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修心之《阴符经》中的养生之道(下篇)
原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详细分析:
一、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瞽者,即眼瞎之人;聋者;耳背之人;
为何瞎子善听,聋子善视?
答:因为人眼贪色,若耳不闻则正声;耳贪淫声,若目不睹则正色。
其实不管听也好,视也好,都是受心神所主,若心无邪妄,耳目闻到万种声色,也会处惊不乱,当心安,心定,智慧自然生焉。
佛学上有观音大士之说,何为观音?
音须听而非观,即观则勿听;耳司听而用目观,则勿观;勿听勿视谓之“回光返照”,即观音。即心中纳正,不乱于耳目,则无邪妄,则身心不乱,则自然之道现。
故“绝利一源”并不是让你专注于听,或专注于视,而是听到的要过滤,看到的也要过滤,即是同时听到了,也看到了,更要思考与过滤,不能受视听的影响而扰乱了心性,即“心中纳正,则耳目无邪,则身心不乱”。故当身心不乱,举事发动皆合于天道,既是带兵打仗也能收获更大的胜利。
也就是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仍为偏激,眼见不见得为实,耳听也不见得为虚。一切的一切仍由心神所主,心视清明,才能做到不妄言,不妄动,以道而行,正义之师。
何为师,师者,兵也,兵者凶器也;带兵打丈,决策的失败,关系到存亡与死伤,不可不慎重。若举事合于天道,又能三思精审,则无往而不利也。即“动其机,万化安”。
论语云:三思而后行,再斯而可矣。
二、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
心,即心神,分为元神与识神,此处为识神之心,易受外物所扰之心。
心生于物,同“万物,人之盗”;死于物,同“人,万物之盗”;
何为死于物?
万物盗取人之元炁,元神失权,识神当道,为物所累,妄心滋生,贪婪无度,则祸患生之。
老子道德经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何为机在于目?
元神藏心,心神藏目,性命圭旨云:天之神聚于日,人之神聚于目。心为诸神之主帅,眼即众神之先锋。
即我们常说的目睹而心生,故勿视邪淫之色,使心于物不生妄动,不乱其性,则心中纳正,耳目无邪,举手投足,以道而行则无祸败之患矣。
三、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天,即天道,自然之道。无恩,即无情无义。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又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清静经云: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何以天之无恩,即因为万物皆受阴阳之气的影响,即道无处不在,万物都受其影响。怎能有情义可言,且情义之说,也只能是后天识神所为,而先天元神为无极之无炁,一种空相罢了。大恩生,即天地之间,日月运行,万物滋养孕育,犹如生身之母,岂不为大恩乎。
老子道德经云: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老子对道德描述中,也谈到了道的“大恩”,如万物作焉而不知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迅雷烈风,莫不蠢然。承接上句,像自然界中的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不管你是小草,还是大树,所到之处威震四方,无不受其影响,看似甚是愚蠢,但结果是万物萌动,大自然都换发出了勃勃生机,这不正是与上句,无恩而大恩生的写照吗。
其实这里的“蠢然”和老子讲的“无为”一样,看似都是愚蠢的举动,细推其来,妙不可言。
对静坐养生而言,练习静坐,给外人的感觉就是无为,就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用白话讲,没事儿找事,坐在那里不动,就可以养生,就可以治病,太愚蠢了,太白痴了。但真正懂得自然之道的人,就明白,看似无为之静,实则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不借机而动。即外静而内动。用道家思想表达,即无为而为以为,无为而无不为,引用此文的话,"动其时,万化安",此为正解。
四、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至乐,即追求享乐之极;至静,即追求恬静之极。
性,即本性,天性,天道,大道,无极之元炁,自然之道等等用词,一个意思,就是人之天性。
余,即剩下,剩余;这个字太玄妙了,若没有练习静坐,无法得其真意。其实这里“余”,不是所谓的游刃有余,你想多了,而是指人的天性,或者叫人的元炁,因人后天识神当位,过于追求享乐,贪妄无度,七情六欲爆发,人之元炁消耗殆尽,所剩不多之含义。仍然是“人,万物之盗”,自然之规律,也就是道法自然。
庄子大宗师中云: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白话讲,即欲望过高过大,深陷欲望之海不能自拔,何来天性。
廉,即廉洁,圆明,清澈,清洁,清廉。这个字更玄妙,当人追求恬淡适静,无欲无求,廉明清洁,不染不著之时,这不正是先天之性的写照吗。
老子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又曰:清静无为天下正。
又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庄子云: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清静经云: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对于静坐修心而言,知道了物欲太重不利静坐,那修恬淡适静之功,这样静坐才能上层次,才能复归于先天之性。
五、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私,即暗地里,私下;公,即不偏不移,公平对待;私对应前文的“无恩”,公对应前文的“大恩”。
何为至私,因天道幽隐,不可窥探,其一私;万物因感而生,从不自生,其二私;何为至公,因受阴阳之气交感,万物生化,无不受其影响,且功成而弗居,任其自然,即上文中的“无情”,这里的无情,不是我们理解的没有情,而是对待所有万物,从不动情,任其自然。也许这才是“无情之情”的玄妙之处吧。
老子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又云: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六、禽之制在炁。
禽,一则解为羽化,百鸟,二则解为凌驾,擒纵;到底那个更合理呢,站长让为一个意思。
炁,即外在的阴阳消长之气,内在的先天之无极元炁,即虚无之炁。
百鸟能翱翔于天空,因为对空气的凌驾。
庄子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an2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描述的是一种大鸟,拍打水面,可扶摇上九万里的天空。大鹏之所以能扶摇而上,就是因为凭借空气的力量。
荀子也曾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在庄子思想中,并不认为“驭风而行“是好事。却提出了另一个概念,叫“无待”。即无所依靠,无所依赖的意思。即让我们不要过分的依赖,依靠现有的万物,因为,若过于依赖时,思维就都会受到限制,也就无法理解像大鹏一样的庞然大物,也就无法理解超出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情了。
站长思考后发现,当我们在理解无待之时,若把“无待”,反过来读,即为“待无”,依靠无的力量,这不就是天道,大道,无极之元炁吗?,这不正是阴符经中“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另类表达吗?殊途同归而已。
故禽之制在炁。看似在表达的是百鸟驭风而行。实为喻人也要有能驾驭看似空无的自然力量,以道而行才为上策。
庄子云:乘道德而浮游,无誉无訾zi1,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对于静坐养生而言,外静内动,真炁运行于内,万物生化,延年益寿,改善心性,此为道之正理,无可厚非。
七、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根,即因,源也。
生,即贪生,因贪生恶死,故疯狂的厚养其身,贪妄无度,超常越分,七情六欲爆发,“盗贼”行其内,身心俱毁,病患缠身,无常至矣。即本句承接上文中的,“心生于物,死于物”,此为生者死之根正解。
老子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勤俭节约,恬淡适静,虚心寡欲,抱元守中,则为吉;若纵欲过分,贪婪成性则为凶;在道家修行中,有服气,辟谷养生之说,看似心若死灰,形同槁木,像死人一样的形貌,此行为也“莫不蠢然”,但实以”不贪生则无死”以玄妙机矣。
死,即不动,至静,守本分,以道而行,动止自然,恬淡适静,虚心寡欲,无为而为,五元为根,五德为用,复归先天,犹如静坐修心一般,寂然不动为之静,当心无杂念,五元之炁归于中五之时,天地悉归之,即如老子讲的,复归于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归于婴儿。
丹经云:心生性灭,心灭性现。
八、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恩,惠也,从心,即内心的一种感激,感恩,感谢。害,伤也,即伤害,谋害,祸害。恩也好,害也罢,均为人之后天识神之性。
理解一:
恩生于害,即贤人君子受到伤害,得贵人救助,心怀感激,终身不忘。害生于恩,即小人受君之恩,得君之禄,不能戒慎终始,贪婪至极,心生怨害,以德报怨,以下反上等等。
理解二:
恩生于害,即当失去时,才懂得珍惜。害生于恩,即因感恩而失去防备之心,未能做到防患与未然,而大患将至,乐极生悲。
以上两种理解看似很有道理,用当代的的文化与经验,确实也很有道理,但在阴符经中,却非本意。
“恩”犹如受宠,“害”犹如受惊。
老子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若人的心性以道而行,修善行正,反朴归真,则无害亦无恩,也不俱恩害相生之挠性,守静以生淳和,至静,守中,恩害情欲无所扰矣。
庄子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下篇完
终篇待续中---
静坐修心,延年益寿,改善心性,找到真我
本文发布自知卜易社“站长带你飞”平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