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总第049202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作者:魏瑞金

  老于是我们村里不可或缺的人。他个子不高,面白而清瘦,为人中庸不刚烈,讲话慢条斯理,若穿个长衫,中分一下头发,再拎个小书箱,打扮起来就是个教书先生。他四五个孩子,有儿有女,虽然终日忙碌,但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从街坊邻居上论,我称他为兄,从年龄上看,我和他大儿年纪相仿,若他健在也八十开外了吧。

  

老于算得上我们村里的文化人,大概是念到了初中,这点文化底子,在当时的农村,也算够用了。

文化人嘛,自然就干些与文化有关的事,李家公子结婚,他要代表村支部去主持婚礼并证婚。那时,农家孩子的结婚仪式,也要体现出革命的元素,现在说就是讲政治。拜天拜地拜父母的程序,也省略了。老于代表组织,叮嘱新夫妻多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教导新夫妻积极从事社队农业生产,养好猪多积肥。
好在当时没有强制实行计划生育,否则他一定会提醒新婚夫妻,搞好计划生育。

  

待老于宣布将新媳妇送入洞房时,帮喜的人,将混合着糖块、烟卷、花生、糖棋子的木饭盒,举过头顶,撒向人群时,婚礼仪式就达到了高潮,待争抢喜物的人慢慢离去,婚礼仪式就算结束了。

老于被喜家让到屋里,喝碗热茶,揣着喜家送的香烟,就忙自己的去了,我依稀记得老于是不抽烟的。

  

喜事老于管,谁家死了人,他也要参与丧事。在夜晚为逝者上西南(西天)发盘缠的仪式上,老于被请去宣读马票。

马票现在来看,就是开给死者通关的关牒,类似于介绍信,先介绍死者的基本情况,列举本次上西南所带领的人马,如童男童女几对,白马几匹,粮草备足、银钱腰缠,提醒死者,一路多使银钱。警告凶神恶煞、孤魂野鬼,不得挡道为难逝者,否则就后果很严重。宣读完毕,将马票焚烧,化作了一缕青烟。

除了参与红白喜事,老于还帮人送信、念信,甚至写信。每当邮局送来汇款单时,他就说谁家寄来了外汇,此外汇不是真正的外汇,那时估计村里没人懂"外汇"的概念。
  老于还有一个活,就是每年组织一帮孩子敲锣打鼓地给烈军属送光荣牌子。
  以上这些活,大部分不是老于的份内工作,他的本职工作只是个大队会计。
2014.12.27
作者简介
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名利随缘慎追逐,升迁进退两相宜。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桦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0)

相关推荐

  • 农村丧事礼仪多,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听老农来说说

    #农村办丧事那么多的礼仪如何才能记得住# 大家好,回村歇歇老农生活在邯郸平原农村,到现在这里丧事保留得比较完好的,要属鸡泽永年两县了.多数家里老人正常去世后,还保留了停灵7天的规矩.有不少地方,人老了 ...

  • 今天参加了一场婚礼……

    今天参加了一场婚礼,感触良多. 第一是婚礼现场的仪式感.我过去一直都觉得仪式是虚的,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没必要搞得大张旗鼓.今天才觉得自己好肤浅. 看到新郎在感恩父母的环节在众目睽睽下擦眼泪,他在最后把擦 ...

  • 村会计之死

    村会计蔡某绝对想不到,他的死因会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中国农村基层政权中,村会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账目.钱款.村里的大.小经济活动无一不经其手,可以说,担任村会计时 ...

  • 【杨杰宏 和树荣 和树昆】地方性文化中的生存意义阐释 ——一个纳西族老东巴丧葬仪式的调查报告

    [编者按]纳西族以东巴文化著称,迪庆州三坝纳西族乡是东巴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民族文化生态乡.本文通过对三坝吴树湾村一个老东巴的丧葬仪式的调查,对仪式的过程进行了详实的记录,并对仪式的意义作了相应阐述.作 ...

  • 郭光明丨小电影的橙色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电视不叫电视,叫"小电影".说起"小电影",那还是父亲去城里换大米回来以后告诉我的. 听父亲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村里挖了几条河,引来了黄河水,盐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之九 家乡的松柏树》

    [总第036202期] 模糊的记忆之九 家乡的松柏树 作者:魏瑞金 小时候,村里第一生产队的场院南侧,有个柏树林,大人们称呼柏树叫松柏(星百).有几十个棵.树龄达数百年的柏树.原属于刘家的墓地,因为坟 ...

  • 魏瑞金: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总第1228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作者:魏瑞金 李老师,是六年五班的班主任,教了我一个半学期的数学. 他是天津知青,中等身材,面白微胖,平时衣着考究,黑色的三接头皮鞋乌黑油亮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总第1216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作者:魏瑞金 提起东北,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忍受的,还是东北的冷. 四十多年前,乌苏里江边陲小镇--迎春的冬天,那是异常的寒冷.冬至后,每遇强寒流,气温会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二 一路北上

    [总第1215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二 一路北上 作者:魏瑞金 从坊子站到迎春站,约2500公里,1977年时的慢车通票价是30块零8毛.就是这么便宜的路费,普通农家,也需要积攒. 登上了青岛至沈阳的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一 少小离家

    [总第121401期] 东北记忆之一 少小离家 作者:魏瑞金 一九七七年初冬,远在乌苏里江边陲小镇的二姑带着大表哥和小表妹,约着沈阳的大姑一同回家看望奶奶. 奶奶共养育了三子三女,父亲最小,自父母结婚 ...

  • 魏瑞金: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9801期] 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儿时过年,在自家饭厨上贴上:"百菜白菜好,诸肉猪肉香"的对联. 清朝时有竹枝词:"几日清霜降,寒畦摘 ...

  • 魏瑞金: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5003期] 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1960年代,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一个新职业,叫"赤脚医生".他们只是兼职医护工作的农民. 他们在农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总第045301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作者:魏瑞金 "泥垛子"是何物,是墙垛子? 不是家乡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它就是用泥箍的一种自制烟花,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灯节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总第043603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作者:魏瑞金 人民公社时代,家乡的岭地上,基本全都种着地瓜.主要是地瓜产量高,那时先顾吃饱,一切为了填饱肚子.再者种地瓜也好储存,既可以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