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泄泻(儿科)】
泄泻
泄泻是儿科脾胃病中最常见病证。中医一般将大便次数、便量增多,粪质稀薄,甚如水样的病证称为泄泻。本病四季散发,但以夏秋暑湿主令时节最多。小儿脾常不足,夏秋之时暑湿主令,脾气每易受困而不运,风、暑、湿、寒病邪入侵小儿肌体,脾失健运而病发。本病发病率较高,治疗不及时常可造成严重后患。脾胃病中的疳证、慢脾风等大多由慢性泄泻迁延不愈,耗伤小儿正气所致。
诊断依据
1、次数增多,每日3到5次,甚或10次以上,大便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深黄而臭,可伴少量黏液,或伴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3、重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唇口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
6、重证腹泻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鉴别要点
1、生理性
腹泻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脾胃功能的薄弱,其大便常呈稀溏样,每日约5到6次,而生长发育水平基本正常,无腹泻引起的其他体征(如呕吐),精神、饮食等均无特殊,并在添加辅食后其腹泻症状逐渐转为正常。
2、痢疾
痢疾也有大便次数的增多,但大便的形态有所不同:痢疾大便呈黏液脓血样,次频量少,里急后重,大便实验室检查见镜下大量脓细胞、并见红细胞、吞噬细胞;大便培养可培养出福氏或志贺痢疾杆菌;如为阿米巴痢疾则可查到阿米巴滋养体和大量红细胞。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性:婴幼泄泻常因外感风寒暑湿、乳食不节(洁)、正虚不运3方面造成。外感者定有外感表现;乳食不节者则有内伤乳食病史;正虚失运者则多有腹泻日久,迁延不愈或素体虚弱的特征。此外,便臭色黄、直下如注者多属湿热;便清、气微、腹痛者多属寒;大便稀薄、色淡或夹乳食残渣者多属伤食伤乳;大便稀溏、色淡无嗅、有未消化乳食或食后即泻者,乃脾虚所为;大便澄沏清稀甚或完谷不化、或五更作泻,此属脾肾阳虚之泻。
(2)辨轻重:轻证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内,精神尚可,能进食,呕恶少,无明显脱水症状。重证患儿则可见日腹泻次数在10次以上,甚至达数十次之多,并有四末不温、精神萎靡、哭而无泪,囟陷目凹等危重表现。
2、治疗原则
健脾助运,渗湿利水是基本的治疗大法。有表证者兼以解表;伤于乳食者并用消导;因于虚者固肾健脾。
3、分证论治
(1)伤食泻
【证候】大便酸臭,味如败卵,腹痞胀,口气臭,纳呆腹痛,泻后痛减,或伴呕恶。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方药】保和丸加减。焦山楂、建曲、炒二芽各12g,法半夏、陈皮各8g,莱菔子10g,木香8g,制苍术6g,砂仁(打、后下)、藿香、紫苏各8g,茯苓12g,泽泻10g,芦根15g,黄芩10g。
(2)风寒泻
【证候】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气味,腹痛肠鸣。可伴鼻塞、流涕、喷嚏、身热等表证;舌苔白腻,脉浮滑。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防风、紫苏、白芷各10g,制苍术、法半夏各8g陈皮10g,茯苓15g,甘草3g,生姜2片,大枣12g。
(3)湿热泻
【证候】泻如水样,每日数次或数十次不等,色黄褐,气臭秽,夹有黏液,肛门灼热,小便黄赤,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中止泻。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黄连6g,黄芩12g,葛根18g,芦根15g,白头翁、车前子
【布包】各12g,制苍术、青黛【布包】各6g,滑石【布包】12g,甘草3g,寒水石6g,大豆黄卷8g,荷叶10g。
(4)寒湿泻
【证候】大便稀薄色淡,每日十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伴少量黏液,无臭味,神萎,口不渴或渴欲饮,腹满痛。舌苔白腻,脉濡弱。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方药】胃苓汤化裁。制苍术6g,茯苓皮15g,陈皮10g,吴茱萸2g,肉桂1g,丁香10粒,肉豆蔻8g,车前子(布包)12g,生晒参10g,苏叶(后下)6g。
(5)脾虚泻
【证候】久泻不止,或反复不已,大便稀薄,或如水样,便中带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精神不振,纳呆面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助运。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生晒参、茯苓各12g,白术、炒扁豆、陈皮、山药各10g,炙甘草2g,莲米、砂仁
【打后下】、法半夏各8g,薏苡仁12g,升麻6g,大枣10g,肉豆蔻8g,葛根12g。
(6)脾肾阳虚泻
【证候】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或大便澄沏清冷,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溢火固肾,温脾止泻。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制附片
(先煎)6g,生晒参12g,炒白术10g,淡干姜8g,炙甘草3g,淡吴茱萸2g,补骨脂、煨益智仁、淮山药、煨肉豆蔻、禹余粮各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