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让教师走向生命自觉

2011年,我在《教师博览·原创版》做了一个专题策划,题目叫“让教师在精神共同体中成长”,可能编辑觉得“精神共同体”不太好理解,改成了“在教师共同体中激情成长”。这个策划,其实包含着我对教育的一种观察和理解——教育是孤独者的事业。尽管教师总是生活在群体中,生活在具体的学校和组织里,但是无论教育工作的开展,还是教育生涯的演进,都需要教师独自面对。尤其是当他们进入教室,站上讲台,在接下来40或45分钟的单元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教学组织、教学流程,还是教学纪律、教学秩序,都得他独自承担,连上帝也无法帮助他们——那时的他们,是真正的“一个人在战斗”

从精神意义上讲,教师尽管与同事和学生都有所交流,但是学校环境相对狭小、封闭,与学生的交流,更多是浅层次的单向传递,与同事的交流,往往仅止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缺少内心和灵魂的深层互动。尤其是今天,在绝大多数学校,由于竞争所造成的紧张和压力,使得人际关系充满利益纠葛,同事间往往讳莫如深,形若路人。教师的心灵之门,始终向着他人关闭,既缺乏思想层面的互动,也缺乏精神层面的慰藉。因此,通过精神共同体的建设,打破教师精神世界的隔膜,形成交流与对话的机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正如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所说:“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育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

我一直觉得,教师成长应当包括精神成长(精神发育)和专业成长(专业发展)两个方面,而且首先应该是精神成长,或者说生命成长。这是专业成长的根本前提。教师只有首先回到帕尔默所说的“内心世界”,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发育。而教师的精神成长,也只能是在精神的影响和引领下。我也一直相信,在教师群体中,总有一些清醒的人,自觉的人,渴望向上的人,通过集合他们,给他们以持续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更加着意和努力于自己的成长,同时,通过他们的影响和辐射,也可能带动其他老师的成长。这种优秀分子作用的发挥,也需要借助“共同体”的力量,以提供交流的平台,展现的空间。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从2007年3月开始,我以区内教师为主体,创办了教师民间团队“知行社”,以“展示我们的生命成长和经验,提升我们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为主旨,以阅读、交流、反思、写作为策略,通过“共读教育书籍,共看教育电影,共写教育随笔,共话教育甘苦”的专业生活方式,影响和引领老师们在教学现场、互动研讨和自主生成中,更新理念,提升技能。我们坚持每年举行一次“年度庆典”,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每年编印一本“年度作品选”——通过近8年努力,我们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或者说,通过近8年努力,我们摸索出教师共同体的一些精神要素。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声音——召唤的声音

教育需要有理想情怀的人,好教师应该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只是低头走路,偶尔还需要抬头看天。在教师共同体建设时,必须有这种召唤人向上的声音。就像《圣经》里所说的:“你要向天观看,瞻望那高于你的穹苍。”

在为“知行社2011年度作品选”写序的时候,我用了这样的题目:总有一种声音不断召唤我们向上。我说:“我始终坚信:作为致力于精神培孕、灵魂呼吸的事业,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有一种积极健康、求真向上的召唤声,不断激发和引领自己,向着更新的一天、更新的目标,不断前进。”教师共同体里,应当有这样的声音存在。

美国作家葛尼斯在《一生的呼召》里,探讨了人类幸福和成功的奥秘。他开篇即援引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话:“重点是发现一个对我而言是真理,发现我能够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理念。”尽管他是在宗教意义上,探讨基督徒与上帝的关系,要求人们“回应那至高者对你的呼召”,但是他说:真正的幸福是在“蒙召”中,就是一种被召唤的感觉;最好的状态是“寻找的被寻见”,这就是真正的幸福。葛尼斯认为:“任何缺少呼召的事物,都无法建立及满足人类对生命意义的真正渴望。人只有明白自己的特殊目的,以及蒙召奔赴的目标,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这种呼召的声音,其实就是能够让我们“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理念”,能够激发和引领我们向着“更高、更深、更远的目标前进”。

说到“教师的信仰”,有人可能觉得太过玄远、过高要求。但我的理解是:所谓信仰,就是你要先有“信”,而且,那个“信”是值得你去“仰望”的,这就是信仰。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然后,因为相信才会坚信,因为坚信才会坚定,因为坚定才会坚持。所以,作为教师,应当有一种天然的“被召唤感”——对职业有深切的认同,对工作有自觉的承担,对学生有主动的理解、关怀和契合。这样的召唤,并非谁在发出,而是一种职业本能的意识和印证,是对责任的担当,对使命的回应。

一个事物:伟大的事物

在《教学勇气》里,谈到共同体的时候,帕克·帕尔默曾经说:共同体并不只是借着我们个人思想和感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亦因“伟大事物的魅力”而结合在一起。

“伟大事物的魅力”源自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尔克在这本薄薄的书信集里,多次用到“伟大”这个词语:伟大的人,伟大的事物,伟大的灵魂。帕尔默认为“伟大事物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聚焦点”。我们一般认为,课堂中的主体,要么是“学生”,要么是“教师”,但是帕尔默认为,在教学共同体中,真正的伟大事物,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他们所围绕着的东西,就是“知识”,所以他说,我们的课堂需要努力“挖掘知识本身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我觉得,共同体中的“伟大事物”,其实就是两部分,一个是“人”,共同体中的成员,每个成员都是共同体的伟大事物。另一个就是“愿景”,它承载着我们的目标和方向。任何一个团队,都应当有一种超越于团队中每个人现实的东西。这个东西,是大家都需要的,期待并向往的,也特别值得我们去努力追求。它是一种集体的理想,或者说愿景。它是团队成员所信奉的“伟大事物”。

我更愿意这样理解,共同体其实就是一种聚合,是由一帮人围绕着某个东西聚合在一起,如果我们聚合在美好事物的身边,我们自己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给“知行社2012年度作品选”写序时,我用的题目是“我们似乎离美好更近了一些”,因为我们的团队一直把“美好”作为关键词。我始终相信,多说美好的话,多做美好的事,一个人就会渐渐变得美好。

萧伯纳曾经说:“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更美好。”我相信,所有热爱或喜欢教育的人,愿意为教育尽力的人,对未来抱有信心和想法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愿望”,也都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相同的尺码,相近的温度,相似的心跳,相类的愿景,相当的承担,我愿意相信,正是这样一些血液里的因子,让我们的知行社成员走到了一起,一走就是激情的8年,甚至,能坚持着走得更远。

一个核心:灵魂的核心

帕尔默说:“共同体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需要领导。这种形式的领导可以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当人们想要做一件事但不能自己去实现时,它为人们提供理由和许可。”按我的理解,再民间、再松散、再沙龙的共同体,也需要一个中坚力量,一个核心的灵魂。否则,这个组织,就会非常松散。这个“灵魂”的角色,跟行政意义上的领导完全不同,而更多意味着一种责任和担当。同时,无论在团队草创之初,还是发展壮大以后,它都需要一批骨干,需要一种结构,来承担和运作更多的事情。

很多民间共同体,都像水浒梁山,轰轰烈烈开张,冷冷清清收场。要改变这样的命运,必须要有灵魂的核心,就是领袖、骨干、结构。如果说,领袖代表着正确的方向,结构则意味着有序的前进。而既然是团队,就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的事情,就需要有人去跑,有人去做,比如说每次活动的规划,场地的落实,人员的通知,生活的安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默默奉献甚至牺牲的核心力量,共同体很容易风流云散。

一种意味:民间的意味

谈到共同体,帕克·帕尔默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他说:“在真正的共同体中,认知、教学与学习的过程看起来并不太像通用汽车的生产线,更像一个市民大会,不太像一个官僚机构,更像一个热闹的市集。”“市民大会”是很有意味的说法。台湾的老师似乎更喜欢用“社群”来描述共同体,它就像我们所说的社区、邻居那样,有着非常亲切、友好的氛围。

不能小看民间的力量。我甚至觉得,没有民间,就没有真正的中国。除开小小的庙堂,整个中国都是民间。而教育,从来就是民间的事情,从孔子开始,“学在民间”的本质就没有改变过,无论梁漱溟,还是晏阳初,或者陶行知,他们其实都是民间的“草根”。

真正有生命力的,往往是基于两厢情愿而走到一起的民间共同体。在跟自己尺码相同的人那里,更容易求得心灵的共同温暖,思想的共同成熟,专业的共同进步。所以,在区内另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研修协作体”成立仪式上,我曾说:最好的方式,应是“官方搭台,民间唱戏”;最有效的交流,应是双方的自愿和自主——“两个人不想动,把他们绑在一起,也不会动。想动的,两个人隔千山万水,也要跑到一起动。”

一种契约:心灵的契约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一部分人一旦发现他们具备了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共同的观念、利益、情感和职业,那么在这种相似性的影响下,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吸引、相互寻觅、相互交往、相互结合。”这是非常美妙的感觉:你在找我,我在找你,大家温度相同,血型相同,更容易形成一种心灵的契约——不需要什么章程、纪律的要求和约束,这种契约,天然地存在于每个成员的内心深处,从精神和理念的高度指引着大家的行为。

共同体因为文化而聚合,而在共同体形成后,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形成新的文化。比如说,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它都是一种正向、积极的“亚文化”。共同体其实就是一种聚合,是由一帮人围绕着某个东西聚合在一起,如果我们聚合在美好事物的身边,我们自己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所有这些,最终都会造成教师文化的改变,最终,造成教育的改变。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是引导他们的精神成长,而实现精神成长的根本,在于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认同感、团队归属感,帮助教师体验职业成就感,最终享受职业幸福感。这四个“感”,也就是精神共同体建设的核心目标。以一种大家愿意自觉遵守的心灵契约,召唤、集合、引领教师,让他们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行走在自己的教育旅途上,或许更能唤醒他们的职业尊严,丰富他们的职业生活,更能激发他们的职业精神,引发他们的职业自觉——这,或许就是教师共同体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个人的命运就是他周围的人”——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最终,造就什么样的命运。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同伴,经常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交流。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封闭的孤岛,也绝非自给自足的庄园;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只有不断地与人交流,才能得到别人的更多帮助,也才可能让自己做得更好,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共生、共进、共荣”。


喜欢我,就使劲按我

(0)

相关推荐

  • 用行动研究解开成长密码,这三个策略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 | 关注

    民小编说 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息息相关,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要经历好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成长瓶颈各有不同.行动研究是解开青年教师成长密码的有效路径,学校可以通过行动路径帮助教师实现自我 ...

  • 让教师成长走向“自觉、自动、自主”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改革探索中,我与团队一起凝练出具有共识性的"自教育"理念."自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自己对自己进行的教育,即自己既当教育的主体又当教育的对象 ...

  • 走向课程自觉

    杨四耕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倡导"文化自觉".在他看来,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 ...

  • 有一天,当老师大大方方谈钱时,教育的尊严就磊磊落落地走向了自觉

    老师,不光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即使已经申请去地窟冷狱,哪怕身死,也要捍卫自己是老师的尊严! --题记 在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老师,是生存.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身为老师 当我看 ...

  • 让自己绽放,更容易走向生命真相

    [写给读者的话]每日书签,是三度先生赠给忠实读者的箴言.人生路上,贵在坚持.只要每天坚持来打卡阅读,你的人生必将无限可能.图片书签每日更新,你可以自己保存收藏,也可转发送朋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

  • 教师走向自我幸福的“指难针”——评《做幸福的好教师》

    五年前,我给<教师月刊>投稿,朱永通先生回信与我,说我的文章选题不错,但是风格和刊物有点出入,需要修改,并且要了我的地址,给我邮寄了刊物,让我比对修改.这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一来二去,我们的 ...

  •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叶澜教授:"我们教师要追求幸福的话,要懂教育."叶澜教授在演讲中坦言,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什么是教师可以有的幸福?教师只有对教育内在的规定性把握住了,知道了"道&qu ...

  • 非常时期与生命自觉

    本是安康祥和年, 奈何妖魔舞翩跹: 纵有千思难成行, 诗书佐茶宅自闲. 非常时期,非常思考: 非常时期,非常沉着: 非常时期,非常简单. 最近网上有三个问题引发热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方 ...

  • 救2名落水儿童遇难,儿子只有3岁,重庆英雄教师用生命照亮世界

    真正的英雄,就在于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王红旭,是重庆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老师. 他有钟情的事业,还有安稳幸福的小家庭,毫无保留地疼爱着3岁的儿子. 6月1日傍晚,儿童节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去. 万发码 ...

  • “立地正身,走向生命个性自由舒展”——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

    第十一届全国自主教育北京论坛协办与会员单位展示 校长简介 凌乾川  女,中国共产党员.高新区优秀青年教师,高新区管理带头人.高新区数学学科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曾获得全国数学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全国论文 ...

  • 一个老教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本文图片来源:<潇湘晨报> 一个老教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1966年的那天,江西莲花县琴水小学的汪康夫老师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 这一去,等待他的是10年的牢狱之灾和44年的伸冤之路. 他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