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体系化课程--学习笔记五
在 10 月 11 日上线的甲状腺病理学体系化课程中,朱教授为我们讲述了甲状腺肿瘤性病变-微小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面对这样知识点丰富的课程,除了反复观看之外,我们也要利用学习笔记来加深记忆哦。本期小衡继续分享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强老师的学习笔记,希望下次你也能和我们一起分享~
甲状腺肿瘤性病变 - 甲状腺微小癌
学习笔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病理科 郑强
内容概要:
甲状腺微小癌 (microcarcinoma) 又称甲状腺微癌,指直径 ≤1 cm 的甲状腺癌;
绝大多数为乳头状微癌,极少数为髓样微癌,≤1 cm 滤泡性微癌罕见。
一、乳头状微癌
是最常见的乳头状癌的类型
大体表现
较大者呈不规则,灰白色纤维性结节或境界不清结节;小者仅在镜下可见;
取材时应注意连续切面,避免漏取;
镜下形态
分界相对清楚;
常无包膜,浸润周围正常滤泡,大多伴有纤维化;
肿瘤由滤泡和/或乳头组成,细胞核具有典型乳头状癌的核特征;
约 30% - 40% 病例中可见多灶微癌。
免疫组化(图1)
详见第二节 PTC 免疫表型:
TG+、TTF1+、PAX8+、CK7+;
HBME1+、Galectin3+、CD56-、CK19+、CITED+(细胞核和胞浆)
图1
复发高危因素(图2):
1
多灶性微癌
2
淋巴结转移
3
BRAF p.V600E突变
4
甲状腺外播散
图2
鉴别诊断
1
Sanderson 小膨出:位于大滤泡内的圆形小滤泡簇,常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详见第一节);
2
实性细胞巢 (SCN) :为后鳃体残余,位于滤泡间,形态学上类似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详见第一节);
3
具有乳头状细胞核特点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NIFTP)(详见第四节)。
二、滤泡性微癌
● 极罕见,约为乳头状微癌的 1/10,实则可能更少;
● 几乎都发生于女性,年龄范围 33-75 岁;
● 多有纤维性包膜,可见侵犯包膜外和/或血管;
● 滤泡性微癌的生物学行为尚未确定;
鉴别诊断
1
滤泡性腺瘤:包膜薄、完整,无乳头状癌的特点。
2
乳头状癌,滤泡变型:包膜可有可无,包膜外浸润可有可无,无或偶见乳头状结构,但具有典型乳头状癌的核特点。
3
具有乳头状细胞样核特点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IFTP):包膜完整而薄,无乳头结构,但具有部分PTC的核特点。
4
恶性潜能未定滤泡性肿瘤(FT-UMP):呈滤泡结构的有包膜肿瘤,有不完全包膜或可疑有包膜穿透,无血管侵犯或乳头状癌的核改变(详见第四节)。
三、髓样微癌
最大径 ≤1 cm,具有髓样癌的一个或多个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的甲状腺癌,可含有淀粉样间质(图3);
尤其常见于由于 RET 胚系突变而行预防性甲状腺切除的标本中;
髓样微癌可为多灶性和双侧性;
淋巴结转移率 10% - 30%,远处转移率 5%,最终可死于肿瘤 。
免疫表型
calcitonin+、CEA+、TTF1+、Syn+、CgA+、AE1/3+、CK7+
* CEA 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呈负相关,Calcitonin 则与之相反;
图3
鉴别诊断
C细胞增生:C细胞 >50 / LPF (100x);
* 如何鉴别肿瘤性C细胞增生和髓样微癌:
肿瘤性C细胞增生通常为结节性和/或弥漫性增生,增生细胞较大,细胞核轻-中度非典型;而增生细胞未突破滤泡的基底膜,增生细胞周围无纤维化,无淀粉样物沉着,不同于髓样微癌(表1)。
* 多灶髓样微癌,应提示临床排除 MEN (多发内分泌瘤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