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变的国器:明代特务统治的兴衰(明初篇)(重磅好文)
(朱明皇帝自太祖起骨子里的流氓气、暴虐晦暗的底层心态,以及对家族利益无以复加呵护的小农宗法意识,造就了汉人王朝有史以来最严密黑暗的特务统治体系,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社会溃败、阶层矛盾和制度崩溃,其影响一直延续至明亡,成为狡猾满洲权贵集团的“前车之鉴”。左一起即为洪武早期权相胡惟庸(剧照))
“洪武肇始”:锦衣卫、胡惟庸案以及“皇帝的替罪羊”
元顺帝至元十二年(1346),22岁的淮西草莽青年朱重八脱去身上满是恶臭虱子的陈年破袈裟,扔掉常年化缘的破瓷碗和打狗棍,作出了有生以来最攸关的抉择:率领几个志同道合、兴汉复宋的同乡发小,一起去投奔身在临近滁州的同乡长辈郭子兴。要不是已被元末的天灾人祸和绵延饥荒逼得走投无路,倘若还有一口发霉饭团可以下咽,这个底层流氓决计走不上彻底早饭的绝路。他也万万没曾想到,汉人正统的统治地位在他手里最终走向彻底终结,他煞费苦心、自以为完美无缺的日后底层设计,被后世乾隆认定为“终害有明三百”。到了至正二十三年(1367),朱重八早已百战成诗,由其义父郭子兴赐名朱元璋,并以西平粗敢无谋的“汉王”陈友谅、东灭龟缩平江苏州府、毫无大志的“吴王”张士诚的威望功勋,在李善长、刘基等文武的“再三规劝”下,于金陵城登基称西吴王,次年,朱元璋眼见时机成熟,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纲领口号,下令挥师北伐,并于同年攻克元大都燕京,元帝在“朕岂可复为宋徽宗”的慨叹中仓皇北遁,明朝建立,是为太祖高皇帝,建号洪武。
在众臣幕僚一直以来的印象记忆中,朱元璋素来宽以待人,礼贤下士,和大家也一直情同手足,同甘共苦,却未曾料到夺取江山的他会很快撕下“恢复大宋天命”的使命愿景,翻脸如翻书,不仅在大多制度设计层面故意因袭金国-蒙元落后野蛮的旧制,还很快在皇家护卫队---殿前迎鸾司的基础上创制了汉人朝代有史以来的首个专业御用特务机构--锦衣卫,并赋予其最高首脑都指挥使(千户)从五品的位阶。更为重要的是,锦衣卫官吏虽名义上品阶不太高,但直接听命于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手里得心用手的爪牙。洪武十一年(1379),开国宰相胡惟庸被告“私通北元,意欲谋反”而被扒皮萱草,株连九族,其党羽“胡党”亦被屠戮殆尽,前后清洗达四万余人,成为十四世纪史无前例的恐怖政治事件。在这其中,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镶龙扮演了极为积极的角色,从事先按照太祖暗示布置卧底眼线,到窜供“胡党案词”,再到指挥落实清洗扩大化,毛不遗余力,但令他也没曾料到的是,仅仅三年后,他便被以“胡党余孽”的身份秘密被逼供认参与谋逆,简单刑讯即宣布处决,死时全身赤裸,伤痕累累,尸体亦“被失踪”,着令喂狗,成为太祖的一颗马前卒和“替罪羊”......
“永乐修正”:新增东厂和“恐怖平衡”,特务统治全方位升级的时代
(明太宗(成祖)朱棣,有着较之父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邪恶和残暴,更有着有所过之而无不及的病态权力欲望。迁都北京并增设凌驾于三法司和锦衣卫之上的新机构东厂,标志着明代特务统治的全面升级转型和政治权力恐怖平衡和博弈的微妙变化)
1398年(建文二年),太祖法定接班人、嫡皇孙建文帝朱允炆的叔父朱棣在内应的里应外合下,几乎兵不血刃进入熊熊烈火的京师应天府,踏着建文旧臣和文武的累累尸体和斑斑血迹,面色铁青而又冰冷地登上御座,改元永乐,是为明太宗(嘉靖年间改庙号成祖)。朱棣的上位,不仅使得统治正日益松动,专制渐进开明的建文模式很快灰飞烟灭,让明代的最终溃败成为定局,更空前强化了太祖以来最大政治遗产之一的特务统治。永乐五年(1404),朱棣正式迁都其藩地北平,并改为京师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南京,并强迁江淮及苏杭大户人家数十万户以充人口。顺便提一句,现今北京土著汉人(不考虑满人因素)基本源自江淮(安徽南部、江苏中南部)以及浙东(当时包括苏州到浙江东北部的湖州、嘉兴、绍兴等地),古典意义上的华北汉人早已基本被蒙古人屠戮殆尽,中国的南北差距由此不断拉大。也就在同一年秋十月,朱棣权衡再三,决定建立独立并凌驾于锦衣卫及三法司之上的“大明东缉事厂”(东厂),其首脑为东厂提督,正三品官阶,皇权特许,便宜行事,允许直接缉拿除内阁首辅(在明代相当于宰相及政府首脑)以外的任何文武官员,锦衣卫都指挥使也必须畏其三分(到明后期更是沦为东厂附庸,天启熹宗朝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许显纯既是先帝孝宗皇帝曾外甥(虽隔六帝五十余年,但其母亲辈分很高)更是“九千岁”魏忠贤的家臣鹰犬)。为了彰显其恐怖效应和皇权威慑,东厂提督可穿着蟒袍(地位仅次于龙袍),手持御赐令牌,用以先斩后奏。东厂的建立,在原先皇帝、文官集团(内阁首辅为首)和旧有特务势力锦衣卫的微妙三角关系之间又新增变数,影响极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