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不能全怪赵括,根本原因在这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双方兵力加起来将近百万的战役,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三年,最终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由于中途换将,所以后世人大多都将长平之战的失败归结于赵括。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场战争从进入僵持那一刻开始就决定了赵国必败。

长平之战的起因就在于赵国贪图上党地区,导致秦军来攻。经过几番角逐双方在长平地区开始了对峙,一下子就是三年。在这期间秦国和赵国都消耗了很大的国力,可以说谁能笑到最后谁就是最大的赢家。也许大家说赵国可以向其他五个国家借粮什么的度过危机,总比秦国孤零零的要强。可事实并非如此,究其根由还是要怨赵国君臣。

在战争开始之初赵王和他的大臣们在战与和之间犹豫徘徊。后来才决定派人求和,但是秦国却早就下定了决心要打。他们用极高的礼仪接待赵国使者,其他五国都以为秦赵和解了。后来双方打了起来,秦昭王更是发了狠话,谁敢救援赵国就是和秦国过不去,就等着报复吧。秦国丞相范睢也派出大量的间谍贿赂各国的权臣,使他们不去帮助赵国。在秦国的软硬兼施之下,赵国彻底被孤立。

我们都知道战争打的就是综合国力,秦国和赵国的国力在开始相差并不大。但是三年之后,双方就不一样了。由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确定了耕战的国策,秦国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型。秦国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到前线。但是赵国却不一样,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只是在军事领域,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赵国根本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改革。所以它的经济结构仍然相当脆弱,根本撑不起长期的战争。所以哪怕是廉颇打到最后也不见得能赢,最有可能的就是能把赵国的损失降到最低,不至于像赵括那样被人家分割包围,最后降卒还被人家给坑杀了。

因此小编认为长平之战赵国必败,只是这个锅不能由赵括去背。无论是从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赵国都处于下风长平之战想要打赢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能全怪赵括大家说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