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一十七首《巴女谣》(于鹄)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巴女谣

     【中唐·于鹄·民谣体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拼音版

bā nǚ qí niú chàng zhú zhī,ǒu sī líng yè bàng jiāng shí。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bù chóu rì mù huán jiā cuò,jì de bā jiāo chū jǐn lí。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作品介绍]

《巴女谣》是唐代诗人于鹄采用民谣体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一十。此诗描绘一个巴女唱着《竹枝词》,在“藕丝菱叶”的江边牧牛,“日暮还家”不愁会弄错,因为“记得(自家门口有)芭蕉出槿篱”。全诗就像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小小风俗画,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巴女的可爱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使此诗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注释]

⑴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
⑵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
⑶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傍:靠近,邻近。
⑷还家错:回家认错路。
⑸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译文]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大历、贞元间人也。隐居汉阳(今湖北武汉)山中,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其表现手法颇为冷隽。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全唐诗》存其诗约七十首。

赏析

壹/

文学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新动人。
下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然是小孩儿天真幼稚的说话口气,像是骑在牛背上的小女孩对于旁人的一段答话。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木槿入夏开华,花有红、白、紫等色,本是川江一带农家住房四周通常的景物,根本不能以之当作辨认的标志。小女孩这番自作聪明的回话,正像幼小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我家爷爷是长胡子的”一样的引人发笑。诗中这一逗人启颜的结句,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古人说:“诗是有声画。”这首小诗就是如此。因为它不但有形、有景,有丰富的色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芭蕉的新绿和竹篙上紫、白相间的槿花),而且还有姑娘清脆的歌声。《竹枝词》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从诗人刘禹锡的仿作来看,讴歌天真纯洁的爱情是它的基本内容。从此诗中可以想见,这位巴女正是在纵情歌唱着她青春的情怀,这从“藕丝菱叶”似乎也能得到一点暗示。而且,妙就妙在她是骑在牛背上,一路走一路唱着,像移动的电影镜头一般,慢慢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空阔的远方。“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使整首诗充满乐观开朗的气息,给予读者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
这是于鹄采用民谣体裁写的一篇诗作,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一个侧面,读来饶有隽永动人的天然情趣。

名家点评

清代袁枚:宋人《渔父词》云“归来月下渔舟暗,认得山妻结网灯”,又云“不愁日暮还家错,认得芭蕉出槿篱”,二语相似,余寓西湖放生庵,夜深断桥独步,常恐迷路,望僧庵灯影而归,方觉二诗之妙。(《随园诗话》)
佚名

赏析

贰/

于鹄《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在莲菱繁茂的夏末江边,牧牛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一边放牧,一边唱歌,流连忘返,已到傍晚还未归家。这清新的笔触,构成了一幅恬静的巴女放牛图。竹枝即《竹枝词》,是古代流行于巴渝一带的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后两句,显然是在路人催促下,牧女的天真答话:“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天色虽晚也不愁找不到家门,只要是看见伸出木槿(jin)篱笆外的芭蕉叶,那也就是到了我家了。牧女的这段回答,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首诗,语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从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侧面,表现了巴女勤劳的品质和开朗的性格。

佚名

赏析

叁/

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这首七言绝句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声律也与唐代其他诗人所创作的竹枝词相一致,它很可能即是作者学习巴渝民歌竹枝词之作,却取诗的首二字题为《巴女谣》。

诗写巴渝一带水乡的田园风光,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生动的牧童晚归图:初秋的一天傍晚,一个牧牛女童骑在水牛背上唱着“竹枝”小调,水牛走过的江边荷塘周围,地上散布着菱叶和藕丝,收获菱角与鲜藕的农夫农妇们都已回家吃晚饭去了,田野静悄悄,天空逐渐暗下来;可这个牧牛女童却依然不慌不忙、悠闲自得、一直唱个不停,这是因为她清楚地记得她家庭院里的阔叶芭蕉比别人家的高大许多,那宽大肥厚的绿叶远远伸出挂满红花、白花和紫花的木槿篱笆之外,任凭水牛走到日暮黄昏,她也绝不愁认错家门的。

清代著名诗人兼诗论家袁枚曾称赞这首《巴女谣》的艺术意境说:“宋人《渔父词》云;‘归来月下渔舟暗,认得山妻结网灯。’(按:此为唐陆龟蒙诗句,此诗句并下引于鹄诗句,袁枚皆误记为宋人词句。)又云:‘不愁日暮还家错,认得芭蕉出槿篱。’二语相似。余寓西湖德生庵,夜深,断桥独步,常恐迷路,紧望僧庵灯影而归,方觉二诗之妙。”(《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不错,我们不是也常用“仿佛身临其境”这句话来赞美一首好诗或一幅好画的艺术意境吗?假如我们亲身经历过与这首好诗或这幅好画所创造的艺术境界相类似的生活情景,那么,我们对这首好诗或这幅好画的鉴赏必能更深进一层,更能感觉到它的亲切可喜,更能领悟到它的无穷韵味,因而也就会更加钦服诗人或画家善于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特殊本领了。于鹄这首《巴女谣》艺术地再现了巴渝水乡恬静美满的田园生活,它所创造的艺术意境可谓情景交融,真切自然,人与物谐,余味不尽,故而具备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量。袁枚用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情景与诗的艺术意境进行比照,现身说法,直书所感,这对我们深入领略这首《巴女谣》的艺术成就,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佚名

赏析

肆/

巴蜀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和重庆一带,古代算是蛮荒之地,很多的诗人被贬,大多都会选择这个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后来又经历了好几次的大移民,使得各地的人群在这里融合,最终使得这个地方变成了富庶之地,尤其是四川平原,也就是现在的成都等地,更是被称为天府之国,这里不仅物产丰富,另外也出美女。现在只要一提起四川,人们除了津津乐道地谈论它的富庶之外,还有就是美食和美女。

古代的诗人往往被贬到这个地方,那都是要留下一两首诗,他们不仅描写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秀丽的风景之外,这里的美女也是他们作品里很重要的主题,例如中唐诗人刘禹锡就写过很多这方面的诗作,并且很多都是写得极为有趣,也很是唯美,尤其是他晚年的《竹枝词》,写出了巴蜀地区最温柔的女子,以及她们的多情。

巴蜀地区女子的多情那也是最令人感动,除了刘禹锡这些大诗人写过之外,还有于鹄的这首《巴女谣》,那也是写得极为有趣,诗人描写了一位小女孩唱出的歌谣,写得也是很生动,从这位小女孩的身上,我们就看到了巴蜀女子的温情。

《巴女谣》

唐代: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诗人往往会有化腐朽为神奇力量,而这首《巴女谣》,通篇尽管看上去很普通,可是写得又是极为生动有趣,只是那么信手拈来,却是写得别具一格,从而充满了诗情画意。一位小女孩唱着歌谣,慢悠悠地回家,只是写了这么一处片断,写得很是唯美。创作方面诗人也正是融入了巴蜀等地的民歌,这样的一种融入,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

第一二句就很是唯美,也很是有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这两句完全是以民歌的形式来描写,于是也令这两句充满了诗意;那这两句诗也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一个巴蜀地区的小女孩,正骑着一头老黄牛,还唱着竹枝词,她沿着那盛开荷花的地方缓缓前行,整个河中都是展开的菱叶,她正是慢悠悠地回家。诗人写得极为有趣,也很是唯美,同时也民歌的结合也很完美。

第三四句写得最为生动,也是整首诗最经典的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我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其实我知道自家门前种了一棵芭蕉树,它高高地挺立在木槿篱笆旁边,只要看到了芭蕉树,那么就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家。这两句写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读来也是令人拍案叫绝。

于鹄的名气尽管并不是很大,可是这首《巴女谣》,却又是写得很唯美,通篇虽然没有高超的表现手法,也没有引用典故,以及使用生僻的字,完全是以一种直白的口吻来描写,却又是写出了新意,从而令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充满了诗情画意。那这样的作品也最是值得一读,从这首诗中我们更是感受到了巴蜀女子最有趣,也最温柔的一面。读来也是朗朗上口,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