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旸:什么是武人气质? ——关于魏晋南北朝(2)

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间,除了魏晋勉强算是统一以外,到了南北朝就是长期的南北对峙了。那么,对峙的结局是什么呢?

北朝,从北魏,到西魏,到北周,到隋朝。南朝,从东晋,经过宋齐梁,最后到陈朝。589年,隋发兵南下,灭了陈。南北对峙,以北方战胜南方而结束。

为什么北朝会胜出呢?这当然是因为北朝实力更强。仅从人口数量来说,北朝就大大强于南朝。北魏末年,人口总数就已达到2000万-2500万。南朝这边呢?陈朝灭亡前夕,人口只有200万。

而且,南朝这个200万人口,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三国时的东吴,人口总数就是200万左右。从东吴,经过魏晋南北朝这么多年,南朝的人口居然没怎么增长。

其实南朝人口不是没增长。这里说的人口数量,指的是在政府“编户齐民”册子上的人口,是给政府缴税、服徭役兵役的人口,也就是国家掌握、控制的人力资源数量。这个数量多少,直接决定了国家能有多少兵,能有多少粮草,战斗力有多强等等。

南朝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新增人口并没有进入政府的“编户齐民”,而是隐藏在世家大族的庄园中。这些人口的情况,国家不掌握。这些人因此也不向国家缴税——他们向世家大族交纳佃租等各种钱。这些“隐藏”人口到底有多少,缺乏史料记载,历史学家也搞不清楚。

可见,南北方之间,整体经济实力的差距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南北朝国家实力之间,确实差距很大。打起仗来,南朝就只能“败北”了。

可见,南朝之败,实际上是败在国家组织、管理、动员的能力上。因此,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北朝的国家能力比南朝的国家能力强?

北朝国家,可以称之为“武人”国家,南朝则是“文人”国家。北朝战胜南朝,实际上是武人战胜了文人。那么,为什么武人会战胜文人呢?

说武人战胜文人,当然是一种修辞。双方在战场上直接交手的,一定都是武人。南朝并不会派出一群书生来和北朝的大兵们打仗。对此完整的表述是:按照武人气质治理的国家,最终战胜了按照文人气质治理的国家。

说到这里,就引出了魏晋南北朝历史中一系列特别有趣的知识点:什么是武人气质?什么是文人气质?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建立北魏的鲜卑人拓跋氏,本身就是擅长骑射的马上民族。虽然经过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武人强悍善战的特质还在。而且,造成北魏灭亡的“六镇起义”的那帮人,就是一帮职业军人。这批人后来发展演变成为著名的“关陇贵族集团”,势力、影响一直延续到隋唐。

北朝那些朝代,什么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之间,战争不断。关陇贵族是一个军功贵族集团,是一群能上阵打仗的武人,就是靠军功一步步高升。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自己亲手开弓放箭射死他哥哥的。这可不是文人能干出来的事情。所以,北朝是由武人治理的国家。

南朝这边呢,虽然皇帝中也有好几位武人,但南朝国家最大的特点——或者说问题,就是世家大族和皇权几乎平起平坐。而世家大族靠的是血统出身,论资排辈,基本都是文人。写文章作诗是高手,但打仗冲锋之类,就别提了,骑马都费劲,只能骑逍遥马。所以,南朝是由文人治理的国家。

武人和文人治理国家,有什么区别呢?

有一句俗话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的意思是:文人之间的高低优劣,因为没有客观标准,很难评定。

司马光和王安石,谁的文章写得更好?苏东坡和米芾,谁的书法水平更高?永远也说不清。文人的水平,没有公认的、绝对的“第一”。

武人就不一样了。武人比较,是有客观标准的。谁更能打,较量一下即可分出来。一战下来,一个站着一个躺着,甚至一个活一个死,一清二楚,毫无争议。所以,武人之间较量出来的那个“第一”,大家都没话说。这个第一就是第一,和第二不会混淆。

这种“是否有客观标准”的差异,是武人气质和文人气质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因为有客观标准,武人就形成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思维方式。落实到治理国家上,那就是重视军功、奖惩标准明确、看重实效、规则明确等等。

事实上,不仅武人,每当国家处于要真正做事、不容懈怠的时候,武人气质都会占上风。秦国的商鞅变法,核心就是武人气质。上阵杀敌,凭首级来报功,有了功劳,就升爵位,扯别的没用。“首级”这个词,就是从那时开始指代人头的——敌人人头的那个级别,就是首级。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提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说也是武人气质的表现。当国家真正要行动起来,要完成重大事业的时候,就会转向武人气质。

相反,因为没有客观标准,文人就形成了“重资历、看出身、混圈子、讲品级”的思维方式。没有客观标准,就要转而采用主观标准。而所谓主观标准,无非就是圈子里大伙儿的共识。东汉后期,就有所谓“月旦评”。社会上的名士,给别人做评价。这种评价,对那个人的仕途,往往至关重要。

曹操花很大力气去巴结当时的名士许邵,软磨硬泡,终于得到了那个著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因此暴得大名,不久后就成了“孝廉”,在洛阳当了官。

因此,文人治理国家时,不会像武人治国那样重视实实在在的功劳,而是会重视各种“柔性指标”。说到底就是,更看重“你是谁?你是不是我们圈子里的人?”而不是看重“你做了什么?”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文人治国的典型表现。后来贯穿南朝的世家大族,也是文人治国的结果。

武人重视功劳、重视实际效果的气质,在治理国家时,就表现为中央集权、法律发达、强化吏治、论功行赏,赏罚分明。这显然是国家治理的高水平状态。这样的国家,当然能力更强,战斗力更强。

反观南朝,因为是文人气质治国,所以实实在在的功劳,从来不重要。世家大族的子弟,也从来不以建功立业为荣。在他们看来,那都是“下等人”热衷之事。他们这些“上等人”要做的,就是用各种方式把自己和“下等人”区分开,然后就可以尽享荣华富贵,不用担心“泥腿子”闯进来了。

这些强化圈子,区分“上等人”“下等人”的方式,既包括发展各种高级文化,比如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也包括狂饮烂醉、吸毒(五石散)、神秘主义宗教等等。鲁迅研究这段历史的文章,就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南朝文人的这种状态,很有利于文艺的进步,比如有王羲之那样的大书法家,有昭明太子萧统那样的大文学家,但在治理国家上,就泛善可陈了。

可能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大老粗”武人治理下的北朝,不仅国家整体实力和军事实力大大强于南朝,在法律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居然也遥遥领先。中国法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唐律,就是北朝法律的延续。在学校制度方面,北朝也进步很大。满腹经纶的南朝文人,在法律、教育上反倒建树很小。

科举制是隋朝的一大创举。其实,科举制虽然属于“文”的领域,但以公开的考试选官,这其实是武人气质的表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南朝的那些世家大族,可不会接受科举这种制度。我家四世三公,凭什么要和你们这些无名小辈一起考试。朝廷的官位,就是给我家准备的。小子们滚开!

南北法律制度的优劣差异,也是同样原因。世家大族,绝不愿意接受法律的约束。他们要的是种种特权——别人没有他们独享的特权。法律根本不可能管住他们。只有在皇权强大、重视吏治的北朝,法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北朝战胜南朝,就是武人政权战胜了文人政权,也就是武人气质——重视功业、讲究实际,战胜了文人气质——混圈子,务虚名,讲身份。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会想,文人太讨厌,真是一群误国的废物。

其实也不是这样。文人及文人气质,自有其重要的作用。

武人治国,重视实际,看重效果,可以让国家能力快速提升,国家实力和战斗力也就相应快速提升。文人治国,往往影响国家能力,导致国家孱弱,不堪一击。

如果这是全部的话,那么,在残酷的国家间竞争中,武人政权就会大量胜出。文人政权不被彻底灭绝,也只会被边缘化,在偏僻地方苟延残喘。

人类的历史显然不是这样。

人类有史以来的国家——尤其是那些蛮族政权,基本上都是武人当政。一帮大老粗甚至文盲,成为国王、可汗、单于和贵族。但是,这些武人国家的绝大多数,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消失在历史深处。大部分连历史记载都没留下来。

中国这样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文明,其实是文武兼备的结果。武人带来强有力的国家治理,保持和提升国家对内的执政力和对外的战斗力。文人的价值和作用,则体现在对文明基本价值和框架的提炼和塑造。

前面文章中提到的秦汉以来的“政治模板”。这可不是武人能洞察的。这是文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进行哲学性的深入思考,归纳总结出来的极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构成文明的基础要素,和国家能力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它们能在长时段中决定文明的命运和发展。

所以,如果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的话,那就是文武之道,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文武兼备,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国泰民安。

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这段话很精彩、很动人,生动表达了读过魏晋南北朝历史以后的感受,惜乎文学性过强,具体的含义不甚清晰。从文武兼备、不能偏废一方的角度,或许能对这段话有更全面的理解。

一个伟大的文明,一定是多种人类优秀特质凝结、锤炼的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