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3个治疗痤疮的中药偏方
消痤饮
【药物组成】荆芥、牡丹皮、黄芩、赤芍、桔梗各12g,当归、连翘、防风各9g,黄连、白芷、薄荷、甘草各6g,大黄4g(便溏者不用)。
【适用病症】痤疮。临床表现为皮损好发于面部,或波及胸背部,伴有瘙痒,口干,大便秘结,女性患者常伴有月经不调。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3次,共取药液约400mL,分早、中、晚温服。对脓疱和结节、囊肿等较严重者,对症加用西药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按: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过食肥甘厚味,肺胃郁热内蕴,上蒸肌肤所致。治以轻清宣透之品为主,配以凉血泻火药物。消痤饮中的黄芩、黄连、大黄、连翘、荆芥、防风清热解毒泻火,并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牡丹皮、赤芍、白芷凉血泻火,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薄荷、桔梗疏风宣肺;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丹栀道遥散加减方
【药物组成】柴胡、郁金、牡丹皮、栀子、白术、当归各10g,香附、白芍各12g,大黄6g。
加减:月经前,加红花6g,益母草、凌霄花、丹参各15g;月经稀少者,加生地黄、熟地黄、炙龟板、鹿角胶各15g,川芎6g
【适用病症】痤疮。临床表现为皮损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面部丘疹此起彼伏,丘疹略高于皮肤,无脓头;重者则满脸疙瘩,有脓头。女性患者往往伴有月经不调,或月经稀少,或经前皮损加剧。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按:痤疮属于中医学粉刺范畴。本病多由于肺经风热,熏蒸于肌肤,或过食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湿积热,外犯肌肤而成。此外,冲任不调,亦可导致肌肤疏泄功能失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病。治以清热解毒、泻肺利湿为大法。丹栀逍遥散加减方中的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牡丹皮、栀子清肝泻火;白术健脾养胃,抑肝气之横逆;当归、白芍滋阴以柔肝;香附行气化滞大黄清肠通便,逐瘀通经。再按月经前期、后期的不同症状加减变化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
【药物组成】龙胆草12g,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各30g,黄芩、栀子、泽泻各10g,连翘、生地黄各15g,丹参20g,木通6g。
加减:炎症丘疹型,加桑白皮15g,地骨皮10g;脓疱型加芦根30g,薏苡仁10g;囊肿型,加土茯苓15g,制大黄10g;结节型,加莪术10g,益母草30g;属肝气郁结,冲任失调者,加柴胡、香附各9g;肺经血热者,加菊花、赤芍、槐花各10g;胃肠腑实证,加大黄10g,山楂15g;痰湿结聚者加夏枯草、陈皮、法半夏各10g;热瘀互结者,加紫花地丁9g,当归尾10g;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各6g;阴虚火旺者,加牡丹皮、玄参各10g
【适用病症】痤疮。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2次共取药液200mL,分早、晚服。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按:痤疮是常见的皮脂腺分泌引起的皮肤病,皮损以颜面为主。中医学认为,本病常因情志波动,肝气郁结化热致火炎上,或过食油腻鱼腥,嗜食烟酒茶,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助湿化热,日久湿热互结或蕴积,热毒熏蒸颜面,或外邪入侵以及肺经风热,邪毒凝滞,阻塞毛窍,致气血壅滞,均可导致痤疮的发生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具有平肝、宣肺、清胃、通腑等功能,用于治疗痤疮,可以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调节内分泌的效果,因而疗效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