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康疗16: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

自我康疗16: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

在宇宙循环运动的无限时空里,我们很难考证清楚,太阳系和地球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世界,都只是宇宙时空里的匆匆过客。人生之旅,本来就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因此,活在当下,我们也就只能考虑当下的问题。

众所周知,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动物,同时也破坏性最大的动物。在自私贪婪的野性欲望驱动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需求和浪费,已经引发了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危机。而且,至今也没有看到自我觉醒和自我拯救的迹象。

当我们以超然物外的眼光看地球时,就能很容易地觉察到人类集体智慧的悲哀。同时也很容易发现,一个个充满智慧的人,照样是在自私贪婪的野性欲望驱动下,不断制造和加剧着社会生态系统的危机。显然,这就是个人智慧的悲哀了。

那么,再躬身自问,谁又不是个人智慧的悲哀者呢?难道说,在自私自利中走向自我毁灭,这就是生命体验的过程?也是人们动物性本能的必然宿命?

或许,我们今天考虑的这个问题,古人曾经也思考过,而且已经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就我们目前所知,人类社会已经有大约三百万年的文明发展史。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就是道法自然以正治国的公有制社会初级阶段。只是到了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因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自私物欲恶性膨胀,才衍生出了私有制奴隶社会国家形态。直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也都是私有制社会的“法术万变而道不变”。

由此可见,五千年的私有制社会,在三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只是短短一瞬间。看不懂天道,就看不透人世。看不懂历史,就看不透人生。究竟是走道法自然法则抑强扶弱的正道,还是走道法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邪道,这完全决定于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的一念之间。

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按照中国大道文化的“阴阳五行说”,每个人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各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在道法自然法则的公有制社会,存在着个人主义思想杂念。在道法丛林法则的私有制社会,又存在着集体主义精神正气。因此,三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才会有“公私之变”的周期循环。

对于个人而言,不过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能否让自己的思想顺应天道法则,这才是正邪善恶“道不同”的根本抉择。同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命运。

通过学习大道文化的《黄帝内经》,我们就能够认识到人体系统与天道法则的相应关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静心研读《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

《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原文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

  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

  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

  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

  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

  春刺冬分,邪气着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堕。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且又善梦。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

  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

  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

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临床诊断的要领是什么?

  岐伯回答说:天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处在宇宙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的思想活动和身体运动,都必须遵从地理五行和天道四时的变化规律,这样才能趋利避害。因此,诊断患者的疾病,就必须首先把握住人体与天地的相应关系。

具体来讲,在正月和二月冬春交替之际,天气逐渐变暖,地气随之萌动,此时人气集中在肝脏。

到了三月和四月,正值天气清新明亮之际,地气随之升腾,此时人气集中在脾。

到了五月和六月,天气盛极,地气随之升高,此时人气集中在头部。

到了七月和八月,天色开始显现出阴气肃杀景象,此时人气集中在肺脏。

到了九月和十月,天色开始显现出阴气冷凝冰冻景象,地气随之闭藏,此时人气集中在心脏。

到了十一月和十二月,天色开始显现出阴气严寒结冰景象,地气随之闭合,此时人气集中在肾脏。

甚者传气,间者环也。

因为人气与天气和地气之间,存在着阴阳升降的相应关系。所以,春季施用针灸疗法,就应扎刺患者经脉俞穴,刺激影响各部肌肉腠理,直至出血使邪气散发为止。对于重病患者,针刺时间要长一些,直到经气疏通为止。对于轻病患者,只要等到经气循环一周,就可以取针了。

夏季施用针灸疗法,应扎刺患者孙络的俞穴,直至出血使邪气散尽,再等候经气循环一周就可以了。这时,患者身体的病痛症状,肯定就会消退。

秋季施用针灸疗法,应顺着患者皮肤下的肌肉分理扎刺。不论上部或下部,都是同样的方法。直至观察到患者神色发生转变,就达到治疗效果了。

冬季施用针灸疗法,应深探患者肌肉分理俞窍扎刺。对于重病患者,可直接深刺。对于轻病患者,可左右上下散开扎刺,就能够使症状逐渐消退。

  春夏秋冬,各有适宜的针灸刺法。必须根据节气时令变化规律,确定患者的扎刺部位。

如果春季误刺了夏季的部位,就会损伤心脏和脾胃功能,导致患者经脉紊乱气血衰弱,使外界邪气乘虚而入浸淫骨髓。这样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患者症状表现为气虚体弱食欲不振。

春季误刺了秋季的部位,就会损伤肺脏功能,使患者体内逆气环行,产生筋挛和咳嗽症状。这种病变很难治愈,患者症状表现为时常惊厥和哀泣。

春季误刺了冬季的部位,就会损伤肾脏功能,导致外界邪气内藏,使患者腹内胀满。这种病变很难治愈,症状表现为多言多语。

  夏季误刺了春季的部位,就会损伤肝脏功能,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导致患者身体倦怠精神颓丧。

夏季误刺了秋季的部位,就会损伤肺脏功能,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导致患者心事重重却又不愿说话,惊恐多疑就像随时会被抓捕一样。

夏季误刺了冬季的部位,就会损伤肾脏功能,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导致患者气虚易怒。

秋季误刺了春季的部位,就会损伤肝脏功能,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导致患者血气上逆敏感多疑而又健忘。

秋季误刺了夏季的部位,就会损伤心脏和脾胃功能,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导致患者嗜睡且多梦。

秋季误刺了冬季的部位,就会损伤肾脏功能,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导致患者时时感到浑身发冷。

冬季误刺了春季的部位,就会损伤肝脏,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导致患者身体倦怠欲睡却又不得安眠,而且多生怪梦。

冬季误刺了夏季的部位,就会损伤心脏和脾胃,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症状则表现为逆气上冲和肢体麻痹。

冬季误刺了秋季的部位,就会损伤肺脏,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患者症状则表现为时时感到口渴。

在患者胸腹间用针,必须注意避免刺伤五脏。如果刺中了心脏,患者经气环身一周便死。如果刺伤了脾脏,五日便死。如果刺伤了肾脏,七日便死。如果刺伤了肺脏,五日便死。刺伤隔膜,皆为伤中,即便患者当时可以病愈,但不过一年则必死。

刺胸腹避免中伤五脏,关键是要知逆从。所谓从,就是要知道膈和脾肾等内脏的部位。如不知道这些部位,那就是逆。在患者胸腹间用针时,必须先用布单覆盖,然后从单布上扎刺刺。如果扎刺不愈,可以再刺。

给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必须保持肃静。如果说是为了刺脓消肿,可以用摇针手法排出脓血。如果只是扎刺经脉,就切勿摇针。这是针灸疗法的基本规则。

  黄帝说:请你讲讲十二经气绝是怎样的情形?

岐伯回答说:病人太阳经脉气绝的时候,两目上视,身背反张,手足抽掣,面色发白,大汗尽出,绝汗而终。

病人少阳经脉气绝的时候,会出现耳聋,遍体骨节松懈,两目直视如惊,到了目珠不转的程度,一日半就会死亡。临终之际,病人面色会先变青,再由青变白时即亡。

病人阳明经脉气绝的时候,口眼歪斜抽动,常显惊恐,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其经脉上下所过处的都现盛燥状,再由盛燥渐至肌肉麻木不仁而终。

病人少阴经脉气绝的时候,面色发黑,牙龈收缩显得牙齿变长,牙齿缝积满污垢,腹部胀闭,直至上下不相通而终。

病人太阴经脉气绝的时候,腹胀闭塞,呼吸不畅,常欲叹气呕吐,呕则气逆,气上逆则面赤。如果不气逆,又会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直至皮毛枯樵而终。

病人厥阴经脉气绝的时候,胸中发热,咽喉干燥,经常小便,心烦胸闷,渐至舌卷,直到睾丸上缩而终。

以上就是十二经脉气绝衰败的症候。

解读启示

通过静心研读《黄帝内经》,我们就会认识到,宇宙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循环运动的大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人体系统,都是这个大系统里的微循环系统和微量元素,而且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阴阳平衡关系。

所谓养生学,就是生态系统养护学。遵循天道法则,维护和调节生态系统的阴阳平衡关系,就是养生学的“道为术之本”。调节生态系统阴阳平衡关系的方法和工具手段,就是养生学的“术为道之用”。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系统观察综合权衡辩证分析,就是养生学的“法术万变而道不变”。

在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发生异常病变时,通过施用“移精变气”和针灸及药物疗法进行调治。这就是“大医治国圣医治天下”的医道,也可称为社会养生学和社会医学。大约距今五千年前的轩辕黄帝,堪称社会养生学的鼻祖。

到了“中医救人”层面,就只是针对个人生命系统病变的调养治疗。至于“西医治病”,则是针对人体病变部位和病毒细菌的“精准治疗”,也是纯粹依赖机械工具和药物不断制造后遗症的“科学疗法”。

当然,“中医救人”同样会产生误诊和医疗事故。正如《黄帝内经》提到的“春刺夏分”之类,就是针灸疗法的医疗事故悲剧。由此可见,“中医救人”的悬壶济世,不仅要在“术为道之用”的医术方面精益求精,更要在“道为术之本”的医道层面不断修炼提升。

对于患者个人来讲,自觉学习大道文化的“阴阳五行说”,就可以进行顺应天道法则的自我康疗和自我养生。同时,也能主动减少“中医救人”和“西医治病”的误诊误治隐患。

我们接下来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研修和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

(0)

相关推荐