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颠沛流离,婚姻不幸,从未体会过爱情却被家庭折磨

这是盛夏书香的第112篇文章

提起叶嘉莹先生,我们都知道她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专家,有着70多年的教学经验,一生热爱诗词,并且变卖房产,拿出一生积蓄,陆续向南开大学裸捐3568万元用以诗词推广,她也被誉为92年穿裙子的士。

可谁曾知道,事业上硕果累累的她,生活却经历了诸多磨难。

17岁,母亲在回来看望他们姐弟的火车上去世,

24岁,放弃自己教书的工作,因为义气和赵东荪结婚,

25岁,带着尚未满周岁的大女儿入狱,此时丈夫已入狱,

52岁,大女儿大女婿因车祸离世,

小女儿也因为乳腺癌经历了两次化疗。

就像叶嘉莹先生引用王国维的那句话,天降百凶生一词人。

而这一生的最坎坷之处,莫过于她的婚姻了。

1、与丈夫的相识,没谈过恋爱就结婚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她说这一辈子都没有谈过恋爱,她也始终受那句“不遇天人不目成”的影响。

丈夫赵东荪,他的姐姐是叶嘉莹的老师,相识两三年也不排斥,但是她始终没有答应赵东荪的追求,直至赵东荪后来丢了工作,叶嘉莹想着或许是因为他来回跑,所以把工作搞丢了。

然后她很义气地做了一个决定,就是24岁的时候决定结婚,然后和丈夫一起去了南京,后又到了台北。

不久以后丈夫被抓,她因受牵连,从狱中出来之后,没有房子住,只能带着还在吃奶的女儿,找了一个私立学校做教师,日子非常艰苦和奔波,所以就有了《转蓬》那首诗,其中一句是“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2、丈夫出狱之后,性情大变

赵东荪出狱之后的第二年,小女儿出生了,但是出狱之后的赵东荪由于关押太久的缘故,脾气非常暴躁,据叶嘉莹先生说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但是她不和他吵。

在国外的时候,叶嘉莹是全英文教课,一心扑在工作上,所以经常深夜查字典备课。

赵东荪每天在家发脾气,经常傍晚五点钟一个电话打到叶嘉莹办公室,说:“该做晚饭了,你怎么还不回来?”

叶嘉莹不想吵架,只是说:“对不起,我还在跟一个研究生讨论问题,还没讨论完。”

我们或许也能体会,叶嘉莹先生当时的内心很安静,似乎也很绝望,可是,她不得不用心工作养家糊口。

3、这一辈子都是我在承担着经济

丈夫出狱后,工作丢了。叶嘉莹先生受邀去哈佛大学做讲师,他们就一起移居到国外,邀请叶嘉莹讲书的那位朋友也给赵东荪找了一份教普通话的工作,但是没过多久,这份工作也丢了。

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上学需要用钱,所以她回到台北以后,工资微薄实在是不足以支撑他们全家的开支,就又重新回到了国外教书。

再到后来小女儿乳腺癌需要用钱,支撑她的就是养家。

鲁豫问她,你还要承担家里的经济吗?叶嘉莹回答,经济负担,这一辈子都是我负责的。鲁豫很钦佩的点了点头。

接着又问,你为什么不离婚呢?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叶嘉莹先生回答:如果重来一次,也许不会这么选择了,我默默地承受着,但是不跌倒,承受之中走我自己没走的路。

可能我们这一辈人真的是难以理解,但是在那个年代,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吧。

4、她交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词

第一次听说叶嘉莹先生,是因为去年捐款一事,当时还特意扒了一下明明是一位女性,为何称呼其先生?

后来才知道,先生是尊称,看了她的事迹,确实是很赞的一个人,非常了不起。

叶嘉莹先生的故事,我们读了她的词,便知晓了她坎坷的一生,我想,她教会我们的不只是诗词。

还有一个女人在面对婚姻的失败,面对生活的刁难时那种顽强不屈,直面困难的韧劲儿。

在她人生最痛苦的时候,她说,她也曾想到过死,如果自杀,哪一种是最没有痛苦的?

但是,她把这一切都忍了下来,因为,还有两个女儿,还有诗词,这是她一生的精神支柱。

有多少人在婚姻中把自己活成了怨妇,在老公面前抱怨,在孩子面前抱怨,一生都觉得自己命苦。

叶嘉莹先生,婚姻不幸,人生曲折,历经万般磨难,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直至90多岁的高龄,依然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诗词。

也许,这才是难得的通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