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林生活散文:想要见你一面

木木文字

想要见你一面

陈振林

那天,我给父亲打了电话,说要回来一下。我已经好久没有回到乡下去看一看父母了,虽然,我工作的小城离父母的住处不过四十公里。

还在路上,开着小车的我内心里想像着和父母见面的场景了。不知道他们的身体比以前是不是好了一些,不知道父亲吃的心脏病药是否见效,也不知道母亲的腿是不是比以前更有力了一些。还有,家里的菜园不知是否还能种菜,后边的小院里今年是不是新喂养了一些鸡鸭。

就要见面,我总会想像着见面时的样子。就会像一朵美丽的花儿,自然地开放在心间。心里,也像会播放着一首美妙的轻音乐一般,什么事儿都放下了,都不用去管了。

曾有好朋友笑话我说,你有时想着父母想着家人了,那就电话吧。我说,电话只能有声音啊。朋友又说,那就现场视频啊。我说,视频没有现场感,再说年迈的父母也不大习惯视频的方式的。我的心里,向往着古时的人们那种见面的朴素与幸福。不管是与亲人与友人与心上人,想要见你一面,应该成为生活中最幸福的大事。

见面如果太急,就没有了见面的味道。有了“慢”的情调,那见面的意味也就上来了。王徽之是个有意思的人。他曾居山阴,当时夜雪初霁,月色清朗。他独酌自饮,吟咏左思《招隐诗》,忽然忆起老友戴逵。那时戴逵时在剡地,他便夜乘小船,摇摇晃晃,前去见他一面。到了门前,却返回了。有人问他的原由,他笑着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耶?”

见面之前,相互可以尽情想像,慢慢等待。“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这是等待着的美好意境。“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等待时的雅致情趣。尾生是个悲惨的见面者。他与心上女子约好在桥头见面,女子被父母阻止不能前来,洪水却来了。尾生为着应约之信,抱着桥上梁柱而死。女子再来时,见到了死去的尾生,也就随着他一起汇入了洪流。这成为了一段爱情佳话。

伯牙抚琴,遇到子期赞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或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他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见。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子期已离他而去,阴阳相隔。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后人感之,修建琴台纪念。这就是汉口“琴台”之地的来历。这是友情的经典见面方式。

纳兰性德曾写下“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诗句,述说着见面的美好。多年不见,那是格外地亲近与美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若是情人,约好了一年相见。一年之中,两人总是向往着那一天的美好。鹊桥相见,是最真诚的誓言,是最美丽的见面。老杜说:“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年岁越大,内心里期望相见的愿望就越强烈。或许,这个时候的相见,是两个人之间最好的安慰,是内心里最大的精神支柱了。

不能相见,只能思念了。杜甫流浪在外,却想着家中的儿女:“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着相见的意愿,只能遥想亲情的美好。“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是一生的情怀,故乡其实永远在他们的心中。“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是李清照刻骨铭心的感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美好总是短暂,分别是迟早的事儿。杜牧叹息着见面之后的分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依依不舍,又是为着下一次更好地见面。“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相见不如怀念,暂时的分别,或许是为着下一次更美丽的相逢。

东坡先生言:“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见面,是多么地重要。想要见你一面,我的内心里,这是一个缓慢的动作,是一个隆重的仪式。唯其缓慢与隆重,才更入心,更美好。

长按.识别.关注

陈振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全国“十佳教师作家”。特级教师。以文学养教学,以教学促文学。30多篇小说入选中、高考相关试卷,300多篇(次)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在《语文报》《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月刊》等报刊发表教学文章210多篇;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小说月报》等报刊公开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文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父亲的爱里有片海》等24部。系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获得者,青铜骏马文学奖获得者,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作家,上海图书一等奖获奖家,中国好故事获奖作家,百年百部故事典作家,全国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获奖作家,第十四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获奖作家,《北京文学》重点推出作家。《读者》《意林》《文苑》《百花园》等刊签约作家。

木木文字工作室

木木文字工作室,是陈振林文学创作与教学写作的自由天地,原创高效撰写各类文字(报告、总结、交流材料,演讲稿,小说,剧本,策划书,广告词,新婚对联,企事业文化整体构思)。

(0)

相关推荐

  • 丁明亮:你的伤疼我泪流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小说.散文.诗歌.评论.言论.随笔.特写.回忆录,等等,都欢迎.诉说灵 ...

  • 想 念 || 文/简丹

    想  念 文/简丹 时钟滴答滴答努力的奔跑着 我坐在钟表前数着1.2.3.4...... 这已是今年第二次居家隔离 那奔跑的滴嗒声 扰乱着我的思绪 它让我无法安静 犹如潮水般的想念 一浪高过一浪汹涌 ...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文/朱鸿 文学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以供精神的呼吸,此乃我的观察. 如果文学对人生的意义是微弱的,可以忽略的,那么文学将不会这样成为一种日常的需要.实际上,文学的产生.发展并至臻为一种谱系 ...

  • 海明散文《人生难得一知己》(纸刊备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杂志选稿基地 音乐    人生难得一知己                        ...

  • 阿若/古琴台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河南文学祝大家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 古琴台 古琴台 阿  若 我来的时候,季节或许有些迟了. 武大如雪的樱花早已谢幕了,摩肩接踵看花的游客了无踪迹.东湖的荷花 ...

  • 【年选征文.诗歌】闫敏哲||放手(外二首)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放手(外二首) 文/闫敏哲 我以为夜晚是我自己的 我以为清晨的第一声鸟鸣是我的 实际大部分的时光 是窗台上 ...

  • 朗诵 | 春天的遇见

    春天的遇见 我在春天遇见你, 春风十里的风姿不如你, 我的缘,在前世约定的故事里, 命中注定总有一次邂逅, 或在千回百转的街角, 或在一帘烟雨的断桥. 那恍如前世的重现, 你信或不信, 都是轮回应有的 ...

  • 陈振林生活散文《时光散落在生命的细节里》刊于《海口日报》2020年7月19日

    木木文字 时光散落在生命的细节里 陈振林 我的一个已经的毕业的女生小安来看我,她带了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来. 她拉过小男孩,向着我说:"快,泥泥,来叫师爷爷--"我一惊,我也成了师爷爷 ...

  • 陈振林生活散文:古井渡头古意淳

    陈振林文字 古井渡头古意淳 陈振林 那是个晴好的夏日,虽近黄昏,斜阳正好. 我们同学几人开着小车,行进在荆楚大地,前往古井渡头. 路是乡间小路,右边是清澈绿水的一条河,左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清风阵阵里 ...

  • 陈振林生活散文:每次都看到

    陈振林文字 每次都看到 陈振林 那时我还在读中学,每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再赶往学校. 学校离家十多里路,我每周都是走着回来.快要接近村子了,我能远远地看到母亲的身影.母亲的个子不高,她总是穿着藏青色 ...

  • 陈振林生活散文《水秀山明玉碣石》刊《汕尾日报》2020年6月7日

    木木文字 水秀山明玉碣石 陈振林 外出游走,能在一片大山上谒见一座古刹,能在一个小镇上遇见一条古街,也能在一条大街上寻见一件古玩.也许,就在这丝丝的古意里,我们得到了些许的满足. 但是,一座小镇,一整 ...

  • 陈振林生活散文:水秀山明玉碣石

    木木文字 水秀山明玉碣石 陈振林 外出游走,能在一片大山上谒见一座古刹,能在一个小镇上遇见一条古街,也能在一条大街上寻见一件古玩.也许,就在这丝丝的古意里,我们得到了些许的满足. 但是,一座小镇,一整 ...

  • 陈振林生活散文《听取蛙声一片》刊于《金陵晚报》2020年5月15日

    木木文字   听取蛙声一片 陈振林 半夜醒来,在一片蛙声里. 迷糊中的我,回到了乡下的童年岁月.夏夜里,月色皎洁,清风徐徐,搬出竹床,拎出几条长凳,一家人或者还有左邻右舍的几个人围坐着,这时候要是没有 ...

  • 陈振林生活散文:夜半蛙鸣

    木木文字 夜半蛙鸣 陈振林 半夜醒来,在一片蛙声里. 迷糊中的我,回到了乡下的童年岁月.夏夜里,月色皎洁,清风徐徐,搬出竹床,拎出几条长凳,一家人或者还有左邻右舍的几个人围坐着,这时候要是没有一片蛙声 ...

  • 陈振林生活散文:别离也美好

    木木文字 别离也美好 陈振林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欣赏悲剧的"有价值",但我不是悲剧主义者,是不主张生活的悲剧的. 我 ...

  • 陈振林生活散文:每天都是新鲜的

    木木文字 每天都是新鲜的 陈振林 暑假时在华山旅游,因为对行程攻略不熟悉,我于是报了一个散客团.带我们这个临时团的导游姓方,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我们叫他"方导". 也许是常年带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