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国人失掉自己的文学传统了吗?
#2020生机大会#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日益实现,党和政府乃至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于是短短几年间,一股席卷华夏大地的“国学热”,蓬勃而起。从各大主流媒体,到普通文化杂志,上至知名的学者教授、下至普通的网民朋友,畅谈国学、发扬国学,成为了一种雅俗共赏的时髦话题。
然而,如果我要问大家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的定义是什么,恐怕即使大家心里明白,口中也是含糊其辞难以说清。究竟什么是“国学”,如何科学地定义“国学”的内涵与外延,自20世纪“整理国故运动”兴起以来,就各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仍无定论。
我认为的“国学”,简而言之,即“中国古代的传统学问”。这个概括,虽然笼统,但是却很好理解,国学必须是中国的学问,而且是中国古代的、非现当代的、传统的,非西方的学问。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迄今为止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其传统学问只能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概括。在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中,我个人认为又以文学取得的成就最为辉煌。我不能武断地说,在人类史上出现过的众多民族中,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是最高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放之世界,绝对是罕有其匹的。
一、文学:
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辉煌的、令后世人无限惊叹的。在中国古代(可以延伸至1915年新文化运动以前或者1919年54运动以前)几乎各门各类的学问著作都可以当做文学著作来阅读,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严格意义上是一部涵盖社会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的综合性著作。《墨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的作者都不是文学家,他们写作或者编撰该书时,也无意进行文学创作,但是这些著作的的确确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经典。
《尚书》《左传》《史记》《汉书》都是典型的历史学专著,可是这些书同上面提到的先秦诸子一样也是皇皇的文学巨著。《贞观政要》《资治通鉴》都是考鉴政治得失的政治、历史典籍,但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除了职业政治家和历史学者,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把它们当做文学故事书来读;《水经注》《徐霞客游记》是古代中国人地理学研究成果的结晶,陈琳的《讨贼檄文》,骆宾王的《讨武氏檄》则是行政公文等应用文体的典范。而此种种,都可以“文学”一门,一括而尽。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由此清晰可见。近人王国维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他只是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点到为止。原之后还有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剧以及近现代的鲁、郭、茅、巴、老、曹的文章,都堪称一代之文学。当代有什么样的文章能堪称一代之文呢?网络文学,在那些精英文学的作家眼里,显然是不能建起中国当代文学的大厦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学齐高的,那么那些精英作家创作出来的严肃文学就能挑起这个大梁吗?答案显而易见,却又模棱两可。这就不免引起了那些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们的担忧。怎样才能写出一部好的作品,写出一部历久弥新的经典性作品,成为了他们必须思考并为之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阅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那些天才式的作家,也不可能在不读一书,不识一字的情况下创作出可以传世的经典,更何况当今这个年代是缺乏天才,大师稀缺的时代?一般作家,想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先读够一定数量的前任的作品。我认为:读书多了,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但是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了,绝对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当然,那些天才作家,则要另当别论。
俗话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也许有人该问了,随着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人们所阅读的书何止万卷?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现代人在顷刻间就能上天入地,漂洋过海,从南到北,从东至西,所行何止万里?随着通信工具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所阅之人何止万人?那我要反问了:所读万卷书,有几行字是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所行万里,有几步路是你自己脚踏实地走的?所阅之人,有几个人是你亲眼见过,热切交谈过的?
随着人们碎片化阅读习惯的日益养成,耐心去啃去消化大部头儿经典名著的人越来越少。人们阅读总是习惯于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即使一些热爱读书的人,在阅读的时候也很少再去执笔挥墨,圈圈点点。现在大部分人,尤其是大部分青年人对于《红楼梦》这样的古代经典,《百年孤独》这样的世界名著,只是敬而远之,若是拿在手里来读,怕是只能望书兴叹:
“这写的是什么呀,我都读不懂,人人都看不懂的东西也叫经典,人人都看不下去的东西也叫名著?”
打一个不恰当的譬喻,这些人对于名著的态度,就是看惯了动画的幼儿对于成人动漫的态度,也是看惯了成人动漫对于幼儿动画的态度!
经典是在时间长河大浪淘沙的过程中留下的最纯粹最宝贵的东西,它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值,而不会因为所有人的贬低失去价值。经典名著读不下去,那是读者个人修养与鉴赏能力的问题,不是经典本身的问题。
当然,从人类文明的最初萌芽一直到今天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各个方面的经典名著浩如烟海,人的一生毕竟是短暂的,人的阅读精力亦是有限的,所以在阅读时我们不能一味贪多而细大不捐,应该优中选优,精益求精。我有以下两条道路可以供阅读者参考:
一是“读人人都读过的书,说别人没说过的话”。一本书若是人人都读过,这本书竟然是当之无愧的经典,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实在不知读什么书,大可将此类书拿来一读。可以读人人都读过的书,但绝不可能说人人都说过的话,如果人云亦云,纯属鹦鹉学舌,画蛇添足毫无意义。再者就是“读别人未读之书,使他人未识之理”,这一点既容易做到又十分难做到,一来人人都读过的书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高层次书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读的,只要肯特立独行另辟蹊径,自然就能“读别人未读之书,使他人未识之理”,不过话又说回来,古往今来人的惯性就决定了:随波逐流易,特立独行难。
就我个人而言,可以先“读别人未读之书,识别人未识之理”,然后再“读人人都读过的书,说别人都没说过的话”。事实上,一旦我们读过别人都没读过的书,识得了别人都不识得的道理,我们自然就可以从人人都读过的书里,读出别人都没读出的东西,继而说出别人从未说过的话。
三、写作:
提起写作,很多人都能想到一挥而就,倚马千言。其实绝大多数写作者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境界,即使有人达到了这个境界那也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准备,厚积薄发的结果。一个有责任心的写作者,是要为自己的文字负责,所以他绝对不会毫无准备地提笔就写。写作之前,必会做足准备。
上文提到的文学、阅读两方面,其实就是写作准备的一个部分,作为华人的文字创作者,你只有了解了中国文学的来龙去脉和文化渊源,才能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文学大厦,作为一个对人类精神负责的创作者,必定是广泛涉猎各种经典名著,博采众长,而后成一家之言。写作准备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具体言之,或有以下几个方式:
1.写日记
为数不少的中小学老师都会注重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就我个人而言,早在我六七岁,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就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日记。随着年级的增加,字数也不断增加。现在正朝写作方向努力的我越来越发觉写日记尤其是从小写日记一切对以后的创作有极大的帮助,可很遗憾,虽然早在我六七岁时老师就要求写日记,但是我始终没有养成一个持续写日记的好习惯,总是时断时续,持续时间最长的大概是中学时期(2013年10月13日—2017年7月10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连续写了4大本日记,记录了我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让我无比痛心的是,由于我的粗心大意,仅仅不到五六年的时间里就已经迷失了三本!自从2017年7月10日之后,因为手机和网络,我再也没有续上写日记的习惯……
2.沉思
“一味躲在书斋里的作家永远写不出好作品。”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固然是正确的,但是其过分强调了外在阅历对写作的影响,却又不是普适的真理,因为写作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它很大程度上是由意识参与的精神性活动。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只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过法国首都巴黎,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个小乡村中度过,更确切地说,他的居所“只是门和窗,连书都没有!”但是他却写出了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善于捕捉并凝聚意识,而且能够长期连贯的沉思。
3.博学
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致力于文学写作的人,除了文学其他的什么都一窍不通,那么他定然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为写作做得最好的准备,莫过于让自己变得博学多识。古往今来的大文豪,莫不是一专多能的通才,中国如苏东坡、曹雪芹等,国外如拉伯雷、莎士比亚等。这些人你固然可以用伟大的文学家来概括他们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然人人都知道的事实是,他们在思想领域、哲学领域、艺术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与贡献。
以上这三种方法,说起来并不难,也就一段话的篇幅,但是做起来可就是难如登天了。以上所说,我自己也是差之千里,但是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再此提出,且与大家共勉!
最后,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文学、阅读与写作是有机相连的三个部分,其共同植根于中国的文学传统——“文以载道”!古人的道太过复杂,若是论说起来,再来一篇文章也不够。我这里就从文学的角度,概括为:“娱己”、“合群”、“利天下”!
文字工作者创作一部作品一定要使自己感到高兴,因为只有做着高兴的事才能乐而不疲,全力以赴,只有全力以赴写作的作品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对得起读者。“合群”,就是要合乎人群之需要,一部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作品即使因为某些原因风行一时,也终究会被人们扔进旧纸堆里。“利天下”,就是要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文学没有国界,但是文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和民族!
当代文学青年及后继者,但凡如此,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文学传统,断然不会失掉!一篇长言,或为空论,有用与否,各自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