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14

“自由发挥”的箱柜。
求个般配。
云龙纹。
富贵。

紫檀水龙纹宝座。
兴隆的“改款”。

从云龙到水龙。
与上博藏品相同的造型,不同的纹饰。

细节。
用心,专心。

“自由发挥”的紫檀蟠龙几。

珐琅面紫檀条桌。
清式。

珐琅面特写。
兴隆主人介绍,这件珐琅是从香港的中艺回流的。大概是刘主席年代的出品。
众所周知,在“出口创汇”的计划经济年代,国内可见的好东西,往往是“出口转内销”。
这一件就是当年的出口货,国字号的“工艺美术品”对口出口渠道,在香港的销售平台叫做“中艺”。
顺便提提大名鼎鼎的“景泰蓝”与“珐琅”的关系如下:
景泰蓝,原名“铜胎掐丝珐琅”,在明朝景泰年间风行,以富贵华丽的蓝色制品最为出色,而习称“景泰蓝”。
所以,这件珐琅面紫檀条桌,大概也可以称“景泰蓝面紫檀条桌”。

明圆清方,这件紫檀长物确是非常的方正。

细节。
万字纹与吧嗒玛(满文音,释义“火树银花”)。
手工雕刻的痕迹清晰可辨。

紫檀。
贵气逼人。

算是架格还是多宝阁? 
台北故宫的多宝阁尺寸纤小,百转千回。一只手可以提起。
底座精美的兽头纹饰,富贵本色。

紫檀条桌与委角面杌凳。
如果按照小几为桌大几为案的说法,这样尺寸的长物算是条案也说得通。

紫檀条桌的浮雕饕餮纹。
乾嘉年代金石盛行,源自上古青铜器的饕餮纹饰风行一时。
手工雕刻的豁刀难免。
有时候,人最靠不住。
机器毕竟没有情绪波动。

紫檀条桌的清式内翻回文马蹄足。

浮雕回文与吧嗒玛托腮。
手工雕刻。

紫檀委角面杌凳。
用工讲究。

艺术馆三楼风貌。
紫黄济济一堂。

紫檀仿青铜器锦地龙纹条桌。
这件长物的博古气息自然是扑面而来。
乾嘉时代考据学盛行,其中一大建树是对青铜器文字与纹饰的研究。
上古的青铜器文字,又称“金文”。
说来也是个“与时俱进”。
汉代以前的文字中的“金”往往指的是青铜。(当年的青铜器是很贵重的物件。)
在上古那个“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年代,祭祀所用的青铜礼器,就叫做“吉金”。
所以,乾嘉年代关于青铜器文字与纹饰考据的著作,往往叫做“吉金录” 。
说来也是无奈,乾嘉年代的汉文化精英把主要的心思放了去考古与考据,一个主要的原因,竟然是乾隆年代大行其道的文字狱。简单地说,叫做逃避现实。不“与时俱进”。
不过,一头钻进“故纸堆”,也比做趋炎附势的歌德派要清白些。
王世襄先生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的行径,大概也是类似的一个“逃避现实”,说重一点,叫做“抗拒工农改造,拒绝接受再教育”。竟然把心思放在了四旧的破家具与没落剥削阶级奢靡生活习气的鸽子,蛐蛐,獾,鹰,哪里有一点劳动人民的感情?

仔细看看纹饰。这样的工,很考究了。
无语。
所谓的用心做家具,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即便是曲高和寡。
总有些东西,是不去算性价比的。
精益求精。
用心,精心。

且跑个偏,聊聊“文字狱”的“文字”。
始于雍正的“文字狱”,到了乾隆登峰造极。
如今对这段历史着墨有限了,毕竟和谐第一,雍乾之所以用“文字狱”这一手段“禁锢”思想,所追求的也不过是“社会稳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提。
而“文字”的审美,窃以为是“文人家具”中“造型”艺术的真谛。
早三两年曾写过这样几段话:
。。。。。。
正在潜心感悟如何去品味怎样把"险峻"表现为"平稳".
据说欧阳洵的书法就是这个"型".
家具型材艺的"型",觉得与文人结字的审美搭配,多少有一些牵连.
木工凭借榫卯而结木,广东俗话称"斗木",文人则是把点横竖撇捺等等的元素以书法审美的观点去"结字",出来的效果,求的大体上也可以说是一个造型的美感.
从前是不大理解如何从平面的书法中观摩出三维立体的美.
后来依稀感觉到大字与小字的书道有别,以及平放的书法与挂起来看的书法不尽相同.
文人家具的文,窃以为主要的在"型"上. (2008-5-9)

关于"型",在下一直有些踌躇.觉得从书法审美的角度去理解前朝文人的审美标准,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够得及些许的"宁古无时,宁朴无巧"的皮毛.
明黄文人家具,窃以为还是与崇尚嵯峨昂藏的宫廷家具有方向的差异.

比如说,明朝大家董其昌的书法以"平淡天真"流芳.满清文字狱以前的传统中国文人追求的""古朴,无时,含蓄,质拙",这样的审美取向,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立体造型的家具的亲疏与取舍. (2008-6-30)

有时候琢磨明黄文人家具的"型"不得要领,后来偶然拜读关于书法结字造型的"瘦劲",真有点豁然开朗的释怀.
文人的文气,也可以有力道与劲的追求.
好比书法写字,纤瘦并不难,难者在于纤瘦而有劲.
然后,再去重新瞻仰上博.
细心体会着平淡天真,险绝与平稳的对立统一. (2008-7-4)

有说明式家具是造型的艺术.
也许,一孔之见罢,借鉴书法的审美角度去观摩揣度这些明黄文人家具,未尝不是一种有收获的尝试.文人书法,讲求的是笔画的"结字",结构的对立统一.
细细地去体量,在明黄文人家具中,多多少少的,或许也可以感悟到一种"温润秀劲"的风范,如明代大书家董其昌的"平淡天真",九成宫欧阳洵的于规矩方圆中见飘逸,于方整平正中见险绝. (2008-7-10)

仔细从造型的角度去观察这些(上海博物馆)明黄家具的细节,窃以为有点类似文人笔下的笔划,方寸之间有变迁.用上博的话来说,就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方如此,圆如此,冰盘沿的造型也如此.
用书法的词汇描述,大概就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2008-7-17)

且在此对上博所见的实物做一个大致的总结如下:
材:
老黄不分海越;
老紫檀中包括了檀香牛毛纹紫檀.
艺:
艺无分古今(感谢掌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器,今定胜昔.
型:
正尝试着以书法的结字审美去体会文人家具的造型变化。(2008-7-20)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9683&extra=&page=88 [林海微澜:风华绝代]

一孔之见吧,中华文化中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窃以为是“书法”。
明式文人家具之所以能够获得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普世人群的广泛赞誉,其根本的原因,窃以为是这些前朝长物在造型上所彰显的普遍的“艺术”价值,代表了人类审美的共同的美好追求。
而这些前朝汉文化精英群所钟爱,所使用的这些“文人家具”之所以为“文”,是这些长物在造型上,器型上,符合文人的审美观,合“眼缘”。他们的审美,其柱石与根基,是传统的汉文字书法之真行隶草篆。
简单地说,文字的结字之美,窃以为是赏鉴明式文人家具造型的一个主要思虑。

明式古典家具的前辈收藏大家陈梦家先生,就是一位著作等身的文字学家。(2011-4-11)

陈梦家先生当年“获罪”的一篇文字如下:

1957年5月19日,《光明日报》的《文字改革》双周刊第82期发表陈梦家的《关于汉字的前途》。文章分四个部分:一、什么是汉字?二、汉字有哪些缺点?三、如何改进汉字?四、对研究汉字的意见。这篇文章是陈梦家3月22日应邀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作的讲演。文章关于简化字问题说到:

  简化汉字要有步骤,有原则。不要图快,不要随便简。简化的目的是把汉字改得更简单,好用。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要混淆。

  现在《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有许多简化方法:(一)古已有之。(二)习惯上已有的。(三)同音替代。这不应属于简化字的范围。……(四)省略字的一部分。……(五)草书替代,但要楷化,好与其他字调和。……(六)连类而改。象观、欢、仅、汉、叹。后边这几个字我不认识,看起来象念又,因为声旁都是又。
  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替代和偏旁省略。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文字应当简化,但不应因简化而混淆。如“隻”用“只”替代,“儿”和“几”、“凡”字形相近等。有的字简不了几笔的也简化了,如“喪”、“亞”简化成“丧”、“亚”。有的字省略的没有道理,如列宁的“寧”字省作“宁”,而“宁”本是古“贮”字。“愛”简作“爱”,我看有个“心”满好。

  我是研究文字学的,我是爱护汉字的,也提倡简化字。可是我觉得简化汉字公布的太快,没有考虑好就以国务院的名义公布了。公布之后没有注意缺点,只是向印刷出版部门问了问好不好,发了些表。外面对简化字意见颇大,因为是用国务院名义公布的,所以有时就不便再提意见。因此,我建议:(一)再来一次大规模地收集缺点的工作,不要问人家好不好,要问人家什么地方不好。(二)停止公布简化汉字。这并不是说不要简化了,还要进行研究工作。(三)考虑收回已经公布的简化字,把简化得妥当的加以公布,尽可能少公布,那怕十个字也好,公布时把理由根据交代清楚。

(林海微澜eddie)

关于家具造型的审美,在下也是揣摩良久。
东方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不过,人类拥有共同的美好追求是跨越文化,跨越地域,跨越时空,跨越种族的普世真理。在审美艺术方面,西方的最高代表,首推的载体是建筑,西方的建筑,涵盖了立体造型,壁画,油画,雕塑等多个具体表现形式。而在东方,尤其是汉文化之流风余韵所及,窃以为书法当仁不让。
新近读到学贯中西的林语堂老先生关于“书法”的论述如下:
“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中国的建筑,不管是牌楼、亭子还是庙宇,没有任何一种建筑的和谐感与形式美,不是导源于某种中国书法的风格”。
“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优雅、雄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有时甚至是懒懒散散或参差不齐的美。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

家具赏鉴的“型材艺”之型,窃以为不妨从书法审美的角度去理解,或许比早几年专家名嘴的“佛法道释”大杂烩要来得更“通”一些。

惭愧,我们这些红旗下长成的一代,传统文化教育“先天不足”,负笈十几个春秋下来,一边倒地西学的“术”为主,中学的“学”,尤其是书法为主的艺术美学大概十窍通了不到一窍。
殊途同归,王世襄先生在研习明式家具的时候,也把目光投向了传统建筑。稍稍读一读《明式家具珍赏》,就明白怎么回事。
旧文化的学人,在传统审美上笃定比今人更接近明代文人的思维与偏好。

顺便说一句,在下读到的林语堂先生的大作是号称国内第一个全译本的中文译本《中国人》。
家母某日饭后信手一翻,嘟囔了一句:这个翻译不大好,原本是英文的,解放前不叫《中国人》。
在下不解:解放前这书叫什么名字?
母亲答:吾土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2011-4-11)

[红小兵:强烈锋利的侧光,最利于看清铲地是否平整,是否干净利落。
同样,紫檀优秀的木性。在这种纹饰的表现近乎完美。
其他材质如此细小的断面,恐易出现崩茬。。。。]

感谢红小兵同好的美照如下(肯定远胜俺的索尼卡片机W35)

漏捡依旧大人摄影作品。
感谢莱卡。

莱卡相机出类拔萃。(惭愧,当年不晓得,正确的写法是:徕卡。20200310补)
说起莱卡,有位家在广东的兴隆紫黄大藏家还经历过一段颇让人感慨的往事。
这位藏家平时喜欢摄影,尤爱莱卡,造诣颇高。
某次受供职报社的专业摄影同好之邀,一同去采访某位华人精英。
该精英名动四海,于是闪光灯环绕。
里外三层,除了这个藏家是冒牌货,其他通通都是职业摄影记者或文字记者。长枪短火,好不让人眼花缭乱。
精英却独独走过来,专门和这个冒牌货握手致意:“我也喜欢莱卡。。。。。。”

喜欢也好,爱好也好,首先是个唯心。
于是情有独钟。
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位华人精英的名字,叫做丁肇中。
诺贝尔奖得主。

丁肇中先生当时还饶有兴致地说:手上一部莱卡,走遍世界各地都有朋友。

愈欣赏,愈懂得欣赏。
美酒如此,莱卡如此,紫黄亦当如此。
约定俗成,是谓文化。

(冒牌记者当时用徕卡拍摄的丁肇中先生的照片,感谢。)

早两年在古典网发过一个“点灯”的帖子,那边改了版,不容易找了。
还记得当时写过一个关于丁肇中先生的段子:
央视《大家》栏目记者早几年曾访谈这位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对白如下:
央视:您兄弟四个中排行第一是丁肇中?
          老二丁肇华?
          老三丁肇民?
          老四丁肇族?
丁:不,老四叫丁肇国。

http://www.xxhh.net/oubb/49/599363.html
http://video.sina.com.cn/v/b/22090367-1593866177.html

(2011-4-12)

(0)

相关推荐

  • 印度小叶紫檀家具,佳士得拍卖款,如意纹马蹄条桌

    规格:129 *39 *84cm 与拍卖原款尺寸一致 来源:2006年香港佳士得 春拍款 条案,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家具,一般置于中堂下侧,桌椅后侧,用于摆放装饰品之类物品,属于长方形的承具,是陈设中最常 ...

  • 有庙堂之气,西番莲条桌,紫檀木家具

    小叶紫檀西番莲条桌 尺寸:108x36x82cm 清式家具繁复华丽,重雕刻重装饰,开辟出了不同于明式家具的另一种审美风格.清乾隆朝,紫檀等家具雍容华贵,其上图案的缤纷,纹样多样,灿烂之极.似乎此时是图 ...

  • 学生必读,学书法必看:了解汉字简化字的前世今生《简化字总表》

    今天分享的是<简化字-总表>从此进入了汉字简化的阶段,很多繁体字都被简化了,也利于大家的汉字书写,对于当时扫除文盲有积极的作品,其实还有很多难写的字未被简化,如嬜,爨等等,应该再进一步进行 ...

  • 明清家具极其少见

    造就明清家具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文人的参与.例如我们在唐寅的临本<韩熙载夜宴图>中发现,他在画中增绘了20余件家具,充分说明了文人对家具的特殊兴趣.文人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 ...

  •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08

    伍炳亮先生简介. 艺术馆二楼陈列之三. 这也是官帽椅,俗称四出头.不出头的叫做南官帽. 罗锅枨条案居中.这样的罗锅枨,主要是美观而已,对结构稳定的贡献有限. 罗锅枨何时开始出现?目前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 ...

  •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07

    看了佛龛,再仔细瞧瞧佛龛下的这张半桌. 半桌,顾名思义,算是半张,不过这"半"指的是桌面的一半. 于是,全桌则是正方形的方桌,八仙桌,就是这么一个正方形的方桌. 半桌,在有些地方也 ...

  •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06

    德不孤必有邻. 二楼风范. [poiu0050:重檐歇山顶,采用这个级别的顶,檐角上的走兽应不少于七只,两只的话,这个建筑形制就有点不对了.... 屋顶正脊两侧大吻,只能用于官式建筑上, 这件就是皇家 ...

  •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05

    看完了一楼的正房,且慢急着上楼......还有侧室. 一楼楼梯下,楼梯旁的厢房与周遭,同样的是紫黄. 楼梯一旁不起眼处,一腿三牙明式条桌......黄花梨. 高仿......陈化的皮壳.北方的称谓是& ...

  •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04

    来个济济一堂:紫黄. 分别是打灯和不打灯的效果. 黄花梨嵌紫檀. 这个大屏风很出彩,看看细节. 再仔细看看这五件一组的宝座,同样的紫配黄. 精工重器,如今越发难得了. 材料的门槛越来越高,尤其是黄花梨 ...

  •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03

    继续.一楼的紫檀重器. 檀香紫檀水龙纹宝座,一套四件...面对面陈列 软屉座面. 紫檀精工,细致入微的东阳平雕风格,很传统. 仔细看看细节.全手工.分别打灯与不打灯,看得很真切,窃以为是当今的观止级别 ...

  •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02

    再来看看这成套的紫檀制作: 水龙纹五足圆台凳 先上个不打灯的...陈化后的紫檀,沉稳肃穆 闪光灯下... 这样的紫檀,窃以为大概与"酸枝"不存在"象"吧 尽管也 ...

  •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01 (2010年末始发于古典网)

    (这是2011-1-1起在麒麟网迷糊的客厅的转帖版,图片整体上被压缩,解像度剧降) (没想到还能复刻这个帖子,因为古典网早就报销了.当初转到70"迷糊的客厅",已经留意到,照片被自 ...

  •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16

    好好看看正堂紫檀宝座前面的这件东西......凉榻. 先来个整体. 落落大方,简单,简朴,简约,......捡漏? 这件是到代的长物. 入了明. 兴隆断了代,三百六十年以上了. 黄花梨三弯腿凉榻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