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级大地震袭击美国海地:半小时2次大地震,地球将进入震动模式?
2021年8月14日19点57分,阿拉斯加外海发生里氏7.0级(美国海啸警报系统公布)地震,震中位于北纬55.266°、西经157.680°(佩里维尔东南方117公里的北太平洋海域),深度约21千米,不过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后来公布的级别为经过数次修正,确定为6.9级。
仅仅在32分钟后的20点29分,海地首都太子港以西、路易斯杜苏德(Saint-Louis-du-Sud)东北方12公里(北纬18.35度,西经73.45度)的区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震中位于陆地,海拔654米。
看起来有点严重了
半个小时2次7级大地震: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半小时内陆球发生两次大地震,这个频率实在有些让人震惊,这两起地震之间究竟有没有联系?是否表示地球将进入地震活跃期?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半个月前的7月29日14时15分,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北纬55.40度,西经158.00度)的地方发生了一次8.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USGS后来这次地震确定为8.2级地震。
两者之间坐标位置相差不远,大约就25千米,要算是地震带上的余震完全有可能,震源深度相差10千米也不是决定其是不是余震的关键,因此从空间距离上判断,这次阿拉斯加地震很可能就是7月29日的8.2级别地震的余震!
当时大张旗鼓地发出了海啸预警,毕竟是8.2级地震,而且海啸将可能在6小时后抵达日本,9小时内抵达中国沿海,着实把大家吓了一跳,不过后来很快取消了海啸警告。
海地的地震又是什么情况?
2010年1月12日21时53分9秒,海地太子港西南方25千米,震中坐标为北纬18.457°,西经72.533°的区域发生过里氏7.0级地震,此后余震不断,其中最强余震为1月20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里氏震级6.1地震。这次地震伤亡极其惨烈,死亡人数为27万人,48万人无家可归,370万人受灾!
海地总统府倒塌
从坐标位置来看,两者距离相差约97.5千米,尽管两者距离遥远,时间也相隔11年,但就余震的角度来看,这些并不是问题,主要是这次震级和上次几乎一样,一般余震震级都会小于主震,因此从表面上来看,这次应该是上次断裂带地震后重新蓄积的能量再次发生断裂
也就是说应该是新的地震,而此次震中尽管位于山区,但在10千米内就有人口密集的聚居区,而海地落后的基础设施,会让这次大地震后伤亡十分惨重,具体情况如何,还得等待一段时间才会有消息传出。
地球正酝酿大地震?未来会有更大地震出现吗?
全球已经有连续2年没有发生8级以上的强震了,最近一次超过8级的强震是2018年8月19日发生在斐济群岛地区的8.1级地震,而从地理分布上来看,阿拉斯加地震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这条分布带上发生。
海地地震则是位于恩里基洛-芭蕉花园断层带(Enriquillo-Plantain Garden fault zone)上,这条断层位于加勒比海域,横跨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南部,穿过加勒比海地区,一直延伸到牙买加的Plantain Garden Rive区域。
位于渥太华的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在这条断层经过海地的区域中设置了多个地震传感器,据测算该断层每年大约有20.6±1.66 毫米的横向运动,来自北美板块向南推进时的压缩分量。不过据资料,这条断层已经处在地震活动末期。
2010年1月12 日地震附近的断层系统;震中是红色圆圈
两次相距半小时的7级大地震,尽管事件上非常接近,但空间以及形成原因的板块上并没有相互联系。
地球进入振动模式?
据中国地震网查到的数据,从2021年1月1日到现在,六级以上的地震总共发生了75次,如下表信息:
次数看起来有点多不是吗?那么往年的地震数据又是多少呢?
就不找统计表,直接引用了维基的数据,从比例上来看,大约和去年持平,比如将到8月份的75次地震按比例计算2021年全年的地震数,那么是112.5次,也就是同样的水平,当然加上7级以上的,就变成121次了,2021年比2020年还要低一些。
因此从这点而言,地球进入振动模式似乎不太正确,至少我们从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如此,不过地震这种无法预测的地质事件,很难凭借过去的数据去推测未来,因为它存在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地球到现在为止,在地震的数据上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异常的情况。
最后我们祝福遭受海地强震的民众都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