列文章。相对于单篇的文章而言,系列文章的威力就像是全面开花,而单篇文章只能算是单兵作战。思考深度和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为了挤时间,我可能会早到几个小时。也可能利用大课间、午休或晚饭后等相对来说较长的时间段写作。
黄昏 杨之藏摄于2021年10月26日
我常常希望能够用除文章之外的另一种形式来呈现我的思考。于是就时而拿笔涂鸦。不求专业,不求形似,只求能表达我的所想所思,只求能够传达我的内心独白。练习日久,虽离专业画作相去甚远,但离心中所愿日益靠近。在别人看来是不务正业,在自我看来,却是舒畅心神,惬意无比。也算是敝帚自珍,孤芳自赏吧!
忽然就想起了《神雕侠侣》里的周伯通能够左右互搏。若是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同乐,当然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了。倘若无人可同乐,自娱自乐,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难道快乐会因人数而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