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双氧水生产工艺安全 你要做到3个措施!

工艺安全

双氧水生产的技术复杂性与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决定了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新上装置更应重视加强常规性安全技术防范措施,掌握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要点非常重要。下面我们从事故案例中带大家认识一下双氧水工艺安全及相关安全措施。

事故案例

2016年4月25凌晨1时许,江西樟树市樟江化工厂突发爆炸起火,已造成1人失联。据当地媒体报道,爆炸物质为双氧水,是一种爆炸性强的氧化剂,消防官兵在处置过程中,现场发生过多次爆炸。

那么在双氧水的生产工艺中存在哪些潜在的风险,如何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呢?

首先,我们来一下双氧水的基本性质。

双氧水性质

    基本性质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

危险性

过氧化氢自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气氛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 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目前,我国双氧水生产主要采用蒽醌法生产工艺,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如何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工艺设计中采取的安全措施

    1.确保氢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工作液的酸碱度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过程中,工作液的加氢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氢化液的氧化反应以及双氧水的萃取又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如果氧化液呈碱性,双氧水会发生分解而酿成事故。因此,在氢化工序、氧化工序和萃取工序等设置了分析点,随时监测工作液的酸碱度是很重要的。

2.改进碱处理工艺

当碱处理工序不正常时,气体就会带出塔中的一部分碱液,如果在分离器中没有得到很好分离,可使工作液中的碱度超过正常指示的数百倍。如某厂碱塔操作不正常,致使进人氧化铝再生器工作液的碱度高达3.9g/ml工作液中的碱经过氢化、氧化工序进人萃取塔,塔中双氧水遇碱后剧烈分解,塔头爆炸引起着火。

3.严格控制氧化尾气中的氧含量

氧化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可燃气体,当双氧水生产的过程中发生分解时,导致混合尾气中的氧气浓度超过15%,易形成爆炸性的气体混和物。因此严格控制尾气中的可燃气体和氧气量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一般生产中采用氧化尾气用氮气稀释,使其氧含量控制在10%以下,以确保生产安全。

  双氧水存储管理及使用防护措施

    存储管理

保持容器密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品容器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预防容器发生物理损害、摩擦或打击,定期检查容器漏洞。

  使用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过滤式放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应急防护及处置措施

    应急救护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min。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消除火花、着火源或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如果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进入水体、水源、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将泄漏物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火灾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口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注意尽量从远处灭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