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鱼

阵鱼

文/刘飞宇

已至中年,常年在外,可儿时的些许记忆总在脑际浮现,这就是乡情?……
家乡无江无河,典型的丘陵旱地,有“倒了砂罐喊天旱,扶起砂罐喊涨水”之说,乡亲们凭勤劳和智慧,依山形地势,修山塘水库,防水涝旱灾,不管什么年份,总能旱涝保收,过上太平安逸的日子。
有塘便有水,有水便有鱼。
阵鱼,是我儿时干的主要活之一。当时,一个生产队仅有十几头耕牛,看牛是小孩子们干的活,但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看的,因为是有工分的。我家成份差,虽然兄妹多,但也没有看牛的份,加上父母亲也不是多事的人,不想去与他人争。父亲看到院子里有人家用阵捕阵鱼,就跟我说,我们也做几铺阵,一来我有事做,可改善家里的伙食,二来还可卖些零钱,贴补家用,我十分高兴。
阵捕为四方阵,先用麻纱帐布拼缝成方形的一块,四角用布条缝踩好一个布纽扣结。然后砍竹破篾两根,交叉弯成了弓形,四端削成Ω形套上麻纱帐的四角扣扎紧,篾弓的交叉中心用麻绳系牢,再用两根麻绳沿对角线将篾弓的四脚固定成一个平面。后用一根约两米长的麻线绳一头系在竹弓的交叉中心点,一头系上一根不大不小的实竹竿上,阵捕就做好了。然后将麻绳线沿阵捕四角来回一套几个回合,再将竹竿往竹弓一边一穿,便可收藏起来。
每天放学后或星期天,我就扛上阵捕去阵鱼。事先得准备好鱼饵,先用米饭用锤子碾粘,边碾压边掺和炒香的黄豆粉或菜枯粉,直至充分混合成团。每次放阵捕时,掰扯一小团鱼饵放置一瓦片上再放入阵捕中央,后用竹竿将阵捕慢慢地放入水塘中,每隔一小段时间,轮流起阵,方可捕获少许小鱼虾上来。
放阵捕有技巧。不是随便将阵捕往塘里一放就有收获的,每到塘边,站在堤坝上得全局观望一下,再确定在哪里下阵。起初不知道,后来听长辈们说了一些道理,加上自己也慢慢地摸索出一些规律来,一是看鱼的活动季节规律,我地有“春放洄湾,夏放滩,秋放急水,冬放潭”之理,这是根据鱼的洄游歇憩规律而总结出来的选择地点。二是要根据小鱼虾的食性和山塘的地形选择饵料,有天然山泉又靠山边的池塘,小虾多,多选择用菜枯、炒黄豆等香料味的饵食,近田垅的土坎塘,小鱼多些,多选择蚯蚓等腥味浓的食饵,这样,每次的收获就多些。
起阵讲技术。每到一山塘边,选择好地形后,每隔一段距离就放下一阵捕,待一阵时间后,就轮流起阵,起阵的技术是决定着防止小鱼虾逃脱的关键,得十分讲究才行,要把握好“先慢后快”,“取大留小”的要义。起阵时,屏住呼吸,先轻轻地提起竹竿,后慢慢地提线绳,让小鱼虾不知不觉,到阵捕在水中显现出弓篾时,迅速提绳,此时,小鱼虾已成瓮中之鳖,要么成群结队在阵捕中随水打圈洄游,要么做惊慌状在里面乱窜,胆子大的跳跃逃散,但为时已晚,已逃不及,小鱼跳跃能力差,一般逃不掉的。小虾跳跃性好些,幸运者一跃就跳出阵捕,逃之夭夭。起上后,适中的便可捉拿归案,放入系在腰际的鱼篓中,太小的留在阵捕里又放入水塘中。有时一小撮,有时收获有二、三两之多。
就这样轮流起阵,直到收获得差不多了,便收阵回家。
回得家来,把小鱼虾洗净,摊入锅中,放少许油盐煎炒后晾干,备用收藏,那是大人的事了。当时,干的小鱼虾才2、3角钱一两,一般二两左右配上辣椒、姜葱之类的配料,便有一小碗。院子里谁家来客人了,便来我家买点用以招待客人,这菜香喷喷的,下酒、下饭,没得说。
往往一个暑假下来,下期开学时的学杂费便可解决。
晚上阵鱼,趣味更浓。到了夏末秋初,塘里的水被村民们用来抗旱,放得差不多了,有月光的夜晚,我便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塘里阵夜鱼,那是阵鲫鱼的好时机,小鱼虾在夜幕下看不见了,也不便于捞了,夜色下,塘里的水少,鲫鱼、小鲤鱼等外出觅食,活动频繁,把阵捕放下,用不了几分钟,便可起阵。由于是阵较大个的鱼类,所以起阵速度要快,通常竹竿一提,只要是听到阵捕里有“啪啪”的响动,便可有收获,往往几个小时下来,就有两、三斤之多的收获,也顾不上那蚊虫的叮咬了。
当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最喜欢和村上的五祖公外出阵鱼了。五祖公年纪大,辈份高,他其时不用去队上出工了,就带领我们外出阵鱼,我们村没水库,山塘旱得早,往往星期天或暑假就步行十几里或几十里到外村外乡的水库里阵鱼。边阵鱼边在间歇的时间里,听五祖公讲一些离奇的故事,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他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晚辈,人在世上,该如何做人,该如何处事,我们几个当时虽是懂非懂,但从院子里大伙对他的敬重程度,便知他讲的都是对的。我们最喜欢看他起阵,阵边起边讲,当阵捕在水中一现,小鱼虾乱作一团时,他说,我们大家其实就是塘中的一条小鱼,做人也一样,不可太贪,否则会有灾祸来临,有鱼一跃逃脱,就说人也如此,遇事不能慌,得把握住机会,才会有希望,起上来时,如看到有受伤的小鱼,他不捉便把它放生了,他说这鱼可怜,变鱼也不易,做人要有怜悯之心!听得我们几个暗自叹服。
后来,外出求学了,阵鱼就成了往事,再后来,离开家乡,在外为生计奔波,阵鱼就成了故事!
留恋儿时的欢乐,怀念家乡的先辈们,难忘家乡的山山水水!

作者简介: 刘飞宇,隆回人,中共党员,中学语文教师。《中国乡村》杂志认证乡土文学作家,湖南科普作协会员、县作协、县诗协会员、县民协理事,有通讯、散文、诗歌、科普等数十万字作品散见于各报刊、微刊。

(0)

相关推荐

  • 孙永兴 | 福山塘

    常熟记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孙永兴,笔名虞城憨憨,谢桥中学退休教师,近年搦笔属文,报刊发表散文.小说.传记等二百多篇,各类得奖三十余次. 福山塘 孙永兴 福山塘是我的母亲河,常熟城"七溪流 ...

  • 拗车罾

    70后农村生活的集体记忆 32.拗车罾 在印度西部濒临阿拉伯海的喀拉拉邦有一个濒海城市叫做柯枝,那里有一种最具中华文化色彩的捕鱼形式就是拗车罾,他们叫做中国渔网.中式渔网.提渔网.三角网.四角网等,从 ...

  • 神奇的竹竿_谈绮蕾

    神奇的竹竿 鄂州市新民街小学三(3)班 谈绮蕾 一天,小红捡到了一根竹竿,她把竹竿插到旁边的小池塘里. 第二天早晨,小鸟悠闲的飞来,就在这时,小鸟发现了那根竹竿,它看见竹竿觉得很奇怪,心想:噫,这里怎 ...

  • 【随笔】鱼虾随处见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咋一看标题,以为我这里要说的是物丰水美,盛产稻米鱼虾的江南水乡呢.不是,说的是我老家,玉山岩瑞的郑塘底.确实,我们这也是江南嘛,水也多,就是没有心目中那种纵横交错的水道而已. 每年开春之后 ...

  • 直还是弯?_周汝芸

    直还是弯? 鄂州市实验小学三(6)班 周汝芸 一天小鸟下班了,正悠闲地飞在天空中,可不知是谁将一根又细又长的竹竿插在一条小河上,小鸟就在上面打转转. 小鸟扑打着翅膀:"咦?这根竹竿怎么这么笔 ...

  • 陈锡瑾 | 拿鱼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我那时的高考 我的最后一届高三生 丁中2020高考全景扫描 拿  鱼 丁中老校友  陈锡瑾 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 ...

  • 怀念故乡:农村,没落中渐渐失去的风景(二)、童年趣事的消失…..

    怀念故乡:农村,没落中渐渐失去的风景(二).童年趣事的消失-.. 前一篇文章说到了,在故乡农村,石板路,农家大院,集市,学校都慢慢没落.这些都是有形的没落,还有很多无形的没落,更让唏嘘不已-. 农家的 ...

  • 三亚海滩百名渔民捕鱼,2小时收上千米渔网,渔获非常喜人

    天地渔人 10月份来三亚已经一周,前几天经历台风接连下雨,到今天终于晴了.下午去三亚湾海滩玩,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捕鱼场景. 下午5点多,三亚湾海滩上都是游客,当地渔民收网捕鱼的场景吸引着游人.这里的海滩 ...

  • 是弯还是直_程梓恩

    是弯还是直 鄂州市实验小学三(3)班 程梓恩 一天,在一个小池塘里有一只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时它的好朋友小鸟飞过来找小鱼玩.小鸟忽然看见池塘中央有一根竹竿,它就对小鱼说:"小鱼,你看 ...

  • 散文||小鱼锅贴

    小鱼锅贴 二十岁那年,因上学,第一次远行,离开生我养我的湖畔小城,来到盐城.在第二故乡生活了十五年之后,我早已适应这里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可以熟练地说出一口地道的盐城方言,也爱上了这个海滨城市特有的盐 ...

  • 绍兴一绝:敲敲棒槌,鱼就到兜里了!这些捕鱼捉虾耙螺蛳手艺,啧啧称奇!

    作者丨沈锡盛 我的家乡是水乡,那里江河纵横,到处是河.鉴湖的一条支流从村东流过.另一条支流又从村西流入,向南百步之遥便是绍兴的母亲河鉴湖.有河便有鱼虾,我们那里的鱼虾又特别多,村人们便常常在河里捕捉鱼 ...

  • 推荐|刘干:乡间鱼乐

    乡间鱼乐 文/刘干 我的家乡,溪流湖泊,纵横交错,池塘沟渠,星罗棋布,有水的地方就有野生的小杂鱼生长,这些小鱼一生重量也不会超过半两,但它们通过沟塘溪流的滋润,吃起来清香爽口,肥而不腻,是农家餐桌上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