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篡改古人名作的古诗词,妙趣横生,千年后依然味道十足
有的诗词写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有的诗词则是从生活出发,用幽默滑稽的笔触写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历史上有大量名篇佳句,脍炙人口。于是乎,就有许多人通过改诗的方式在原作基础上产生新意义,具有了新味道。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欣赏3首篡改古人名作的古诗词,妙趣横生,千年后依然味道十足。
第1首:多事此劳扰,一日如一刻。便活九十九,凑不上一日。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经写有《司命宫杨道士息轩》,前四句为:“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苏东坡的意思是说,像道士那样静坐悟道,摒弃人间红尘,感受自然之气,一天能够当两天使用。这样的话,活七十年,就相当于一百四十岁了。
结果到了明代,那个编著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才子冯梦龙,却另有一番感慨。
他把苏东坡的诗改了几个字,变成了“多事此劳扰,一日如一刻。便活九十九,凑不上一日。”
冯梦龙的意思是说,人活着特别累,事情特别多,让人感觉日子过得太快了。眼睛一闭,眼睛一睁,一下子一天就过去了,但事情没有做多少,感觉更加烦恼了。
这样的话,一天好像才一刻,就算是活到九十九岁,也凑不齐一天。
冯梦龙用幽默滑稽的语调,感叹时光匆匆,感叹一辈子太短了。显然,这是冯梦龙的切身体会,与孔子所谓“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如出一辙。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时间,不要以后才知道后悔。
第2首,《嘲张师雄》:昨夜阴山贼吼风,帐中惊起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着皮裘入土空。
宋代的魏泰《东轩笔录》记载,在宋代时期,边塞非常流行一首诗:“昨夜阴山贼吼风,帐中惊起紫髯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把金鞭打铁骢。”
这首诗歌颂了“紫髯翁”这个英勇抗敌的将领。士兵们还没有全部出击,紫髯翁身先士卒,率先骑上铁骢马挥动金鞭杀向敌阵,足见英武不凡。
结果,当时有个叫“张师雄”的官员在边塞当官。
此人没有什么水平,但是擅长游走在官场上,各方面关系都处理得很好,还得到了一个外号“蜜翁翁”。
外号意思的是说,张师雄嘴巴像抹了蜜一样,让上司和同僚非常开心。而张师雄也得以坐稳这个位置。
让人好笑的是,有一天晚上,忽然有一个传闻,说敌军可能要来攻打边关。
这消息还没有准信,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张师雄已经吓破了胆。
他慌里慌张穿起两件皮衣,一头钻进了一个土窟之中,就盼着敌军不要发现他。
宋军的人发现张师雄消失了,连忙寻找,发现张师雄瑟瑟发抖的窝囊样,忍不住哈哈大笑。
于是乎,张师雄胆小如鼠的丑事就在边关传开了。
有人修改了前诗,曰:“昨夜阴山贼吼风,帐中惊起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着皮裘入土空。”
当地人管土窟叫“土空”,诗的意思非常明白,也非常犀利,生动形象嘲讽了这个张师雄的胆小怕事,嘲讽了宋代某些官员的无能,体现了宋代广大士兵和广大老百姓的无奈和辛酸。
第3首:南北斋生多发颠,春来争榜各纷然。网巾扯作黑蝴蝶,头发染成红杜鹃。日落二人眠阁上,夜归朋友笑灯前。人生有打须当打,一棒何曾到九泉。
宋代诗人高翥写了一首《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不得不说,高翥这首诗非常经典,指出:“人死如灯灭,老年人趁着还活着就应该多享福。
毕竟死了之后,坟场一片荒凉。子女们虽然说清明会上坟,但是到晚上就欢声笑语,忘了悲伤。而那些祭奠的酒,根本也到不了死人的嘴里的。”
到了后来,有两个同窗的读书人因为争名夺利而相互扭打在一起,简直斯文扫地。
于是乎,有好事者根据《清明日对酒》改了一首诗:“北斋生多发颠,春来争榜各纷然。网巾扯作黑蝴蝶,头发染成红杜鹃。日落二人眠阁上,夜归朋友笑灯前。人生有打须当打,一棒何曾到九泉。”
我们看到这首诗,真是幽默诙谐,妙趣横生。
网巾扯作黑蝴蝶,头发染成红杜鹃。黑蝴蝶和红杜鹃,也太形象了,画面感满满。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两个扭打的读书人头破血流的狼狈样子,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哄笑声。
人生有打须当打,一棒何曾到九泉。这两句也非常幽默,简直是对这次同窗扭打的最好调侃,韵味悠悠,让人千年后还是感觉很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