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
心电图危急值是指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医师发现心电图危急值后应立即告知主管医师,使患者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有效的治疗。加强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的准确报告和及时处置,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安全医疗服务意识,可以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1)诊断人员:发现心电图“危急值”时,应在第一时间将“危急值”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及本科负责人,发具临时诊断报告,必要时重新进行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并登记患者基本信息、危急值内容、报告时间及主管医师姓名或工号,根据情况也可将相关情况告知患者和(或)家属。
(2)临床科室:在接到心电图“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并报告上级医师,在确认患者及心电图识别无误后立即对病人进行处置,必要时应复查心电图确认。
(3)如“危急值”与病人病情不相符,诊断人员须及时与临床沟通;临床医师如对诊断结果有疑义,也应及时与心电图室沟通,共同分析与临床不符的可能影响因素,必要时重新检查。
心电图危急值
1. 长R-R间期≥3.0s;
2 .心动过缓平均心室率<35次/min;
3.首次发现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平均心室率<40次/min;
4. Q-T间期明显延长伴R-on-T室性期前收缩;
5.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50次/min,持续≥30s以上;
6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7 .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8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230次/min;
9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平均心室率≥180次/min;
10 .心房颤动伴心室预激最短R-R 间期<250ms;
11.首次发现的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肢体导联、V4~V6 ST 段抬高≥0.1mV,V1~V3 抬高>0.3mV)以及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再次梗死的心电图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ST 段回落后再次抬高伴急性胸痛,排除室壁瘤)。
12.符合变异性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ST段一过性呈弓背向上型、巨R型等抬高)。
13.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
(与前份心电图对比,胸前导联T波倒置,出现SIQIIITIII现象,新发右束支阻滞;电轴右偏,心率加快,aVR导联R波增高等 )。
14.严重电解质紊乱 (高血钾:P波消失,出现QRS波群前无P波的窦室传导,QRS波群明显宽顿,QT间期进一步延长。 低血钾:T波低平、浅倒置,出现巨大U波或TU融合)。
15.与恶性心律失常可能有关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①、I型Brugada波
②、多导联见明显的J波
③、Epsilon波,伴多形性室速发作
④、Lambda波
⑤、原发性和继发性QT间期延长
⑥、短QT间期
⑦、QRS/T波电交替
⑧、R-on-T、R-on-U室性早搏
⑨、Niagara瀑布样T波
16.起搏器功能障碍
①.间歇起搏和起搏停止;
②. 感知功能低下(感知不良,低感知);
③. 感知过度(过感知);
④.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
⑤. 起搏器频率奔放
动态血压监测危急值
1 .动态血压持续增高:收缩压持续性增高>200mmHg。
2. 动态血压持续降低:收缩压持续性降低<80mmHg常伴晕厥或体位性低血压改变。
平板运动试验危急值
1. 缺血性ST段抬高:J点后60-80ms处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mV,右胸导联≥0.25 mV,左胸导联≥0.10mV。
2. 缺血性ST段压低:J点后60-80ms处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下降≥0.20 mV,持续>2min。
3 . Ron T室性早搏: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时限>0.12s,T波与QRS波群相反,其前无P波,提前出现的QRS波群落在前一波群的T波上。
4. 快速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40-200次/分,可见继发性ST-T改变,QRS波群形态不一。
5.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40-200次/分,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主波的正负方向,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
6. 心室颤动: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不规则,形态振幅不等的低小波(<0.2mV),频率达200-500次/分。
7. 心室长间歇:R-R间歇>3.0s并伴有一过性黑曚、晕厥者。
8. 心率急骤下降:运动中心率不升反而下降,运动后心率快速下降,患者常伴有晕厥、面色苍白、大汗、皮肤湿冷、乏力等症状。
9. 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过程中出现收缩压下降>10mmHg:运动中血压不升反而下降,收缩压下降>10mmHg,患者常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