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下江南大有玄机,乾隆君臣心照不宣,其实就是两个字

乾隆六下江南有秘密,乾隆君臣心照不宣,其实就是两个字
据史料记载,乾隆在位63年,他六次南巡,5次去五台山,3次到泰山。
康熙皇帝曾经六次巡幸江南,乾隆皇帝也效法皇祖,六次南巡。乾隆认为,自己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西师”,率军西征,平定西北;另一件是“南巡”,在前后30多年中,六次巡视江南。可见下江南在乾隆心目中意义非同小可。
 乾隆从41岁到74岁之间,花了33年六下江南,途中确实有视察势力,检查工作的事情,但主要目的还是玩乐。跟他爷爷康熙相比,虽然康熙也曾6下江南,但每次随行不过300人,甚至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搭帐篷住宿,花费时间也很短,基本上办完事情就走人。所需的钱财不到乾隆的十分之一。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用在乾隆身上最恰当。因为乾隆老爹雍正通过铁腕反腐,有效扭转了大清朝自康熙时形成贪腐之风,为乾隆执政打下了基础。
在当时的条件下,皇帝下江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北京到江浙,往返6000华里。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车装船载,马拉人扛,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三五个月的时间。每次出巡,皇帝带领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卫队侍从有两三千人,动用五六千匹马,四五百辆车,上千只船,需要耗费一二百万两白银。乾隆第六次南巡时已是74岁高龄了,如此长途跋涉,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为什么皇帝却不辞辛劳连续南巡呢?
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解释,他下江南有四条原因:
一是江浙官民诚心恭请;
二是朝中百官一再建议;
三是江浙人稠物丰,地位重要,应当亲自去考察民情戎政;
四是恭奉母后,游览名胜,以尽孝心。
吹捧赞誉乾隆通过六巡,乾隆帝相当清楚地了解江南的官风民情,又大兴河工,广蠲赋税,礼遇致仕大臣,培植士子,宣扬了圣恩,对争取缙绅士民,安定江浙,保护百姓的身家性命财产,发展生产,丰富文化,创造和延续“大清全盛之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些说法不过是一种官样文章,其实乾隆心中有着更重大更深层的用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浙一带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丰饶之地、工商中心、财赋重镇,是清政府的主要“粮袋子”和“钱柜子”,维系着朝廷的经济命脉。在当时,江浙交纳的粮赋占全国的38%,税银占全国的29%,关税占全国的50%。当时盐课银是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财政来源,盐课银的60%以上来自江浙,仅扬州盐商每年上交的盐课银最多时达600万两。京城每年需要的400万石粮食,2/3从江浙漕运进京。如果没有江浙的巨大财力支持,就不可能造就乾隆盛世景象。每次南巡,除了确保这些正常的国库收入以外,皇帝和权臣还通过摊派、赞助、买官卖官、敲诈勒索、行贿受贿等手段,向江浙的官员和富商捞取许多私房银。
但是,另一方面,开支确实十分巨大,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随驾当差的官兵一般是3000名左右,约需用马6000匹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役夫,用掉了上百万银两,还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骚扰。
乾隆六下江南,为了显示自己的文治武功,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
1,大阅兵
南巡期间,乾隆还在苏州、杭州、江宁、嘉兴等地多次阅兵,检阅军队操练,整饬营务,对所到之地的地方官员予以考核奖惩升降。乾隆在杭州登观潮楼检阅福建水师,游览西湖美景,题诗作赋,好不快活,竟一住12天。
但讽刺的是,清朝军队的战斗力,从乾隆六下江南开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2,赋诗唱和,题字留念,广写匾额
另外,他还游遍江南名胜,乾隆十分喜爱苏州风光,多次游玩,还依依不舍。乾隆至镇江后,两次奉太后渡江,游览长江中的名胜金山和焦山。观古赏景,悦目怡心,赋诗唱和,题字留念,广写匾额。
其实就是抬高自己,接受吹捧。
3,游山玩水
“艳羡江南,乘兴南游”,乾隆帝贵为帝王,骄奢靡费。加之当时南方众多城市,人口稠密,物产丰盈,经济繁华,无论是名胜古迹景色还是美女,都可以说是堪称当时之绝。他为“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而六下江南。
实质就是乾隆帝骄奢靡费,贪图享乐
4,编著《南巡盛典》以图青史留名
乾隆命人编著《南巡盛典》所未辑录者,该书较详细地记录了乾隆帝第二次出巡前及南巡途中所发布的谕旨。对其南巡的主要活动亦逐日有所记载。
自我吹捧,自我标榜。这也难怪,古今那些帝王们都好这一口。
康熙朝,由王翚主笔绘制记录康熙帝南巡的《康熙南巡图》。乾隆帝南巡,则由宫廷画家徐扬照其体例绘制了《乾隆南巡图》。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进量绢本十二卷;六年后,再进纸本十二卷。在此之前,徐扬还创作了《南巡纪道图》。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狂。
说下天来,乾隆六下江南的主要目的,乾隆和他的那帮奴才心里跟明镜似的,其实就是两个字,不过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那两个字就是:显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