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中学,不说再见!
2018年2月
五环中学教学区搬迁
2018年3月
五环中学正式开始拆楼
▼
正在拆楼的五环中学
▼
拆除前的五环中学门口
图源:贴吧
不过,不要着急难过,五环中学并不是要跟我们说再见,它只是终于迎来了又一次新生。
未来的五环中学将是五环中学和六棉中学的合并体,原校址加上隔壁的五环小学将一并重建成一座现代化新学校。
图源:五环中学官网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不知道这到底是怎样一所学校,毕竟西安市大大小小的中学太多,但对于灞桥区的孩子,或者具体一点,对于纺织城的孩子来说,五环中学并不陌生。
创建于1970年的五环中学原本是五棉子弟中学,1999年晋升为西安市重点中学,仅过了一年又被评为陕西省重点中学。在灞桥区算是数一数二了。
图源:五环中学官网
近几年,你可能鲜少听到关于它的消息,但在零几年的时候,五环也是培养过考上清华、北大学生的,也许你想说那是过去,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最怀念的恰好也就是这些过去。
最怀念的不过是人们所说的平常
这是记忆里的五环
偶然间看到老师的信息才知道学校已经开始重建了,抽时间赶回去发现只剩下实验楼还在,其他的都已经拆除,初中部现在搬到了五环小学,而小学搬进了之前已经建好的新校舍。
▼
过去的高中部
图源:五环中学官网
曾经住了3年的女生宿舍楼现在也推倒了,只剩了前面的罗马柱和小亭子立在一片废墟之中。现在住校的女生搬到了五环集团女单宿舍。现高三住校男生统一安排在原男生公寓。
▼
过去的女生公寓
(右边那栋白色的楼)
图源:五环中学官网
▼
男生公寓
▼
孤零零的罗马柱
每一届毕业生合影的背景都是这里
因为门锁着也看不到操场现在是什么样,妞高中的时候才修好的塑胶跑道不知道有没有保留,毕竟刚建好的时候东郊好多学校还是土操场。
图源:五环中学官网
看着再也无法复原的母校,各种回忆突然更鲜活了,那些在五环度过的初高中时光仿佛还在昨天。
▼
很早时候的校门
▼
一进门最先看到的金色大厅
更早的时候这里正对的是一面镜子
在五环上学的学生跟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我们上学的路程分两种,一种是住在坡上的学生,每天骑个车子或者步行,平缓的下坡路,随便走走就到了。
但是对另一部分住在坡底下的学生来说,上学跟爬山没什么两样,坡比较陡,骑自行车基本是上不去的,必须推着车子走上去,不过春天的时候一路槐花香,也是很享受。
上坡难也就不说了,迟到了还要全校通报,每周一开会哪个班迟到的是谁一定会在升完国旗后念一遍,然后还要被罚扫地,想想自己现在强健的体魄,大概也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
那时候自行车棚是大多数男生的记忆,车棚的一角常年放着学校淘汰下来的桌子椅子,谁的桌椅有问题自己悄悄的就去换了,不过现在车棚已经没有了。
图源:贴吧
五环大概是妞见过绿化最集中的学校了,树和草坪被教学楼围在中间,过去最里面还有喷泉(上了三年,开了一次
),后来喷泉没有了,变成了雕塑,题字“励耘”。
▼
过去的喷泉
▼
后来的雕塑
那时候上完早自习去食堂买饭是智力和体力的双重挑战,去迟了你就吃不上米线了,甚至连土豆泥夹馍都没了,只能在旁边的档口买个小浣熊回来,当然买零食也要挤进去的,要是等人少了再来,那回教室肯定又迟了。
图源:贴吧
等到中午,食堂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虽然大家多半还是选择在外面或者回家吃饭,但食堂的米饭依旧要靠抢,你说排队?不存在的……
零几年的时候,一个月50块钱,每天都在食堂吃的话刚刚够,学校几块钱的米饭、菜就够喂饱你的青春。
图源:贴吧
那时候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广播室还有点歌环节,十几岁孩子还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但已经学会了用这种大胆的方式暗戳戳的表白,不过,妞上了三年学也没有收到过别人给我点的歌……
图源:贴吧
那时候的晚自习分两场,一晚所有学生在自己的教室里学习,有时候老师会来给大家讲些白天没说明白的知识点,大部分时候是自己写自己的作业(你信吗?)
二晚是专属住校生的,走读生上完第一场晚自习就可以回家了,但住校生要换一个教室继续学习,这个时候个别胆大的住校生就溜出去上网了,那个时候的精力包个夜机再连个早机啥问题也没有。
图源:贴吧
二晚上完了还有三晚(为什么这么多晚自习……),刻苦学习的孩子基本都会上完三晚再回宿舍,但冬天上三晚前,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提着热水壶赶去接水,虽然热水房的热水永远都是温的……
图源:贴吧
你可能想说,晚自习就不能提前回宿舍吗?是的,不太可能,要提前回得有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宿管老师才会放你进去,可以说十分严格了。
当然这样严格的宿管老师也会出岔子,妞曾经就因为睡过了而被锁在了宿舍里,等宿管阿姨再上来检查的时候,已经想好怎么撬窗户、绑床单爬楼的我才被解救了出来。
图源:贴吧
女生公寓楼下是厕所和操场入口,你可以想象一个几千个学生抢一个厕所的艰难,反正在QQ空间风靡抢车位游戏的时候,我们都把上厕所叫抢坑位
图源:贴吧
再说旁边的操场,零几年修好的塑胶操场在当时可以说很洋气了,当时还规定不能穿有跟的鞋进操场(真的超级金贵了)。
不过操场边上的乒乓球桌设计真的不合理,桌子底下就是污水渠,乒乓球一掉到那边肯定滚下去,妞最无聊的时候还数过,最多的时候里面有二十几个乒乓球(我是真的超级闲了……)。
图源:贴吧
夏天的时候,对着操场那一排教室和初中部对着广场那一排教室都会遭到阳光直射,有一段时间关于哪个教室是全校最晒的,还在贴吧上讨论了很久,最终也没有得出定论,反正妞觉得高三二班最晒,开空调都没用。
图源:贴吧
但一到冬天,大家就很统一了,不论哪个班,反正保暖都是靠一身正气,暖气只有窗边的孩子可以感受到。
图源:焦志亚
从纺六路到纺五路
这里是五环人的天下
前一阵樱花、桃花开满了全城,妞突然想起春天的五环该是绿意盎然的,校园里的桃花也该开了,天再热一点,紫藤萝也要开了。
图源 焦志亚
五环中学门口的槐花最近也开了,一路走过脑子里全是妈妈牌槐花麦饭的味道,这条满是槐花的路就是纺六路,五环子弟对这里一定不陌生。
纺六路拐到纺织城东街再到纺五路,这个半包围的圈子里能看到五环人生活的各种场景,第一次来的人甚至会觉得光怪陆离。
▼
五环门口的奶茶店不见了
现在放了足浴店的招牌
exo me???
▼
以前下了晚自习超火的小商店门关着
不知道还营业吗……
▼
卖鸡柳夹馍的阿姨不知道还在吗?
妞以前超爱吃,回家都要买两个
中学门口现在一点过去的气息都找不到了,现在初中部搬到了隔壁的五环小学,连小学的招牌都换了,但是旁边的奖牌和校门口的地砖还是小学的。
▼
门口的地砖和奖牌还是小学的
那时候的初高中生都痴迷各种青春小说,当时小学旁边的“西部未来图书社”特别火爆,还有为了租书办月卡的孩子,不过现在电子书更方便,图书社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
▼
当时在小学门口买的笔记本
到现在也没用完
▼
妞毕业的时候这里还是饮品店
现在已经变成了修手机电脑的地方
走到这里纺六路就算走的差不多了,第一个丁字路口左拐就是纺织城东街了,这条街可以说包罗万象了,要说它有多全面呢?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大概也够了。
▼
这里有各种五金店
和装修门窗的商户
▼
这里有迎接新生命的医院
▼
还有包办死后事物的服务中心
▼
这家奶站其实还卖各种百货
▼
附近的瓜果蔬菜店品类特别丰富
▼
馒头熟食也很全
▼
拐到纺五路上
还有开了至少十几年的理发店
▼
以前的浪漫KTV
现在……emmmm……不太清楚
当然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餐馆,开在这样的背巷子里,味道自然也不差,简单的来说,这条街有你生活所需的一切,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话……
出了纺织城东街到纺五路口,过去妈妈们的时尚标杆小琴还在,但对面的一排面馆、小百货商店都没了。
▼
小琴烫染沙龙
邮政旁边的红油米线还在,但是里面以前的职工食堂已经没有了,妞上学的时候职工食堂搬到了纺五路上,但现在那里也成了别的饭馆,职工食堂不知道还有没有?不过盖了多年的楼终于盖起来了。
出了五环的小包围圈,纺正街上这些地方不知道还能不能勾起你的回忆?不过那时候的华达网吧如今不知道搬去了哪里,以前的纺织城饭店现在也变成了大商场。
▼
新华书店
▼
五厂劳司商店
▼
教育书店
▼
工人文化宫
▼
智慧书店
以前楼上还有一家网吧
现在找不到了
这些地方过去每每路过都觉得是平常,但现在再看很多记忆突然就涌上心头,只是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最怀念的东西也终将在岁月中飘散,这大概也是怀旧的魅力所在。
喂饱我们青春的
其实也不过是这些家常味道
再来五环,妞发现曾经我们最爱的味道要么搬走了,要么换人了,能留下的味道已经不多了,但这些还够你回味自己的青春。
▼
群众厨房
偶尔不太饿的时候,在这里买个麻辣饼或者菜卷就会特别满足,虽然到处都有群众厨房,但这一家的味道总是觉得最特别。
▼
徐记豆花饭
妞上学的时候它才开业,现在也过去将近十年了(暴露年龄了……)这家的豆花饭得去早,一般到十二点半就没了,反正中午去永远都关着门。
▼
罐罐
其实这家的阿姨很久没见了,店里现在扩大了,没有以前那么挤了,味道也没有以前那么足了,不知道是不是换了厨师,但曾经最爱的味道,现在能吃到还是感动的。
▼
阿尔法特色冒菜面食
虽然招牌写的是冒菜面食,但他们家最好吃的是兰州特色酿皮,跟我们西安的面皮不一样,他们的酿皮更软,辣椒也更辣,很久不吃会非常想念的那种好吃。
▼
杨凌农家蘸水面
也开了有些年头了,店面看起来没有大变,以前男生在这里吃三根面就饱了,女孩子顶多吃一根,再多就要撑着了。
▼
重庆鸡汤砂锅
最爱吃着家的女同学如今已经当妈妈了,但还是忍不住特地绕过来尝尝,门口的厨房这么多年也没有变过,虽然看起来很小很乱,但里面布置的很有条理,味道也还是一如从前。
▼
光头大米面皮肉夹馍店
以前光头大哥就在店门口打馍、夹馍,现在东西都挪进去了,但味道没变,还有大豆芽米皮红油辣子的标配。
▼
刘同三特色红油米线
乱弹妞上高中那会一碗米线2块,现在已经涨到了6块(好像暴露了年纪……),难得的味道没变,一勺热汤浇在葱花上,香味就出来了,老板娘见到以前的学生就乐呵,一直说“坐坐坐,你看你们都长大了,长大了。”
▼
秋林食街
那时候偶尔也会跑远点,去一趟四厂买一杯卤汁豆腐脑,尽管现在涨价了,但味道还是最初的味道,一杯豆腐脑就是青春的味道。
▼
薛家凉皮
薛家凉皮就是来了四厂就一定要吃的凉皮,以前为了吃个薛家经常睡不了午觉。
说到最后,只有一句,
五环的地址可以搬迁,
五环的校园可以重建,
五环的校名整合后甚至会变,
但“励耘”文化与精神将永久流传,
不忘初心,勇为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