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孟春纪·本生

​本末倒置:孟春纪·本生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

水本来是清澈的,泥土使它浑浊,所以水无法保持清澈。人本来是可以长寿的,外物使他迷乱,所以人无法获得长寿。

外物本应是供养生命的,不该损耗生命去追求它。可是如今世上糊涂的人多损耗生命去追求外物,这样做是不知轻重。不知轻重,就会本末倒置。像这样,无论做什么,没有不失败的。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

尧以天下让於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於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

尧把天下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回答说;“让我作天子还是可以的,虽是这样,我现在正害着忧劳深重的病,正要治疗,没有余暇顾及天下。”天下是最珍贵的,可是圣人不因它而危害自己的生命,又何况其它的东西呢?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舜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说:“我处在宇宙之中,冬天披柔软的皮毛,夏天穿细细的葛布;春天耕地下种,形躯能够承受这样的劳作;秋天收割贮藏,自身完全能够满足给养;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我又哪里用得着去统治天下呢!可悲啊,你不了解我!”于是善卷离开了家而隐入深山。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

韩国和魏国相互争夺边界上的土地。子华子拜见(韩)昭僖侯,昭僖侯正面带忧色。子华子说:“如今让人'左手抓取东西那么右手就砍掉,右手抓取东西那么左手就砍掉,不过抓取东西的人一定会拥有天下。’君侯会抓取吗?”昭僖侯说:“我是不会去抓取的。”子华子说:“很好!由此观之,两只手臂比天下更为重要,而人的自身又比两只手臂重要。韩国比起整个天下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了,如今两国所争夺的土地,比起韩国来又更是微不足道的了。你又何苦愁坏身体、损害生命而担忧得不到那边界上的弹丸之地呢!”昭僖侯说:“好啊!劝我的人很多很多了,却不曾听到过如此高明的言论。”子华子真可说是懂得谁轻谁重的了。

《道德经》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回归于天性,回归于自然平衡,回归于天人合一,“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

外物是养生养性的工具,为人所用,而非所役。墨子在小的时候,看到洁白的丝绸被染成不同颜色,非常伤感,感叹世人随欲浮沉,不能自拔,轻易就失去了人的本来面目。

人身之初,皆湛然同于圣体,纯洁无暇,本自圆满,本自具足,犹如丝体本洁,由于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并为习俗所移,五色所染,故世人清浊悬殊,贤愚各异,寿夭有别。人生在世,生命的长短和生命的质量都千差万别,大凡生命长久的人,都是让生命遵循和顺应着自然规律,于自然之中顺时取舍,适当适中。

(0)

相关推荐

  • 《吕氏春秋》卷1孟春纪2本生诗解1天生人养物以养性

    <吕氏春秋>卷1孟春纪2本生诗解1天生人养物以养性 题文诗: 始生者天,养成者人.天子真情,真情能养, 天之所生,而勿撄之.天子之动,全天为故. 官所自立,官以全生.今世惑主,多官而立, ...

  • 习惯心语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像左手和右手,即使不相爱了,也依旧会选择相守. 因为放弃这么多年的时光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许生命中会出现你最爱的人, 那将也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你最终还是牵着你的左手或者是右手再走下去 ...

  • 《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本生

    [原文]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 ...

  • 《吕氏春秋》卷1孟春纪2本生诗解2全德神和富贵伐性

    <吕氏春秋>卷1孟春纪2本生诗解2全德神和富贵伐性 题文诗: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 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 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天全神和, ...

  • 《吕氏春秋·孟春纪》原文及译文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 ...

  • 《吕氏春秋》孟春纪第一全文,翻译赏析

    孟春[原文]      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 ...

  • 吕氏春秋 纪·孟春纪

    [孟春] 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 ...

  •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吕氏春秋·孟春纪》摘记

    <吕氏春秋·孟春纪>凡五篇,第一篇<孟春>,与<礼记·月令>中内容大体相同,后起的还有<淮南子·时则训>,也大体相似.研究者认为<吕氏春秋> ...

  • 《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贵公

    [原文]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於公. [译文] 从前,先代圣主治理天下,一定把公正无私放在首位.做到公正无私,天下就安定了.天下获得安定是由于公正无私. [导读与分享] &l ...

  • 《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孟春篇

    <吕氏春秋>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余万言,是先秦学术思想集大成.不别门户之总结. 十二纪便以阴阳五行为纲,推演"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的易理,凸显中国文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