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早期曾国国君曾侯宝自作之鼎,比较罕见!

1春秋战国时期金文书法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从此,周王朝政治、文化方面的凝聚力和控制力丧失殆尽,西周礼乐文明土崩瓦解,青铜礼器的内涵随之发生变化,神圣性和严肃性大不如前。金文由器内转至器表,文字本身的线条美成为器物装饰的一部分,金文书法获得独立的艺术品质。

这一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创造热情,文化面貌焕然一新,金文书法绽放出浓郁的地域色彩。

南方以楚系文字为代表,影响遍及汉淮两岸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其结体工整修长,线条宛转灵动。

东方以齐国文字为代表,影响波及齐鲁大地,其结体整饬秀丽,线条挺拔遒劲。

西方则以秦国文字为代表,影响力随着秦国领土的扩张而逐渐远播四方,其结体开张宽博,线条浑厚苍雄。

中原地区以宗周、三晋为代表,其书法虽缺乏独创精神,但在秦、楚、齐、吴越等各方大国风气交替影响下,文字风格呈现出复杂、多元的面貌。

2春秋·曾侯宝鼎

铭文表明这是春秋早期曾国国君曾侯宝自作之鼎。

铭文布局较散,字体大小不一,笔画多曲笔,并有故意拉长的趋势,尤其是“曾”字的上下结构被分解的较甚,比较罕见。

3春秋·秦公簋

盖、器铭文连读(秦汉时期加刻铭文若干字),记载秦国立邦延续十二世,秦公承继其祖先功德,抚育万民,兼文武大臣辅佐,永固国基。

秦公簋铭文为模印制成,字体仍有西周晚期金文孑遗,字形规整,书体更加接近石鼓文,结构上较为严谨方正,笔法圆折,逐渐趋向平直,近于小篆。可见秦国金文字体篆书化肇始于春秋中叶,秦公簋即为滥觞。

4春秋·宋公栾戈

铭文表明这是宋景公栾自作用戈。

宋国虽地处中原,但其文化也受南方楚国的影响和渗透。宋公栾戈的错金鸟篆铭文带有典型的南方楚、蔡金文鸟篆书的意味,“宋”字上部以鸟首为装饰,盘旋婉转;“之”字形体修长,变直笔为弯曲的线条,以加强字形的长度和圆转之美,而且还增加肥笔的变化以取得对比效果。

5战国·鄂君启节

铭文表明,这是楚王颁发给受封于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启的通行符节,其中规定了鄂君启水陆交通运输的路线、运载额、运输种类和免税条件。

鄂君启节铭文书法风格深受同时期的楚国简牍书风影响,为战国中晚期楚系文字的典型代表,书法特征承上启下,战国早期铭文字体硕长,末期字体扁平松散,笔画较短多弧笔,而鄂君启节铭文字体宽阔,笔画较长且圆润直挺,颇似草叶篆,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一起学篆书

篆友喜欢本文可以分享和在下方点个

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