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保护脊柱就是强健五脏六腑?

最近,一位妈妈在按摩大椎穴的时候,明显感觉到颈椎不适,在捏颈椎的时候能感觉到喉咙疼,正常脊柱像有韧性的钢珠,而这位妈妈的脊柱像一串冰糖葫芦一样,且十分僵硬。通过督脉和膀胱经脉的短短15分钟中医手法调理后,自诉明显感觉后背轻松、舒服。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人,脊柱出现问题的不在少数。有的人有脊柱一侧侧弯的毛病;有的人觉得脊柱笔直就是好的。其实,正常脊柱形态是颈弯和腰弯向前凸,脊柱从侧面看呈“S”型。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不仅大人,孩子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肢体的姿势,保护脊柱健康。

孩子成长

需要格外关注脊柱健康

人体脊柱的颈椎曲度和胸椎曲度约在人7岁时基本固定,腰椎曲度到青年才基本定型。在14岁前,脊柱之间充满软骨,大约20岁左右脊柱才最后稳定。还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孩子,骨骼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形,所以,家长尤其关注孩子的脊柱健康。

孩子的身体如果长期处于不正确的姿势,久之,会有以上4种情况:1.脊柱左右形态改变,出现脊柱侧弯。

2.脊柱前后形态改变,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曲度增大或变小。

3.脊柱曲度的变化,同时也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改变,如一肩高、一肩低,斜颈,翘臀,一腿长、一腿短等。

4.有些人因为运动引起运动性损伤,如脊柱小关节紊乱、脊柱周围软组织损伤等。

如果脊柱的结构发生改变,脊柱的力学就发生改变,该直的不直,该弯的不弯,脊椎周围的神经就会受压。长大后,可能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肺病、胃病、糖尿病、抑郁症、顽固性失眠、疲劳综合征、男性阳痿、女性月经紊乱等疾病。(当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的疾病可能是其他病因导致的。)国医大师韦贵康将因脊柱问题导致的疾病统称为“脊柱相关疾病”。端正姿势,预防“脊柱相关疾病”。不仅让孩子有一个美观的身体形态,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脊柱

是督脉和膀胱经的通路

中医认为,脊柱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通路,外邪或损伤会刺激脊柱并通过经络的传递作用影响脏腑与四肢。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

—《素问·调经论》

经脉好比人体的“江河”。中医学中的经脉,主要是指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统帅了西医所讲的神经、肌肉、细胞……许多东西。

奇经八脉中,又以督脉、任脉最为重要。

看过武侠片的人都会对“任督二脉”这个词不陌生:某某大侠又打通了身体的“任督二脉”,功力大增,云云。

其实,这种功法类似于道家的小周天,从小周天的路线来看,它与中医任督二脉的循行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道家所谓的“打通”,需要特殊的功法修炼;而中医不叫打通,而是通过外治手法(捏脊、穴位按揉等)等保持任、督脉经脉气血的通畅,以此来养生、保健、预防疾病。

任脉,为“阴脉之海”,任脉重要的穴位很多,如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等。

女人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黄帝内经·素问》

女孩子在14岁的时候,任脉打开,于是来月经了,这时可以孕育生子,而女人到了49岁,气血衰竭,也就绝经了,因而无法孕育。所以“任”者,“担任、妊养”也,主胞胎,对成年女性来说,它是“生养之本”。

《黄帝内经·素问》说:“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因此说,男性睾丸胀痛、遗精、疝气等问题也是由任脉不通所致。

督脉,为“阳脉之海”,也与脊柱健康关系更多一些。督脉统领着人一身阳气。阳气,是推动我们人体产生动力的源头。督脉,位于人体后背正中线以及头部正中线上,一共有28个穴位,保持督脉畅通,可以使人阳气充盈,筋骨舒展,精力旺盛。

督脉穴位图人体的脏腑穴位都反射在督脉(脊柱)上,脊椎置于人背部之中央位置,其内部的脊髓是人脑与全身的管理联络通路。这正是中医所说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故而,被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虚衰可表现为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脊酸软;督脉阳虚可表现为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邪犯督脉可表现为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与脊柱相关的另一条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有67个,而且,膀胱经的主要部分都在人体的后部――后背和腿后侧。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而风寒之邪通常从后背侵入人体,膀胱经就是人体在后背的一个大栅栏,所以很多外感疾病一般通过膀胱经来调理,防止病魔入侵。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也多入膀胱经,如麻黄、桂枝、防风、羌活、蒿本、浮萍、蔓荆子等。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通过刺激膀胱经,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从西医角度看,人的五脏六腑在脊髓里都由神经连接,很多疾病都可以在脊柱找到原始病灶,也可以用来治未病,如果从中医角度,督脉统领全身阳脉,膀胱经有五脏六腑的腧穴,抓住后背,就像提纲挈领地抓住“衣领”一样。

养脊、揉背畅通气血

刺激脊柱附近以及背部的经络,能壮腰肾,通经脉,行气血,改善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并增强内分泌和消化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血脉疏通,气机流畅,气行血活,有效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脊柱上的腰俞穴、腰阳关穴、命门穴可以补肾阳,缓解腰痛;身柱穴、陶道穴可以调理、缓解头痛、咳嗽等外感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部分)上背部,可以刺激调理肺部疾病的肺俞穴,调理心脏疾病的心俞穴,能够宽胸理气的督俞穴以及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下背部,可以刺激调理肝脏疾病的肝俞穴和胆囊疾病的胆俞穴,还有健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刺激左右肩胛上的穴位,可调理头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刺激背的侧部,能够宽胸理气,调理胁肋疼痛。常用督脉的大椎穴、膀胱经的风门穴等穴位,调理和缓解颈椎病、颈肩综合征。 刺激的方法很多,捏脊、刮痧、艾灸,甚至用擀面杖敲打、练撞墙功等都是可以用来日常养生保健的。但若需要系统调理,或施针灸,建议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调理。

近期导读:脾胃好、肾气足的人,满口都是“金津玉液”

身体自带“健胃消食片”,不吃药也能强健“后天之本”

乳房疾病,如何早预防、早发现?

栗子熟吃健脾、生吃补肾,但我不建议吃“糖炒栗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