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陈妈,一个为儿子活着的母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上学时读孟郊的《游子吟》,只是机械地记忆,这是一篇通过临行前缝衣的场景,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的一首诗,并没有太深的感触。
最近又看《京华烟云》,看到陈妈给儿子做了每个年龄段的一堆衣服,被深深地震撼,这简简单单的缝衣服,承载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最深的爱和无尽的思念。
陈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为儿子而活着的母亲。
陈妈的儿子叫陈三,革命起来那年,陈三被抓兵的抓走挑行李去了,那一年陈三只有十六岁,陈妈就在家里守着,想着仗打完了,儿子就回来了。
陈妈是一个农村妇女,在革命的那几年,儿子被抓走,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家里,苦苦地等待儿子。可想而知,她的日子是多么难过,她把对儿子的思念全部用在缝衣服上。
她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儿子长多高了,只能依着想象,一件一件地缝衣服,冬天缝棉衣,夏天缝单衣,只为了儿子回来,立马就有衣服穿。
或许在那几年,她唯一能为儿子做的事情,就是缝衣服,那一针针一线线,包含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和思念。
一直到革命成功后,儿子没有回来,她又在村子里等了一年,依然没有等到儿子回家,她决定出来找儿子。
晚清民国时代,陈妈这样的村妇,如果没有什么变故,或许一生都不会走出村子,她们生活的地方,就是家和田地。
当陈妈决定出来找儿子时,她一定是茫然的,她不知道儿子在哪里?不知道该去哪里找?
但是,无论什么困难也挡不住一个母亲找儿子的决心。
只要有决心,总是会有办法的,陈妈的办法,就是去有很多兵的地方,既然儿子是被当兵的抓走了,那么儿子一定和当兵的在一起,或许儿子也当兵了,所以往当兵的地方找,一定是没错的。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办法,看起来像大海捞针,可是这是一个没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见识的母亲,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陈妈的村子在北京东北昌黎县,那时北京的南城有许多当兵的,于是陈妈就来到北京,找一份工作,边工作边找儿子。
陈妈找的工作,就是在王府花园当佣人,她和别的佣人不一样,她来王府花园当差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每个月必须要请一天假。
她要利用每月的这一天假期去南城找儿子,这是她工作的动力,也是她的希望和精神支柱。
从这里可以看到,陈妈是一个有想法的女人,她知道要找份工作养活自己,知道找工作时先谈好条件,她清楚自己的目的,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找儿子,这是她的目标,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陈妈白天做工,晚上缝衣服,她做了一堆衣服,十六岁到二十岁的棉袄,单衣,夏衣,一年比一年的衣服要长一些,袖子也要长一点大一点,她坚信,她知道每年儿子长多高,胳膊有多长,儿子一定能穿她做的衣服。
她不但做衣服,还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把做好的衣服一件一件拿到太阳下晒一晒,以便找到儿子,儿子立马就有衣服穿,或者知道儿子在哪后,可以立即给他寄过去。
一个母亲的伟大,就表现在她对孩子的照顾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吃饭穿衣上,吃多了怕撑着,吃少了怕饿着,穿多了怕热着,穿少了怕冷着。
母爱就在慈母的手中线上,游子身上衣上,这句话就是陈妈的写照,她在灯下缝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对儿子无尽的思念。
陈妈在姚家做佣人,把莫愁、立夫当成自己的孩子般照顾,莫愁和立夫都对她很好。
后来照顾生病的姚太太,也是尽心尽力,姚太太在陈妈的照顾下,病情渐渐好转,因为陈妈懂得姚太太的意思,等于能和她说话,在随后的几年,陈妈成了姚太太片刻不能离的伴侣。
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实在人,无论照顾谁,都照顾得妥妥贴贴,让人满意。这样的陈妈,在职场上一定是一个优秀员工,无论哪个领导都对她很满意。
陈妈在做好本职工作后,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找儿子,她每个月请一天假,到城南兵多的地方去找儿子。
她在南城各处走,碰到年轻的兵就拦着人家,端祥人家的脸,看看是不是她的儿子。慢慢地,许多人都知道了她,认为她是个疯子,想儿子想疯了的妇人,可见陈妈的执着。
陈妈,她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妇女,没有什么高明的办法,只能用她自己能想到的笨办法,每月一天,用自己的双脚走遍当兵的所在的地方,她相信,有生之年,她一定能找到儿子。
这让我们看到一个可怜的母亲,为她的行为所感动,又知道她这样的找法没有什么希望,可是又像莫愁说的那样,不敢告诉她,怕她失去希望。
陈妈的决心感动了立夫和莫愁,立夫想了一个办法,把她的故事编成小说登了出来,这样陈三看到报纸,知道母亲在找他,知道母亲在王府花园,一定会回来找她的。
陈妈并没有在王府花园等到儿子。
新文化运动起来,袁世凯败亡,军阀混战,各派系的大兵蜂涌向北京,一时间北京到处是兵,陈妈坐不住了,她决心出去找儿子。
陈妈向莫愁请了长假,迈着小脚走出王府花园,满世界找儿子去了。
当天没回来,第二天、第三天,没回来,陈妈再也没有回来,不知道她去哪里找儿子去了。
一个小脚老太太在各地混战的年代,在各处找儿子,该是多么的艰辛,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如果遇到找仗还要受多少吓,可是陈妈全然不顾,只在外面找儿子,不知道她后来流落到了哪里,她再也没有出现过。
陈妈,在村里安心种地过日子,是为了等儿子。
陈妈,走出村子,来到北京当佣人,是为了找儿子。
陈妈,在军阀混战时,离开王府花园,也是为了找儿子。
无论在哪里,她都是为了儿子,这一生,她都是为了儿子而活。
儿子是她活着的希望,也是她活着的精神支柱。
中国,有多少陈妈这样的母亲,一生都是为了子女而活,完全没有自我,她们的人生价值,就是把女子抚养成人,让子女过上好日子,至于自己,只要活着就好。
这是一个母亲的伟大,也是一个女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